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3902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752392.5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新疆乌京铁建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活动断层错动的装配式衬砌隧道修建方法,其步骤是:A、开挖隧道:隧道掘进进入活动断层穿越区后,在活动断层穿越区内进行爆破与开挖,完成装配式衬砌隧道的管片安装与同步注浆;B、隧道加固:将安装好的每个管片中心的吊装孔钻穿、并深入管片外部的围岩30‑50cm,形成加固注浆孔;将注浆管旋入加固注浆孔内,再采用劈裂注浆法将泡沫混凝土注入围岩中,直到衬砌圆环外部形成一圈封闭的浆体加固区;C、取出注浆管,在加固注浆孔中填充弹性橡胶条,并在加固注浆孔内侧安装封闭螺栓。该方法能有效地加固装配式隧道,修建的装配式隧道抗活动断层错动的能力强,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活动断层错动对隧道造成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02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10752392.5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新疆乌京铁建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活动断层错动的装配式衬砌隧道修建方法,其步骤是:A、开挖隧道:隧道掘进进入活动断层穿越区后,在活动断层穿越区内进行爆破与开挖,完成装配式衬砌隧道的管片安装与同步注浆;B、隧道加固:将安装好的每个管片中心的吊装孔钻穿、并深入管片外部的围岩30‑50cm,形成加固注浆孔;将注浆管旋入加固注浆孔内,再采用劈裂注浆法将泡沫混凝土注入围岩中,直到衬砌圆环外部形成一圈封闭的浆体加固区;C、取出注浆管,在加固注浆孔中填充弹性橡胶条,并在加固注浆孔内侧安装封闭螺栓。该方法能有效地加固装配式隧道,修建的装配式隧道抗活动断层错动的能力强,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活动断层错动对隧道造成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208456615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21086533.6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新疆乌京铁建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越走滑断层的隧道衬砌结构,包括:初期支护(6)、初期支护(6)外的二次衬砌(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期支护(6)外部,通过注浆形成一圈泡沫混凝土缓冲层(5),所述的泡沫混凝土缓冲层(5)的厚度等于走滑断层最大水平错动量S。该种隧道衬砌结构抗走滑断层错动的能力强,能更有效地避免或减轻走滑断层的错动对隧道造成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725503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85413.7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穿越活断层的抗错动隧道二次衬砌的修建方法,其步骤是:A、在活断层破碎带及上、下盘紧邻活断层破碎带20~100m的区域范围内修建的二次衬砌的节段长度为活断层外的二次衬砌的节段长度的1/2~1/3;B、在活断层破碎带的二次衬砌相邻节段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横跨变形缝的高强拉压弹簧管,相邻节段的内壁连接的高强拉压弹簧管共7根,分别位于拱顶、左拱腰、右拱腰、左拱脚、右拱脚、左墙脚和右墙脚处。该法修建的二次衬砌能够很好的吸收活断层的错动能量,抗错动效果好,能更好的保证隧道整体结构的安全,利于隧道结构灾后的快速抢通、抢修、修复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9636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67474.6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逯红兵 , 王晓栋 , 冉江亮 , 李谈 , 张明 , 梁栋 , 吕苗苗 , 柳鑫 , 陈军团 , 张晓东 , 秦鉴 , 杨浩 , 郭方伟 , 李晨林 , 姬燕男 , 张文斌 , 王子依 , 卫蓉蓉 , 王英娇
