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2183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62302.8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32B3/28 , B29C70/34 , B29C70/54 , B29C70/38 , B21D13/02 , B32B15/18 , B32B15/20 , B32B9/00 , B32B9/04 , B32B15/04 , B32B17/02 , B32B15/088 , B32B15/085 , B32B27/34 , B32B27/32 , B32B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先进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隔声纤维金属波纹板及其制备模具和方法;包括多层金属层和多层纤维层,多层金属层与多层纤维层交替铺叠,金属层和纤维层的截面均为波纹结构,波纹结构呈正弦波纹;包括上冲压模、下冲压模、上密封盖、下密封盖、导流阀、导管、树脂罐和真空嘴;对金属波纹板进行制孔,将金属波纹板和裁剪好的纤维织物进行交替铺放,将铺叠压实的预制体放置于上冲压模和下冲压模中,真空嘴连接真空泵抽真空后打开导流阀,继续抽真空直至树脂经金属层上的孔流动并充分浸透纤维层,加热固化后冷却至室温进行脱模,通过机加去除余量得到吸隔声纤维金属波纹板,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提高材料的吸隔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14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70421.1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江苏远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博识 , 杭志远 , 杭宸羽 , 陈颖 , 靳永福 , 张晨旭 , 王东 , 张伟 , 刘韦 , 李华伟 , 邱奕 , 白建军 , 张淑芳 , 鲍鸣 , 陈国平 , 何俊 , 李忠继
IPC: H02S20/32 , E01F8/00 , H02J3/38 , F24S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于声屏障顶端的太阳能装置,涉及太阳能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光伏板组件;光伏板外框,光伏板组件固定于光伏板外框内;立柱,立柱的上端能够拆卸连接于光伏板外框的下端;限界调整杆,限界调整杆的上端设有固定管,立柱的下端插入到固定管内;太阳能追踪器,太阳能追踪器的一端固定于限界调整杆上,太阳能追踪器的另一端用于带动光伏板外框转动;限界固定座,限界固定座固定于限界调整杆的下端,限界固定座能够用于固定在声屏障的顶端。本发明将光伏板组件安装在声屏障的顶部,既能够节省占地空间,还可以利用太阳能追踪器来提高光伏板组件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17024.8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N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俘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准零刚度隔振俘能装置,包括准零刚度模块和摩擦纳米发电模块,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嵌设于准零刚度模块的内侧,摩擦纳米发电模块由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和滑动式摩擦纳米发电模块构成,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模块由第一电极层、第一摩擦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摩擦层构成,滑动式摩擦纳米发电模块由第三电极层、第三摩擦层、第四电极层和第四摩擦层构成。结构设计简单紧凑,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具有低频隔振性能,能量转换效率高,输出性能好,成本低,使用环境友好,适应性强,使用范围广,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933992.7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锡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轨减振降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低钢轨振动噪声的复合阻尼器,包括连接于钢轨轨腰上的弹性阻尼层和连接于弹性阻尼层外侧的折叠式约束件,折叠式约束件与弹性阻尼层之间形成折叠腔,折叠腔包括沿轨道的行进方向和轨道的垂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折叠腔内设有液体颗粒阻尼组件,液体颗粒阻尼组件包括颗粒阻尼外壳和位于颗粒阻尼外壳内的阻尼颗粒和阻尼液,液体颗粒阻尼组件与弹性阻尼层共同形成调谐质量阻尼单元,钢轨的两侧部和下部连接有减振扣件,减振扣件抵接于折叠式约束件的外侧端。本方案中的复合阻尼器可提高高频阻尼降噪效果,扩大减振频率范围,提高能量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253777.8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双层非线性弹簧减振扣件,包括上层垫板、轨下橡胶垫板、中间垫板、下层垫板、弹条组件、锚固组件、弹簧组件和帽形橡胶柱,上层垫板具有放置凹槽,轨下橡胶垫板设置于上层垫板的上端,中间垫板设置于上层垫板的下端,下层垫板设置于中间垫板的下端,两个弹簧组件分别从上至下依次贯穿上层垫板、中间垫板和下层垫板,帽形橡胶柱均匀设置于轨下橡胶垫板的上端和中间垫板的上下两端。采用分体式设计,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时单一元件的维修更换,降低了运营成本;弹簧组件和帽形橡胶柱扩大了非线性刚度的调节范围,实现了动静刚度的解耦设计,提高了横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3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53777.8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双层非线性弹簧减振扣件,包括上层垫板、轨下橡胶垫板、中间垫板、下层垫板、弹条组件、锚固组件、弹簧组件和帽形橡胶柱,上层垫板具有放置凹槽,轨下橡胶垫板设置于上层垫板的上端,中间垫板设置于上层垫板的下端,下层垫板设置于中间垫板的下端,两个弹簧组件分别从上至下依次贯穿上层垫板、中间垫板和下层垫板,帽形橡胶柱均匀设置于轨下橡胶垫板的上端和中间垫板的上下两端。采用分体式设计,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时单一元件的维修更换,降低了运营成本;弹簧组件和帽形橡胶柱扩大了非线性刚度的调节范围,实现了动静刚度的解耦设计,提高了横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812909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2843856.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噪音钢轨弹性夹具,包括底座、支架和螺栓,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上方,且两个支架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端,螺栓的数量为两根,每根螺栓分别贯穿对应的支架并与底座螺纹连接。以上结构的设置,通过模块式结构设计,便于进行组装,并且可以确保不同位置的低噪音钢轨,轨腰与轨底进行有效的夹持,并且夹紧力可调,便于安装与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219527198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0937064.9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金属复合刚度的非线性隔振器,包括上盖、钢弹簧、橡胶金属复合体和底座,上盖与底座螺纹连接,钢弹簧嵌设于底座内部,橡胶复合体嵌设于钢弹簧内部,通过内嵌的橡胶金属复合体与钢弹簧形成两级刚度,既能给予减振刚度获得良好的减振效果,又能提供二级保护刚度,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确保安全性,适用于160km/h以上设计时速的市域线中的浮置板轨道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21936574U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20040283.1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锡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5B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夹具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钢轨阻尼器安装夹具,包括夹持于钢轨阻尼器两侧的支架和连接于支架底端的底座,底座位于钢轨阻尼器的下端;支架包括上夹持部和从上夹持部下端向远离钢轨阻尼器一侧延伸设置的下夹持部,底座连接于下夹持部下端;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分别包括与钢轨阻尼器垂向抵接的上夹持壁和下夹持壁,上夹持壁与下夹持壁平行设置,底座包括直面段和从直面段两端朝向外侧上方倾斜设置的斜面段,下夹持部和底座上分别设有紧固孔一和紧固孔二,紧固孔一与紧固孔二之间设有锁紧螺栓。本方案中的夹具结构简单,夹紧力可调,便于安装拆卸,可大大提高轨道线路运营的工作效率,降低产品的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366667U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20763204.5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无锡时代智能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F7/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级非线性隔振器,包括上盖板、隔振元件和下底板,隔振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每个隔振元件分别与下底板螺纹连接,并均匀分布于下底板的上端,上盖板设置于多个隔振元件的上端,并与多个隔振元件螺纹连接,且隔振元件位于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通过n‑1级刚度弹簧、n级刚度弹簧和n+1级刚度橡胶块之间的配合叠加,从而调节载荷‑位移曲线上刚度变化点的位置及数量,以此实现对隔振器的多级非线性调控,达到隔振器在不同载荷情况下的刚度变化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