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9877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80004957.2
申请日:2012-01-12
Applicant: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日商科莱恩触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立大学法人千叶大学
IPC: C07C29/143 , B01J23/89 , C07C29/60 , C07C31/20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9/145 , B01J23/50 , B01J23/8926 , B01J23/8993 , C07C29/143 , C07C45/52 , C07C3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高选择率地、产率良好地由多元醇制造二醇的方法。通过在由具有邻接的羟基的多元醇而合成羟基酮的反应中使用银催化剂,在由羟基酮而合成二醇的反应中使用氢化催化剂而可解决所述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98773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280004957.2
申请日:2012-01-12
Applicant: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日商科莱恩触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立大学法人千叶大学
IPC: C07C29/143 , B01J23/89 , C07C29/60 , C07C31/20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9/145 , B01J23/50 , B01J23/8926 , B01J23/8993 , C07C29/143 , C07C45/52 , C07C3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高选择率地、产率良好地由多元醇制造二醇的方法。通过在由具有邻接的羟基的多元醇而合成羟基酮的反应中使用银催化剂,在由羟基酮而合成二醇的反应中使用氢化催化剂而可解决所述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12423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380033830.8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 , H01M4/362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483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的电池容量与优异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负极以及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生成新的结构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的方法,上述新的结构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是藉由将具有特定结构的聚倍半硅氧烷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煅烧而直接获得,且所生成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在藉由X射线小角散射法而测定的光谱中,在见到散射,在藉由拉曼分光法而测定的光谱中,在1590cm‑1(G带/石墨结构)与1325cm‑1(D带/非晶性碳)见到散射,非晶性碳与结晶性碳的峰值强度比(ID/IG比)为2.0~5.0的范围,具有石墨质碳,并以通式SiOxCy(0.5<x<1.8、1<y<5)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0625680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10396669.6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捷恩智株式会社
IPC: C04B35/56 , C04B35/626 , C10M125/26 , C09K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1/301 , C01B32/907 , C01P2004/32 , C01P2004/60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3C1/006 , C03C3/045 , C03C12/00 , C04B35/5603 , C04B35/65 , C04B2235/3895 , C04B2235/483 , C08G77/06 , C09K3/1418 , C10M103/02 , C10M2201/10 , C10N2230/06 , C10N2250/08 , C04B35/626 , C04B2235/5436 , C09K3/1409 , C10M12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均粒径为0.1μm~100μm的范围且圆球度为0.95~1.0的球状的碳氧化硅微粒子及其制造方法、润滑剂、研磨剂。本发明包括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球状的碳氧化硅粉粒体及其制造方法:将有机三烷氧基硅烷在pH值3~6的乙酸水溶液中水解后,接着对该水解物添加pH值7~12的氨水等碱性水溶液,在碱性范围内缩合,将由此所生成的作为球状的碳氧化硅前体的不具有熔点或软化点的球状的聚倍半硅氧烷粒状物在惰性环境下以600℃~1400℃的煅烧温度煅烧。本发明的球状的碳氧化硅粉粒体的圆球度优异,硬度高,破坏强度高,因此其为制造研磨剂及其添加剂、润滑剂及其添加剂、聚合物添加剂或机器零件等的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25695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511075.X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的电池容量与优异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负极以及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生成新的结构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的方法,上述新的结构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是通过将具有特定结构的聚倍半硅氧烷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煅烧而直接获得,且所生成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在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法而测定的光谱中,在见到散射,在通过拉曼分光法而测定的光谱中,在1590cm‑1(G带/石墨结构)与1325cm‑1(D带/非晶性碳)见到散射,结晶性碳与非晶性碳的峰值强度比(ID/IG比)为2.0~5.0的范围,具有石墨质碳,并以通式SiOxCy(0.5<x<1.8、1<y<5)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0441242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80033830.8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 , H01M4/362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483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的电池容量与优异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负极以及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生成新的结构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的方法,上述新的结构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是藉由将具有特定结构的聚倍半硅氧烷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煅烧而直接获得,且所生成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在藉由X射线小角散射法而测定的光谱中,在见到散射,在藉由拉曼分光法而测定的光谱中,在1590cm-1(G带/石墨结构)与1325cm-1(D带/非晶性碳)见到散射,结晶性碳与非晶性碳的峰值强度比(ID/IG比)为2.0~5.0的范围,具有石墨质碳,并以通式SiOxCy(0.5<x<1.8、1<y<5)表示。将上述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由该负极活性物质形成负极,使用该负极而形成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725695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0511075.X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的电池容量与优异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负极以及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生成新的结构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的方法,上述新的结构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是通过将具有特定结构的聚倍半硅氧烷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煅烧而直接获得,且所生成的硅氧化物系复合材料在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法而测定的光谱中,在见到散射,在通过拉曼分光法而测定的光谱中,在1590cm‑1(G带/石墨结构)与1325cm‑1(D带/非晶性碳)见到散射,结晶性碳与非晶性碳的峰值强度比(ID/IG比)为2.0~5.0的范围,具有石墨质碳,并以通式SiOxCy(0.5<x<1.8、1<y<5)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10191861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80006431.5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1B33/113 , C01B33/02 , H01M4/36 , H01M4/4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聚倍半硅氧烷被覆硅纳米粒子或其烧结体,其包含硅纳米粒子及聚倍半硅氧烷,且具有Si-H键,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所观察到的所述聚倍半硅氧烷的厚度为1nm以上且30nm以下,所述硅纳米粒子的体积基准平均粒径超过10nm且未满500nm,并且不含粒径为1000nm以上的粒子,所述聚倍半硅氧烷被覆所述硅纳米粒子,并化学键结在所述硅纳米粒子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09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039731.7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捷恩智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10/0525 , B82Y30/00 , C22C1/02 , C22C1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B82Y30/00 , C22C1/023 , C22C19/0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吸留释放材料,其能够适于用作在制造过程中无需高速冷却即可稳定地具有优异的充放电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所述锂吸留释放材料的特征在于,具有含有Si及Ni的组成、具备Si相及NiSi2相,根据所述锂吸留释放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图中的Si峰并利用谢乐公式计算出的晶体的平均直径为10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03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3785.2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其为具有下述特征的、含有硅-钛氧化物复合物而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所述硅-钛氧化物复合物是通过将氧化钛被覆于硅氧化物而获得,关于所述硅氧化物,a)是对使特定硅化合物进行水解及缩合反应所得的氢倍半硅氧烷聚合物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热处理而获得,b)含有硅、氧及氢,c)在红外光谱中,来源于Si-H键的峰值1与来源于Si-O-Si键的峰值2的强度比在0.01~0.35的范围内,d)为通式SiOxHy(1<x<1.8、0.01<y<0.4)所表示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