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955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438113.5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徐州市交科轨道交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N11/00 , B01D46/6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差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隧道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内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的下侧设有温差发电器,所述空腔上侧的安装框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安装框的上表面设有贯穿所述出风管道的热量输送通道,所述散热片上侧的热量输送通道设有覆盖腔,所述热量输送通道与所述地铁轨道连接,所述出风管道内的下端设有锥形斗。本发明通过地铁与轨道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地铁通过时所携带的气流配合进行温差发电,所发电力用于地铁隧道内的灯进行照明,实现地铁隧道能的能源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38113.5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徐州市交科轨道交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N11/00 , B01D46/6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差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隧道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内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的下侧设有温差发电器,所述空腔上侧的安装框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安装框的上表面设有贯穿所述出风管道的热量输送通道,所述散热片上侧的热量输送通道设有覆盖腔,所述热量输送通道与所述地铁轨道连接,所述出风管道内的下端设有锥形斗。本发明通过地铁与轨道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地铁通过时所携带的气流配合进行温差发电,所发电力用于地铁隧道内的灯进行照明,实现地铁隧道能的能源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7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89463.2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徐州市交科轨道交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N11/00 , B01D46/12 , B01D46/76 , B01D46/6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盾构施工余热的发电装置,涉及盾构施工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发电装置热量收集率较差的问题,包括:所述温差发电机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固定安装于所述装置套架的底部,所述装置套架的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等距分布,并与所述温差发电机顶部相接触的导热片一;还包括:导热机构,用于对所述温差发电机顶部导热,所述导热机构安装于所述装置套架的顶部;本发明通过导热机构,使盾构机壳体摩擦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传导至温差发电机上,并便于盾构机内的液压设备安装,从而达到了全面收集热量的效果,提高盾构机余热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89463.2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徐州市交科轨道交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N11/00 , B01D46/12 , B01D46/76 , B01D46/6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盾构施工余热的发电装置,涉及盾构施工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发电装置热量收集率较差的问题,包括:所述温差发电机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固定安装于所述装置套架的底部,所述装置套架的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等距分布,并与所述温差发电机顶部相接触的导热片一;还包括:导热机构,用于对所述温差发电机顶部导热,所述导热机构安装于所述装置套架的顶部;本发明通过导热机构,使盾构机壳体摩擦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传导至温差发电机上,并便于盾构机内的液压设备安装,从而达到了全面收集热量的效果,提高盾构机余热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20262759U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21938371.5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徐州市交科轨道交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1D2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用全热交换器,涉及全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包括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侧端固定连接有一号风管,所述全热交换器侧端固定连接有二号风管,所述全热交换器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风口,所述全热交换器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风口。一号风机正转将外界空气吸入到全热交换器内,空气与全热交换板进行热交换,然后再从一号风口排入到车内,二号风机反转将车内空气吸入到全热交换器内,在全热交换板上进行热交换,然后从二号风管排出车厢,装置工作一定时间后,将两个风机的转向切换,如此循环能够实现空气热量的交换和空气的循环,解决了现有轨道交通列车其车载空调十分耗能、车厢内空气浑浊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854572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327921.6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徐州市交科轨道交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轨道交通用耐腐材料实验装置,涉及轨道交通构件检测技术领域。轨道交通用耐腐材料实验装置,包括检测台和多个放置框,所述检测台上安装有检测箱、干燥箱和清洗箱,所述检测台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安装有多个连接杆。通过控制放置框下降至检测箱的内部,使放置框内部的轨道交通构件进行浸泡实验检测,浸泡完成后通过升起放置框转动转动柱使放置框转动至清洗箱的正上方,后控制放置框下降落入至清洗箱的内部清水中进行清洗,避免了腐蚀溶液对工作人员造成损伤,清洗完毕后将放置框放入至干燥箱的内部,通过吹风机构来对清洗后的构件进行吹风干燥,减少了自然晾干所耗费的时间,提高了对构件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432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59069.7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16F13/00 , F16F13/20 , F16F15/00 , F16F15/023 , F16F15/04 , F16F15/06 , F16F9/02 , F16F9/32 , F16F9/34 , F16F9/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平台消除静摩擦的气动减振装置,包括主气缸、空气压缩机、对减振装置的固有频率进行调节的附加气室,节流阀作为阻尼元件使振动幅值衰减,当悬架承受外部激励致使传感器组检测到运动信息,运动信息传给控制系统,调节阀打开加速主气缸内部气压变化,提高振动衰减速率,使系统更快地趋于稳定,并且由于活塞杆直径小于主气缸内径,变压后的气体在活塞和主气缸内壁之间流动,在活塞和主气缸壁之间形成流体润滑,主气缸内部仅存在主气缸和气体、气体和活塞之间的动摩擦,成功消除活塞开始运动时以及活塞在主气缸内部往复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时在振动系统中产生的静摩擦,进一步地提高了气动装置的减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8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610532.3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PC型整流器简化计算量的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包括:根据三电平NPC型整流器的数学模型以及瞬时功率理论求出网侧复功率S,负共轭复功率的微分表达式;根据前向欧拉法离散化得出k+1时刻负共轭复功率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预测值;求出k+1时刻零矢量作用下的负共轭复功率的功率误差;根据功率误差所在扇区,进行初步矢量预选;将步骤四中每组的预选矢量筛选减少为4个;循环计算k+1时刻的有功和无功预测值以及代价函数J的值,判断选择最优矢量。本发明通过减少轮询预选矢量简化了三电平中点钳位型整流器矢量选择过程中的计算量,并在传统PI基础上引入功率跟踪误差修正,从而实现准确的功率跟踪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785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33771.4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P2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快速双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当中,通过引入无模型控制思想来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的状态方程,同时为简化调谐,将方程中的未知项F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设计。之后将快速矢量选择方法与双矢量预测控制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快速双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在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算法简化。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实现,运用于PMSM控制系统当中,具有系统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强的技术优势的同时,兼具降低电机转矩脉动和减少算法耗时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03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493159.1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两相钛合金中获得双等轴组织的方法,属于钛合金微观组织控制技术领域。首先进行等温压缩,将初始组织为三态组织的两相钛合金试件在β转变温度以下50‑250℃进行等温压缩,应变速率为0.001‑1s‑1,变形量不低于60%,压缩完成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使三态组织中的原始片层α相发生变形甚至球化。然后对等温压缩后的试件热处理,将试样在和等温压缩相同的温度下进行保温一段时间后,然后以空冷方式进行冷却,使组织中片层α相进一步发生球化,最终得到具有两种尺寸等轴α相的双等轴组织。通过对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的控制,还可以控制双等轴组织中α相的含量和尺寸。其步骤简单,成品效果好,使钛合金获得双等轴组织,有效控制和改善钛合金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