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导叶的废气旁通涡轮机

    公开(公告)号:CN105298551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510768130.4

    申请日:201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导叶的废气旁通涡轮机,包括涡轮壳,所述涡轮壳内安装有动力涡轮和进气流道,所述涡轮壳上靠近动力涡轮尾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以将动力涡轮导入的气体导入到进气流道的无叶喷嘴;所述涡轮壳内靠近无叶喷嘴的位置安装有可通过改变导叶的个数、大小、角度、排布来调节涡轮壳的通流能力的导叶组件,这样,一个系列的增压器只使用一种涡轮壳,其通流能力通过导叶的个数、大小、角度、排布来调节,不但大大减少模具成本,而且还能对通流能力进行精细调节,使匹配性能达到最优。再加上精密铸造的导叶生产一致性好,更容易满足排放升级国Ⅳ、国Ⅴ后对增压器压比、流量的一致性要求。

    带导叶的废气旁通涡轮机

    公开(公告)号:CN10529855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68130.4

    申请日:201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导叶的废气旁通涡轮机,包括涡轮壳,所述涡轮壳内安装有动力涡轮和进气流道,所述涡轮壳上靠近动力涡轮尾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以将动力涡轮导入的气体导入到进气流道的无叶喷嘴;所述涡轮壳内靠近无叶喷嘴的位置安装有可通过改变导叶的个数、大小、角度、排布来调节涡轮壳的通流能力的导叶组件,这样,一个系列的增压器只使用一种涡轮壳,其通流能力通过导叶的个数、大小、角度、排布来调节,不但大大减少模具成本,而且还能对通流能力进行精细调节,使匹配性能达到最优。再加上精密铸造的导叶生产一致性好,更容易满足排放升级国Ⅳ、国Ⅴ后对增压器压比、流量的一致性要求。

    用于柴油机的专用EGR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4151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554134.2

    申请日:2015-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柴油机的专用EGR系统,包括发动机缸体,所述发动机缸体上安装有排气歧管,排气歧管通过若干个排气道与发动机缸体连通,若干个排气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第N个排气道与N+1个排气道之间的连接管径为d2,其它排气道之间的连接管径为d1,所述d2=0.1~0.5d1,所述1≤N≤M/2,N为整数、M为发动机气缸总数。在工作时,因为连接管径d2处面积较小,所以排气歧管一端的N个气缸内产生较高的压力,该压力大于压气机后压力,部分废气进入进气歧管形成EGR循环,其余废气经过涡轮增压器做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d2的直径,保证废气合理分配,满足各个工况下EGR率的要求。

    用于柴油机的专用EGR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415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54134.2

    申请日:2015-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柴油机的专用EGR系统,包括发动机缸体,所述发动机缸体上安装有排气歧管,排气歧管通过若干个排气道与发动机缸体连通,若干个排气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第N个排气道与N+1个排气道之间的连接管径为d2,其它排气道之间的连接管径为d1,所述d2=0.1~0.5d1,所述1≤N≤M/2,N为整数、M为发动机气缸总数。在工作时,因为连接管径d2处面积较小,所以排气歧管一端的N个气缸内产生较高的压力,该压力大于压气机后压力,部分废气进入进气歧管形成EGR循环,其余废气经过涡轮增压器做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d2的直径,保证废气合理分配,满足各个工况下EGR率的要求。

    一种二级涡轮增压器静压式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0547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488897.X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一种二级涡轮增压器静压式密封结构,涉及低压级增压器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低压级增压器及与其相连的高压级增压器,高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出气口与低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端之间和/或高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出气口与低压级增压器的涡轮机端之间均通过静压式密封部件实现压力平衡,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低压级增压器,要么对压气机端密封,导致涡轮机端漏油,要么对涡轮机端密封,导致压气机端漏油;及单侧的接触式密封部件的接触面工作时产生摩擦,易出现凹凸不平,导致磨损量增大;及惰转时低压级无法产生增压气体和进气阻力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密封环处气压小于大气压,增设的密封部件无法继续对润滑油进行存储和阻碍,导致漏油现象频发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