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34842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580004815.X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6 , H01M8/0215 , H01M8/0245 , C22C14/00 , C22F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C22C14/00 , C22F1/18 , C22F1/183 , C23C14/083 , C23C14/34 , C23C22/54 , C23C22/83 , C23G1/106 , C25D9/08 , C25D9/12 , C25D11/00 , H01M8/0206 , H01M8/0215 , H01M8/0245 , H01M8/1018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65
Abstract: 对于钛或者钛合金的表面,以相对于表面的入射角度为0.3°而测定的X射线衍射峰中,由金属钛的最大强度(ITi)与钛氢化物的最大强度(ITi‑H)求出的钛氢化物的构成率[ITi‑H/(ITi+ITi‑H)]×100为55%以上;在其最表面形成有氧化钛覆膜;并且,用氩气对表面进行了5nm溅射的位置的C为10原子%以下、N为1原子%以下、B为1原子%以下。进而,前述氧化钛覆膜在规定的水溶液中,在实施钝化处理之后进行了稳定化处理而形成的厚度为3~10nm。
-
公开(公告)号:CN104981931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80007125.5
申请日:2014-01-31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8 , C22C14/00 , C23C8/10 , H01M8/0206 , H01M8/0247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P70/56 , Y02T90/32
Abstract: 对于本发明具有多个突起分布而形成的表面形状,推测在该突起的表面形成有氧化钛覆膜的燃料电池分隔件用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由于具有微细的突起而使接触导电性得以显著提高,进一步提高对碳的接触导电性和耐久性,能够延长燃料电池的寿命。而且,本发明在电池制造产业中可利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73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1156.9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2 , H01M8/0206 , H01M8/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5 , C22C14/00 , H01M8/0206 , H01M8/0232 , H01M8/0247 , H01M8/1018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E60/521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的钛材料具备:由钛或钛合金形成的具有形成有微小突起的粗糙面的板状的母材;沿粗糙面形成的包含钛氧化物的表面氧化皮膜;以及在包含微小突起的顶端的区域的表面氧化皮膜上形成的含有贵金属的顶端被覆部。表面氧化皮膜的X射线衍射强度曲线中,由TiO的衍射峰的最大强度ITiO和金属Ti的衍射峰的最大强度ITi求出的ITiO/(ITi+ITiO)×100为0.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917505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80004830.4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6 , H01M8/0215 , H01M8/0228 , C25D9/08 , H01M8/10 , C22C14/00 , C22F1/00 , C22F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C22C14/00 , C22F1/183 , C23C8/02 , C23C8/12 , C23C8/80 , C23G1/106 , C25D9/08 , H01M8/0206 , H01M8/0208 , H01M8/0215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为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对于形成于钛或钛合金的表面的氧化覆膜,在以相对于表面的入射角度为0.3°测定得到的X射线衍射中,由TiO的X射线衍射峰的最大强度(ITiO)和金属钛的X射线衍射峰的最大强度(ITi)求出的TiO的构成率(ITiO/(ITi+ITiO))×100为0.5%以上。可以提供对碳的接触导电性和耐久性优异的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以及燃料电池分隔件、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969394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480007124.0
申请日:2014-01-31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6 , H01M8/0247 , C22C14/00 , C23C22/24 , C23C22/54 , C23F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4/00 , H01M8/0206 , H01M8/0208 , H01M8/0247 , H01M8/10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推测具有多个突起分布而形成的表面形状、在该突起的表面形成有氧化钛覆膜的燃料电池分隔件用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由于具有微细突起而使接触导电性得以显著提高,进一步提高对碳的接触导电性和耐久性,能够延长燃料电池的寿命。