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6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90105.9
申请日:2024-12-20
Inventor: 王彬 , 何海楠 , 刘立辉 , 武同庆 , 杨志刚 , 高文俊 , 陈四平 , 徐冬 , 李磊 , 王晓晨 , 刘占锋 , 韩建乐 , 牛跃威 , 杨荃 , 高建 , 李伟 , 李铁
Abstract: 一种基于粗轧弯曲值和精轧楔形数据的镰刀弯调整方法,本发明通过粗轧工序四辊粗轧机的液压压下量的控制来对板坯的镰刀弯变形进行调整;粗轧机出口5m‑10m处设置有红外测宽仪;精轧机出口处设置有精轧出口多功能仪可以检测带钢的楔形数据;它能够根据上一板坯的粗轧弯曲值和精轧楔形数据来对本次板坯进行适应性调整,进而尽可能避免板坯镰刀弯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498546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0606721.1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镀锌管用纵切坯料带钢表面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铸坯纵切、加热、炉后除鳞、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卷取,改进相关工序工艺参数,设置氧化铁皮清除装置,炉后二次除鳞。本发明方法的主要优点如下:控制纵切参数,消除或降低氧化焰切割造成的纵切铸坯边部脱碳问题;采用较低的加热温度和较短的在炉时间,降低了炉生氧化铁皮的生成量及纵切坯边部C元素的损失;增加辊刷氧化铁皮清除装置,有效彻底去除铸坯表面及边部的炉生氧化铁皮;设置夹送辊的在线磨削装置,及时在线修整夹送辊尺寸和表面精度,保证了带钢的表面光洁度。采用本发明成品带钢表面干净光洁,边部无裂边、起皮、粗糙等问题,组织均匀无脱碳现象。有效提高镀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374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64748.5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去除轧辊轴承油污的清洗方法及清洗装置。清洗方法是利用一个旋转的喷头伸入到轴承室内部,喷头喷出清洗液,对轴承室、滚珠和珠架内的油污进行清洗,清洗液将通过旋转接头、空心轴及喷头输送到清洗部位,利用进给气缸与空心轴的旋转驱动机构实现轴向及径向的运动,因此无需将轴承的滚珠和珠架全部拆除,便能够清洗轴承室中的油污,从而避免了已有技术中需将滚动体从珠架上拆除引发的轴承损坏的弊病,也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本发明在往复清洗时、利用两级进给机构实现进给,既实现了快速进给的需要,也满足了精细进给的需要。本发明还利用旋转接头引入高压水和烘干热风,实现了快速清洗、快速烘干,快速复工投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854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06721.1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镀锌管用纵切坯料带钢表面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铸坯纵切、加热、炉后除鳞、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卷取,改进相关工序工艺参数,设置氧化铁皮清除装置,炉后二次除鳞。本发明方法的主要优点如下:控制纵切参数,消除或降低氧化焰切割造成的纵切铸坯边部脱碳问题;采用较低的加热温度和较短的在炉时间,降低了炉生氧化铁皮的生成量及纵切坯边部C元素的损失;增加辊刷氧化铁皮清除装置,有效彻底去除铸坯表面及边部的炉生氧化铁皮;设置夹送辊的在线磨削装置,及时在线修整夹送辊尺寸和表面精度,保证了带钢的表面光洁度。采用本发明成品带钢表面干净光洁,边部无裂边、起皮、粗糙等问题,组织均匀无脱碳现象。有效提高镀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0839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29980.5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河北铸诚工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IPC: E21B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冻结孔打钻泥浆智能循环系统,属于泥浆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包括制浆系统,制浆系统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架。本申请通过模块化设计将制浆、泵送以及过滤回收集成在一个系统内,通过制浆系统定量配料、自动搅拌、实时监测浆料配比完成制浆,通过泵送系统注浆循环后将带有钻渣的浆料回收至过滤回收系统,在过滤回收系统内进行过滤,排出渣料收集到计量桶与钻孔进尺体积对比,判断泥浆压力与地层压力是否平衡,给出加压或减压信号,收集浆料后再次注入制浆系统完成循环,通过实时调节泥浆性能可控制泥浆压力、高效过滤回收循环,并且还设置了智能监控系统对各个模块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智能高效、绿色安全的施工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4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87084.8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本发明确定影响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的主控因素;划分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等级,并对主控因素量化分级,建立主控因素判识表;收集待评估隧道各主控因素的工程资料,判断各主控因素是否达到主控因素判识表中的判识条件,汇总达到判识条件的主控因素,形成主控因素清单;根据主控因素判识表,确定主控因素清单中各主控因素确定的总体风险等级,并根据就高原则即各主控因素最高总体风险等级确定该隧道工程最终的总体风险等级。