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地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588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26547.1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地板加强结构及汽车,本发明的后地板加强结构包括于车辆宽度方向间距布置的两个后地板纵梁,两个后地板纵梁均沿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于两个后地板纵梁之间连接有后地板中横梁和后地板前横梁,且后地板前横梁位于后地板中横梁的前方,两个纵向加强梁于车辆宽度方向间距布置,且两个纵向加强梁均一端与后地板前横梁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对应侧的后地板纵梁与后地板中横梁的连接部位。本发明所述的后地板加强结构,通过增加两根纵向加强梁,可较好的提高该后地板加强的结构强度以及抗碰性能,可在后地板前横梁和后地板中横梁、后地板纵梁之间形成较优的传力通道,而能提高该后地板加强结构的结构强度和防撞性能。

    车身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895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55370.5

    申请日:2023-06-26

    Inventor: 麻瑞祥 卞翔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包括后轮罩组件、C柱组件、搁物板连接组件,及减振器安装组件;搁物板连接组件和后轮罩组件均沿车身Y向与C柱组件固定连接,搁物板连接组件和减振器安装组件均与后轮罩组件固定连接,且减振器安装组件与搁物板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其中,后轮罩组件包括匹配连接为一体的轮罩内板和轮罩外板,轮罩内板上设有减重避空区域,减振器安装组件与减重避空区域的边界匹配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车身后减震器安装结构,提高减振器安装组件的连接结构强度和刚度,提升车辆NVH性能和驾乘舒适度,还能够减少轮罩内板的用料冗余,减轻轮罩内板重量,从而促进车辆达成轻量化指标。

    发动机罩锁安装结构及车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4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81033.8

    申请日:2023-08-04

    Inventor: 麻瑞祥 王宁 卞翔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锁安装结构及车辆,该发动机罩锁安装结构包括设于车身前端的机舱上横梁上的罩锁安装支架和加强支架。机舱上横梁上设有供发动机罩锁通过的通过部,罩锁安装支架对应于通过部连接在机舱上横梁的后侧。加强支架对应于通过部连接在机舱上横梁的前侧,且罩锁安装支架、加强支架与机舱上横梁三者之间围构形成呈环形的安装空间,发动机罩锁位于安装空间内。本发明的发动机罩锁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罩锁安装支架和加强支架,可在罩锁安装支架、加强支架以及前端上横梁之间形成环形的罩锁安装空间,使发动机罩锁安装位置处呈多连接结构协同承力,以提高发动机罩锁的安装强度和刚度,解决机盖组件关闭时的抖动问题。

    门槛梁、侧碰吸能结构总成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7738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293902.4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槛梁、侧碰吸能结构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包括门槛梁外板结构、设于门槛梁外板结构内侧的门槛梁内板结构,以及设于门槛梁外板结构和门槛梁内板结构之间的吸能支撑件,门槛梁内板结构的内侧与座椅前横梁和座椅后横梁连接;吸能支撑件具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吸能通道,每个吸能通道均沿左右方向贯通,吸能通道的上下宽度从内向外逐渐减小,且吸能通道的前后宽度从内向外保持一致。本发明将侧碰吸能空间从门槛梁主体的内侧转移到门槛梁主体的内部,最大程度的降低座椅前横梁和座椅后横梁在左右方向上的变形程度,减小侧碰后车身变形对人员的伤害,电池包的体积可以设计的较大,有利于提升续航里程。

    一种碳纤维合金汽车前机盖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5268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97337.4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碳纤维合金汽车前机盖及其制造工艺。本发明针对铝合金内板和碳纤维外板组成的汽车前机盖提供了一种将不同材质的内外板连接的新思路,利用先铆接后成型的新工艺,从根本上避免了固化后的碳纤维不具有塑性的问题,提升了铆接质量;并且,将碳纤维预浸带的固化过程和内外板胶结的固化过程统一成一个工艺步骤,利用热压成型时的压力将流动的树脂对铆接过程产生的分层、缝隙等进行填充,解决了铆接之后碳纤维容易出现的分层、撕裂、铆钉周围碳纤维板呈碎块状等问题,既减少了应力集中,提高了连接强度,制备得到的机盖内外板连接一体化效果好,机械强度高,显著提高了汽车外观质量。

    雨刮器及车辆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332637U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21846167.0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刮器及车辆,属于汽车附件技术领域,包括滑轨、刮水臂以及旋转驱动机构,滑轨固设于通风盖板上,滑轨沿通风盖板的左右方向延伸,且具有随前风窗下沿弯曲的弯曲度;刮水臂通过滑移驱动机构的带动沿滑轨往复滑动,滑移驱动机构设置于通风盖板上;旋转驱动机构连接于刮水臂与滑移驱动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刮水臂在滑移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可以沿着滑轨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的往复移动,移动到靠近前风窗左右两侧的A柱位置,并在旋转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这种结构大大提升了刮水臂在前风窗上扫掠的范围,可以更大范围的清除前风窗上的雨水,减少驾驶时的视野盲区,提升了用户驾车时的安全性能。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483418U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22168178.4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设于机舱边梁前方的边梁连接件,以及位于机舱边梁内侧的轮罩加强件。其中,边梁连接件沿整车左右方向延伸,且边梁连接件的一端与机舱纵梁相连,边梁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机舱边梁前端的传力件相连。轮罩加强件沿整车前后方向由前至后上倾设置,且轮罩加强件的前端与边梁连接件相连,轮罩加强件的后端与前轮罩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边梁连接件的设置,能够通使机舱纵梁和轮罩参与碰撞力的传递,实现多传力路径分解碰撞力,提升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有效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同时,还减少加强板数量及降低料厚,实现安全及轻量化的平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