而且,本发明在电池制造产业中可利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508885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380040881.3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6 , H01M8/0208 , H01M8/0228 , C25D11/26 , C23C22/24 , C23C22/54 , C23C2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C23C14/34 , C23C22/24 , C23C22/54 , C23C28/042 , C23C28/322 , C23C28/324 , C23C28/3455 , C25D11/00 , C25D11/10 , C25D11/26 , H01M8/0206 , H01M8/0208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对碳的接触电阻性以及耐久性优异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分隔件用的钛或者钛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在钛或者钛合金的基材上具有由钝化处理后的稳定化处理而形成的氧化覆膜,并且,所述钛或者钛合金材料为在该氧化覆膜中以长轴径1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大小分散有钽、钛、钒、锆或者铬的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硼化物的1种或者2种以上的导电性物质,在调整到pH4的80℃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渍4天的加速劣化试验的前后与碳纸的接触电阻值在表面压力10kgf/cm2下均为20mΩ·cm2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934842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80004815.X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6 , H01M8/0215 , H01M8/0245 , C22C14/00 , C22F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C22C14/00 , C22F1/18 , C22F1/183 , C23C14/083 , C23C14/34 , C23C22/54 , C23C22/83 , C23G1/106 , C25D9/08 , C25D9/12 , C25D11/00 , H01M8/0206 , H01M8/0215 , H01M8/0245 , H01M8/1018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65
Abstract: 对于钛或者钛合金的表面,以相对于表面的入射角度为0.3°而测定的X射线衍射峰中,由金属钛的最大强度(ITi)与钛氢化物的最大强度(ITi‑H)求出的钛氢化物的构成率[ITi‑H/(ITi+ITi‑H)]×100为55%以上;在其最表面形成有氧化钛覆膜;并且,用氩气对表面进行了5nm溅射的位置的C为10原子%以下、N为1原子%以下、B为1原子%以下。进而,前述氧化钛覆膜在规定的水溶液中,在实施钝化处理之后进行了稳定化处理而形成的厚度为3~10nm。
-
公开(公告)号:CN105917505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580004830.4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PC: H01M8/0228 , H01M8/0208 , H01M8/0215 , H01M8/0206 , C23C8/02 , C23G1/10 , C22C14/00 , C23C8/12 , C25D9/08 , C22F1/18 , C23C8/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C22C14/00 , C22F1/183 , C23C8/02 , C23C8/12 , C23C8/80 , C23G1/106 , C25D9/08 , H01M8/0206 , H01M8/0208 , H01M8/0215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为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对于形成于钛或钛合金的表面的氧化覆膜,在以相对于表面的入射角度为0.3°测定得到的X射线衍射中,由TiO的X射线衍射峰的最大强度(ITiO)和金属钛的X射线衍射峰的最大强度(ITi)求出的TiO的构成率(ITiO/(ITi+ITiO))×100为0.5%以上。可以提供对碳的接触导电性和耐久性优异的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以及燃料电池分隔件、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981931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480007125.5
申请日:2014-01-31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6 , H01M8/0247 , C22C1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8 , C22C14/00 , C23C8/10 , H01M8/0206 , H01M8/0247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P70/56 , Y02T90/32
Abstract: 对于本发明具有多个突起分布而形成的表面形状,推测在该突起的表面形成有氧化钛覆膜的燃料电池分隔件用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由于具有微细的突起而使接触导电性得以显著提高,进一步提高对碳的接触导电性和耐久性,能够延长燃料电池的寿命。而且,本发明在电池制造产业中可利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165169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80016530.8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6 , H01M8/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C22F1/183 , C23C8/02 , C23C8/12 , C23C8/80 , C23G1/106 , C25D9/12 , C25D11/00 , H01M8/0206 , H01M8/0208 , H01M8/0215 , H01M8/0221 , H01M8/0226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箔或钛合金箔的表面被导电性层覆盖的复合金属箔,在钛箔或钛合金箔的表面形成氧化覆膜中分散有TiO的导电性覆膜,该导电性覆膜的由钛箔或钛合金箔的表面的X射线衍射峰中的TiO的衍射峰的最大强度(ITiO)与金属钛的衍射峰的最大强度(ITi)求出的TiO构成率:[ITiO/(ITi+ITiO)]为0.5%以上,上述导电性层包含平均粒径1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银颗粒:20~90质量%、分散剂:0.2~1.0质量%、及余量:丙烯酸类树脂或环氧树脂,且厚度:5~50μ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