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2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9710.7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工况识别功能的集中润滑装置、装载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反馈线路,所述控制反馈线路包括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及若干控制线束,控制反馈线路用于根据工作压力大小及周期判断工况并自动调节润滑模式;润滑管路,所述润滑管路包括电动柱塞泵、车架分配器、动臂分配器及若干润滑油管,润滑管路用于连接各润滑铰点;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线束分别与电动柱塞泵、车架分配器、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电动柱塞泵分别与车架分配器、动臂分配器连接,电动柱塞泵的加油口安装有油脂过滤器,所述车架分配器、动臂分配器分别通过润滑油管与润滑铰点相连接。本发明能够自动识别装载机工况并能够根据装载机实际工况自动选择润滑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297737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214229.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导式工程机械防抱死制动系统及工程机械,属于工程机械防抱死制动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控制器、气路系统和至少一组车轮制动机构,车轮制动机构包括ABS电磁阀、加力泵、车轮总成和用于监测车轮总成车轮转速的车轮传感器;气路系统的出气口连接ABS电磁阀的进气口,ABS电磁阀的出气口连接加力泵的进气口,加力泵的出油口连接车轮总成的进油口;制动过程中,控制器根据车轮传感器传送的车轮转速信号控制ABS电磁阀的关闭或接通进而相应地触发加力泵对车轮总成解除制动或产生制动。本发明的工程机械防抱死制动系统实现整个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快速响应以及缩短机械的制动距离,提高制动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7411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441224.6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分配系统及工程机械,包括控制器、ISG电机、发动机、蓄电池、驱动系统和液压系统;所述控制器获取驱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驱动系统和液压系统是否协调运行:若是,则控制器控制ISG电机向蓄电池蓄能充电;若驱动系统和液压系统运行不协调,则控制器控制ISG电机向液压系统输出额外的功率增量;若所述功率增量输出后,驱动系统和液压系统仍运行不协调,则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驱动系统以减小驱动系统的功率输出,使发动机增加对液压系统的功率输出,直至两系统能够协调运作。本发明通过ISG电机对液压系统进行功率补偿,并能够根据驱动系统与液压系统的运作状态,改变发动机的动力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313741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41224.6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分配系统及工程机械,包括控制器、ISG电机、发动机、蓄电池、驱动系统和液压系统;所述控制器获取驱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驱动系统和液压系统是否协调运行:若是,则控制器控制ISG电机向蓄电池蓄能充电;若驱动系统和液压系统运行不协调,则控制器控制ISG电机向液压系统输出额外的功率增量;若所述功率增量输出后,驱动系统和液压系统仍运行不协调,则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驱动系统以减小驱动系统的功率输出,使发动机增加对液压系统的功率输出,直至两系统能够协调运作。本发明通过ISG电机对液压系统进行功率补偿,并能够根据驱动系统与液压系统的运作状态,改变发动机的动力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88356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52228.7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翻转爬梯的工程机械及翻转爬梯的控制方法,工程机械包括:机械本体、转动式安装于机械本体上的爬梯以及环视系统;机械本体设有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用于获取上翻限位传感器或下翻限位传感器、驻车灯和挡位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信息判断是否禁用上翻自复位按钮或下翻自复位按钮以及启动环视系统;第二控制器响应于环视系统发送的无障碍物信号以及下翻自复位按钮或上翻自复位按钮被启动的信号,控制爬梯下翻至距离地面预设距离处或上翻。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爬梯运动区域遇到障碍物的情况以及爬梯对不同地面高度的适应性,提高了爬梯翻转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了爬梯下翻过程中被损坏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2336.5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适应燃油预热系统、方法及装载机,包括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回水温度传感器、中央控制器、电动截止阀;所述燃油预热总成包括燃油预热器和冷却液循环泵,回水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燃油预热器的回水管路上,回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燃油预热器的回水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液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用于接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回水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实现燃油预热器的加热模式调整和启停、调控电动截止阀的开闭。本发明的自适应燃油预热系统,可以实现预热工作无人值守,降低燃油使用成本,减少发动机冷启动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31352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48037.0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IPC: B62D5/04 , B62D5/06 , B62D6/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驱动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包括控制器、ISG电机、发动机、蓄电池、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工作系统,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工作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三系统是否协调运行,并根据三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发动机对三系统进行动力分配。本发明提供的转向驱动控制系统,其控制器能够通过ISG电机对转向系统和工作系统进行功率补偿,并能够根据转向系统、驱动系统和工作系统的运作状态,改变发动机对转向系统、驱动系统和工作系统的动力分配,从而实现边行走、边举升、边转向作业模式相协调。
-
公开(公告)号:CN112977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14229.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导式工程机械防抱死制动系统及工程机械,属于工程机械防抱死制动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控制器、气路系统和至少一组车轮制动机构,车轮制动机构包括ABS电磁阀、加力泵、车轮总成和用于监测车轮总成车轮转速的车轮传感器;气路系统的出气口连接ABS电磁阀的进气口,ABS电磁阀的出气口连接加力泵的进气口,加力泵的出油口连接车轮总成的进油口;制动过程中,控制器根据车轮传感器传送的车轮转速信号控制ABS电磁阀的关闭或接通进而相应地触发加力泵对车轮总成解除制动或产生制动。本发明的工程机械防抱死制动系统实现整个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快速响应以及缩短机械的制动距离,提高制动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27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78685.5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预热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燃油加热装置、热交换部件和散热器;所述燃油加热装置、热交换部件与散热器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热循环;所述热交换部件设置于燃油箱内,所述燃油箱为所述燃油加热装置提供燃油;散热器与发动机管路连接,所述散热器为发动机和燃油加热装置提供循环热交换冷却液;所述燃油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燃油加热装置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电池组电性连接;发动机的启动装置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与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本发明提升了整机在寒冷环境下工况适应性,同时避免了燃油预热系统一直持续工作而造成的过多燃油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1885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76281.9
申请日:2023-09-30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装载机举升防撒料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铲斗、动臂以及与铲斗连接的翻斗缸,翻斗缸通过主阀连接有变量泵,主阀连接有先导控制装置,主阀通过第二溢流阀和第三溢流阀连接油箱,变量泵连接有泵排量控制装置,变量泵还连接有动臂的阀组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手柄、动臂角度传感器和铲斗角度感器,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先导控制装置和泵排量控制装置。本发明的装载机举升防撒料控制系统及方法,在举升过程中,让铲斗侧刀板逐渐的与地面的角度平行,即让铲斗侧刀板在举升后半段时间处于水平位置,消除该角度差,从而解决较多的物料洒落问题;举升过程中,不撒料,可装卸更多的物料,提升了单次循环作业的生产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