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6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86037.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83 , G06Q10/0639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到时限的铁路动态车流组织优化方法。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是指导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重要基础性技术文件。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础数据输入;步骤二:构建离散时空网络;步骤三:构建基于运到时限的铁路动态车流组织优化模型;步骤四:生成动态车流组织优化方案和列车基本运行图优化方案。本发明可实现从整体考虑车站日班计划自动编制,提升车站工作效率,提高路网整体运输质量;实现对货物全过程运输的组织规划,使其在规定运到时限内送达。
-
公开(公告)号:CN119843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67216.8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既有无砟道床更新的钢混支撑道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钢混支撑道床结构包括承轨台预制块和折叠钢架;折叠钢架的横向两侧设置有多个横向的承轨台插杆,承轨台插杆预埋到承轨台预制块中;承轨台预制块为混凝土预制块体,在折叠钢架横向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并纵向均匀分布;折叠钢架沿中线对折后,横向两侧的承轨台预制块上下叠放。本发明中,折叠钢架以及承轨台预制块的下部全部浇筑在混凝土道床板内,其中,折叠钢架采用镂空架体结构,大幅降低了结构的整体重量,便于预制、运输、储存和安装,且可作为混凝土道床板的内部钢架,省去了浇筑混凝土道床板的布筋操作,简化施工步骤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446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5548.3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H‑YOLO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YOLOv5‑s算法在钢轨表面缺陷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仍需提升。本发明获取钢轨表面图像,将所述钢轨表面图像输入构建好的LAH‑YOLO缺陷检测网络;所述LAH‑YOLO缺陷检测网络包括骨干网络、特征融合网络和检测头;所述骨干网络包括GRF‑C3模块,特征融合网络为AFPN特征融合网络。本发明适用于小目标和小样本数据集,在降低参数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检测精度,在钢轨表面缺陷数据集上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5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024498.5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Q10/0631 , G06V20/13 , G06V20/10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区域经济困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建立多维经济困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基于高程数据、交通数据、遥感数据量化所述多维经济困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中的各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多维经济困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交通水平指标、经济水平指标、生态状况指标、人口状况指标、福利水平指标以及地理区位指标,每种指标下包括多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计算所述多维经济困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中的各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的贡献度,根据各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与经济困难概率的关系图、以及各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对各个经济困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考虑到不同经济困难区域之间的经济困难影响因素的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1775.X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板结构,该结构包括无砟轨道板主体;所述无砟轨道板主体包括根据车辆荷载要求加载预应力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信息采集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及若干信息收集组件,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沿轨道纵向设置于所述无砟轨道板主体的内部且与所述无砟轨道板主体内的钢筋网的钢筋密贴相连。该结构消除了有砟轨道道床纵向稳定性差,道砟易滑落,线路养护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的难点,提升了轨道结构的施工质量,并可以对其使用状态进行长期监测,提高了旅客舒适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39073.0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40 , G06F18/243 , G06F18/27 , G06N5/01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进站刷卡数据的车站最高聚集人数测算方法及系统,基于不同列车的旅客进站刷卡数据,拟合得到不同列车的旅客到站时间的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并获取关键参数μ、σ;训练决策树模型;通过决策树模型输出待测算车站各列车的关键参数μ、σ,并得到各列车旅客到站时间的对数正态分布函数,计算得到各列车旅客到站分布曲线;将各列车旅客到站分布曲线叠加得到整个车站的旅客到站分布曲线,纵坐标最高点即为车站最高聚集人数。本发明综合考虑车站的环境属性、列车属性以及不同列车旅客到站规律等多种因素,解决了现有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方法考虑因素简单,计算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有助于合理确定客运站房建筑规模,节省铁路建设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9339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024419.0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3 , G06V20/10 , G06V10/25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经济落后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夜间灯光强度数据,所述夜间灯光强度数据为遥感数据,对所述目标区域的夜间灯光强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区域的预处理后的夜间灯光强度数据,从所述预处理后的夜间灯光强度数据中筛选出低于灯光强度第一阈值的目标夜间灯光强度数据,结合人口栅格数据,计算目标夜间灯光强度数据所对应的各个子区域的经济落后发生率,利用所述各个子区域的经济落后发生率从所述各个子区域中识别出经济落后区域。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公开解决了经济落后程度难以测量,基础数据难以获得或数据获取成本较高的问题,可以提高经济落后区域测度的精度,降低测度的经济及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36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67474.6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逯红兵 , 王晓栋 , 冉江亮 , 李谈 , 张明 , 梁栋 , 吕苗苗 , 柳鑫 , 陈军团 , 张晓东 , 秦鉴 , 杨浩 , 郭方伟 , 李晨林 , 姬燕男 , 张文斌 , 王子依 , 卫蓉蓉 , 王英娇
IPC: B61L27/10 , G06Q10/063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跨线列车服务间距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乘客在跨线区段出行时间;计算乘客到达接驳时间;以乘客在跨线区段出行时间与到达接驳时间之和最少为目标,构建跨线列车服务间距关系模型;将模型视为乘客在跨线区段出行时间与到达接驳时间之和关于跨线列车服务间距的函数,求导获得跨线列车服务间距的计算式;在计算式中设定约束条件,并进行参数取值,计算得到跨线列车服务间距。本发明基于乘客跨线出行全过程,统筹考虑乘客乘行距离、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停站时间、列车加减速度,建立跨线列车服务间距计算模型,实现了跨线列车服务间距的定量计算,结算结果准确、客观,为列车规划运营提供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81693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3116.5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C22/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里程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里程确定请求,里程确定请求用于请求确定目标对象的里程数;在基准线路中确定目标对象对应的线路段落,目标对象与线路段落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通过二分查找法在线路段落中确定目标对象对应的基准线投影点,在线路段落中,目标对象与基准线投影点的距离最近;确定基准线投影点的里程数,并将基准线投影点的里程数确定为目标对象的里程数。本申请的方法,提高了里程确定的准确率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798746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0078686.5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埋套筒。目前所采用的预埋套筒有挤压型或者螺纹型两种,且外表面以光面居多,现场实施可选择的安装方式相对单一,不适用于部分受地域、环境等条件限制的项目,且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相对较低。本实用新型包括预埋套筒本体;所述预埋套筒本体包括用于连接连接钢筋的后连接套筒和用于连接预埋钢筋的预连接套筒;所述预连接套筒上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有企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施工现场预埋套筒安装方式单一、制约施工的问题,同时有利于增加套筒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