IPC: B61L27/10 , G06Q10/063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跨线列车服务间距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乘客在跨线区段出行时间;计算乘客到达接驳时间;以乘客在跨线区段出行时间与到达接驳时间之和最少为目标,构建跨线列车服务间距关系模型;将模型视为乘客在跨线区段出行时间与到达接驳时间之和关于跨线列车服务间距的函数,求导获得跨线列车服务间距的计算式;在计算式中设定约束条件,并进行参数取值,计算得到跨线列车服务间距。本发明基于乘客跨线出行全过程,统筹考虑乘客乘行距离、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停站时间、列车加减速度,建立跨线列车服务间距计算模型,实现了跨线列车服务间距的定量计算,结算结果准确、客观,为列车规划运营提供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67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83861.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5B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嵌锁式螺栓外接套筒及其构造方法,包括外套筒、内隔筒和叉杆;外套筒具有顶板和底板,顶板的顶部固定有测量元件,底板中心开设有螺栓孔,用于插入既有螺栓;内隔筒位于外套筒内并与外套筒同轴设置,内隔筒的直径大于螺栓孔的孔径,内隔筒的顶部固定在外套筒的顶板底部,内隔筒的底部固定在外套筒的底板顶部;叉杆斜向穿过内隔筒和外套筒,叉杆的底部具有叉杆圆轴并位于外套筒外,叉杆的顶部斜向卡住既有螺栓的螺纹。本发明可基于各类既有设备安装留下的螺栓,通过螺栓外接套筒,实现各类测量元件的便捷安装,并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拆卸、重复循环利用,减小地下工程监测难度、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维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30247.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嵌入式快速修补方法及其构造。植筋为主的钢筋连接或恢复工艺对衬砌结构有二次损伤。本修补构造包括嵌入式钢筋网和钢套筒;嵌入式钢筋网包括纵向钢筋和横向的压力钢筋;钢套筒内设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钢弹簧,钢弹簧的底部设置有传力钢筋;钢套筒位于相交的纵向钢筋和压力钢筋的交点处,垂直于衬砌结构并位于纵向钢筋和压力钢筋之间;钢套筒的顶部通过双向挂钩与纵向钢筋连接,传力钢筋的底端连接到压力钢筋。本发明在衬砌结构破损范围内嵌入钢筋网,呈现外鼓挤压状态,通过两侧交错布置的压力钢筋与结构破损边界处的压力连接,进一步有效固定钢筋网,随后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完成快速修复,工艺便捷,修补效果可控且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6788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534810.4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备三向互联互通及双向独立折返运营功能的市域郊铁路配线系统。现有轨道交通网络规模逐步扩大,难以实现最优配置。本发明上、下行站台间设置上、下行正线,上行正线左侧衔接线路1上行正线、右侧衔接线路2上行正线,下行正线左侧衔接线路1下行正线、右侧衔接线路2下行正线;上、下行站台外侧分别设置线路3上、下行正线;上行正线和上行正线间右侧设置单渡线一和三、下行正线和下行正线间右侧设置单渡线二和四;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之间在远离上行站台和下行站台位置设置一组交叉渡线。本发明型可保证三条线路的互联互通及双方向独立折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57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97261.4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永临结合的基坑内支撑体系及其构建方法。目前基坑内支撑以临时结构为主,在主体结构施做期间,临时支撑同步拆除,不但形成建筑垃圾,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本发明临时立柱采用钢管柱,采用后浇柱对临时立柱进行包封,临时立柱表面焊接栓钉,与后浇柱、各层板纵梁进行有效连接,水平内支撑与结构板与基坑腰梁的连接,采用预埋钢板或钢筋接驳器进行处理。本发明将基坑临时内支撑体系转换成永久受力结构,避免常规临时钢管柱存在表面锈蚀引起的耐久性问题,确保地下结构安全与长期稳定,避免后期既有基坑支护体系的拆除。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91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47529.7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 E21D11/10 , E21D11/15 , E21D11/18 , E21D11/38 , E21D19/04 , E21D20/00 , E21D20/02 , E21D5/04 , E21D5/06 , E21D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暗挖导洞与跳挖竖井的既有隧道跨越体系及施工方法。新建隧道跨越既有隧道施工,目前处理方法是适当拉开新建隧道与既有下卧隧道的竖向净距、夹土体地层注浆加固处理等方式,以上方法不仅效果难以保证、且施工成本高昂。本发明新建隧道设置于既有隧道上方,新建隧道在与既有隧道投影重合区域为竖井设置范围,在竖井设置范围内,新建隧道上半断面为导洞,下半断面为竖井;竖井设置范围外,新建隧道上下断面均为导洞结构。本发明竖井各区域开挖过程中均可保证下方既有隧道得到有效压重,进而控制既有隧道的回弹或隆起变形,工艺简单、施工简便,在隧道跨越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