-
公开(公告)号:CN11408582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1495047.6
申请日:2021-12-08
IPC: C12N9/90 , C12N15/61 , C12N15/70 , C12N15/75 , C12N15/81 , C12N1/21 , C12N1/19 , C12P19/12 , C12P19/24 , C12R1/19 , C12R1/125 , C12R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蔗糖异构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及一种重组表达载体和重组菌,涉及酶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蔗糖异构酶突变体PdSIase‑QAF的氨基酸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蔗糖异构酶突变体PdSIase‑QAF蛋白是在PdSIase蛋白的基础上经过突变得到的。本发明得到的蔗糖异构酶突变体PdSIase‑QAF蛋白较PdSIase蛋白在作为蔗糖异构酶时的比活力提高了2.3%,催化效率提高了34.75%,具有更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085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95047.6
申请日:2021-12-08
IPC: C12N9/90 , C12N15/61 , C12N15/70 , C12N15/75 , C12N15/81 , C12N1/21 , C12N1/19 , C12P19/12 , C12P19/24 , C12R1/19 , C12R1/125 , C12R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蔗糖异构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及一种重组表达载体和重组菌,涉及酶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蔗糖异构酶突变体PdSIase‑QAF的氨基酸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蔗糖异构酶突变体PdSIase‑QAF蛋白是在PdSIase蛋白的基础上经过突变得到的。本发明得到的蔗糖异构酶突变体PdSIase‑QAF蛋白较PdSIase蛋白在作为蔗糖异构酶时的比活力提高了2.3%,催化效率提高了34.75%,具有更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88838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344926.0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胃食管反流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10%水合氯醛(3ml/kg)对SD大鼠腹腔内注射,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木板上,进行常规备皮及消毒;S2,撑开并固定SD大鼠的上颚,经口插小儿8Fr双腔导尿管约15cm,取剑突下正中切口,长约3cm,逐层切开进入腹腔,充分暴露并游离食管下端及胃食管连接部,在食管后方放置2条橡皮筋,标记食管下括约肌的近端及远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小儿8Fr双腔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叠加碘乙酰胺灌胃法制作出的胃食管反流病动物模型具有消化动力障碍特征,既具有典型的临床指标及病理特征,又能使动物保持正常生理解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19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493064.0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脂肪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脂肪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脂肪酶突变体在制备三氯蔗糖中的应用具体为:以八乙酰基蔗糖为原料,在碱性蛋白酶E及脂肪酶突变体作用下,选择性脱除4,1’,6’‑乙酰基保护基,得到4,1’,6’‑三羟基‑五乙酰基蔗糖中间体,后经常规的化学氯代法以及水解法脱除其余乙酰保护基制备三氯蔗糖。本发明提供的脂肪酶突变体LIP‑GX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特异性显著增强,反应所得选择性脱乙酰产物收率明显提高。对于三氯蔗糖生产领域来说,本发明提供的脂肪酶突变体LIP‑GX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1438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43411.1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糖裂解单加氧酶CaLPMO10、编码基因CaLPMO10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多糖裂解单加氧酶CaLPMO10,包含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能够协同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提高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分解效率。由于CaLPMO10氧化产物的聚合度跨度较广,可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饲料添加及医药等领域以及生物能源炼制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5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26975.1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FlAlyA‑S174L及其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菌株,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耐热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FlAlyA‑S174L的酶活可达到1.24×105U/mg,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最适pH为7.5,在pH 7.0~9.0条件下具有90%以上的酶活力;最适温度42℃,且在30~60℃时酶活力仍保留80%以上,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50℃孵育30min后剩余酶活为90%。本发明的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FlAlyA‑S174L为褐藻酸裂解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9608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984196.7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所述的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由野生型褐藻酸裂解酶通过点突变获得,所述的野生型褐藻酸裂解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述的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3。本发明提供的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的蛋白表达量高于野生型褐藻酸裂解酶,1L发酵液分离纯化后可获得700±50mg纯酶,远高现有水平,为褐藻酸裂解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20454.0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IPC: C12N9/42 , C12N15/70 , C12N15/56 , C12N1/21 , C12P19/02 , A01N63/20 , A01N63/60 , A01N63/50 , A01P3/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几丁质酶、重组质粒、表达菌株及在降解几丁质和防治植物病原菌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包括几丁质酶CaChi19A、CaChi19A_ΔI、CaChi19A_ΔIΔII或CaChi19A_CatD;几丁质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几丁质酶CaChi19A和CaChi19A_ΔIΔII同时具有几丁质外切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几丁质内切酶活性,并可抑制植物病原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8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79819.5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右旋糖酐蔗糖酶截短突变体及制备与合成右旋糖酐的应用,该突变体保留了右旋糖酐蔗糖酶DarM的45‑1370位氨基酸残基,经截短突变,该突变体在大肠杆菌宿主中异源表达较截短前显著提高,酶学性质稳定。利用该右旋糖酐蔗糖酶截短突变体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可通过单酶一步法生成平均分子量约40kDa的右旋糖酐,基于本发明开可发工业化制备右旋糖酐的商业化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1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493064.0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脂肪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脂肪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脂肪酶突变体在制备三氯蔗糖中的应用具体为:以八乙酰基蔗糖为原料,在碱性蛋白酶E及脂肪酶突变体作用下,选择性脱除4,1’,6’‑乙酰基保护基,得到4,1’,6’‑三羟基‑五乙酰基蔗糖中间体,后经常规的化学氯代法以及水解法脱除其余乙酰保护基制备三氯蔗糖。本发明提供的脂肪酶突变体LIP‑GX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特异性显著增强,反应所得选择性脱乙酰产物收率明显提高。对于三氯蔗糖生产领域来说,本发明提供的脂肪酶突变体LIP‑GX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