本发明可科学、快速筛选出总体风险较大的隧道工程,简化评估流程,为评估人员使用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33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957087.1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与装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包壳管螺旋肋导程的全自动测量系统,包括孔型定位机构、角度测量机构、直线导轨机构、包壳管支撑机构和机架;孔型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孔型板上孔型的位置,角度测量机构用于测量孔型板的旋转角度,直线导轨机构用于驱动孔型定位机构及角度测量机构沿包壳管轴向做直线运动,包壳管支撑机构用于包壳管的支撑与固定;孔型定位机构包括孔型板、弹簧和空心轴,角度测量机构包括编码器、端盖法兰、转盘轴承。本发明通过编码器测量设定位移下包壳管螺旋肋的导程,通过编码器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在控制器上显示与输出;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具有测量精度高、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1324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669389.3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与装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带螺旋肋包壳管多道次拉拔成形工艺及包壳管,所述工艺包括:将初始管坯在模具和芯棒的共同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异型模具所对应的预成形阶段、第二异型模具所对应的过渡成形阶段及第三异型模具所对应的成品成形阶段,最终成形为具一定特征截面的带螺旋肋包壳管成品管材;芯棒用于控制对应道次成形后异型截面管的内径尺寸,异型模具用于控制对应道次成形后异型截面管的外径及螺旋肋尺寸。不同成形阶段之间采用光亮退火以消除残余应力,恢复塑性。本发明工艺成形后的包壳管成形精度高、质量好,具有较高强度和刚性,保证了核燃料用包壳管安全服役的要求,大幅度提高螺旋肋包壳管的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544610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895679.9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PP电压规律与梯度寻优的光伏MPPT控制方法,属于光伏发电系统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采集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将输出电压与其标准条件下的开路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如何选取输出电压的扰动步长;当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较为靠近最大功率点电压时,采用梯度寻优的方法计算扰动步长;将扰动步长施加到采集到的输出电压上得到期望电压值,再与输出电压值作差,并将差值输入到PI控制器;PI控制器的输出值经脉冲宽度调制器后得到开关信号,通过开关信号控制Boost电路功率开关器件的开断。该方法使光伏系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都具有动态响应快、稳态不振荡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350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24063.3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045 , B22D11/055 , B22D11/059 , B22D11/124 , C22C1/02 , C22C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45 , B22D11/004 , B22D11/055 , B22D11/059 , B22D11/124 , C22C1/02 , C22C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高导Cu‑Cr‑Zr合金棒材的非真空熔炼水平连铸生产工艺,属于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技术领域。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水平连铸生产工艺,在非真空熔化炉中采用气氛保护、添加覆盖剂和精炼剂等措施既可有效地解决Cu‑Cr‑Zr熔体易氧化的问题,又可突破常规真空熔炼带来的设备造价高、熔炼能力受限问题。此外,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水平连铸工艺生产Cu‑Cr‑Zr合金棒材,有利于合金熔体中的夹杂物和凝固析出气体排入液相,提高棒材组织致密性;有利于获得强轴向取向柱状晶组织提高合金棒材后续冷加工性能。该生产工艺可实现大盘重、长尺度,含有易氧化、易偏析元素高强高导铜合金棒材的高质量连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