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准零刚度隔振俘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44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17024.8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俘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模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准零刚度隔振俘能装置,包括准零刚度模块和摩擦纳米发电模块,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嵌设于准零刚度模块的内侧,摩擦纳米发电模块由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模块和滑动式摩擦纳米发电模块构成,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模块由第一电极层、第一摩擦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摩擦层构成,滑动式摩擦纳米发电模块由第三电极层、第三摩擦层、第四电极层和第四摩擦层构成。结构设计简单紧凑,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具有低频隔振性能,能量转换效率高,输出性能好,成本低,使用环境友好,适应性强,使用范围广,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

    一种分体式双层非线性弹簧减振扣件

    公开(公告)号:CN116289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253777.8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双层非线性弹簧减振扣件,包括上层垫板、轨下橡胶垫板、中间垫板、下层垫板、弹条组件、锚固组件、弹簧组件和帽形橡胶柱,上层垫板具有放置凹槽,轨下橡胶垫板设置于上层垫板的上端,中间垫板设置于上层垫板的下端,下层垫板设置于中间垫板的下端,两个弹簧组件分别从上至下依次贯穿上层垫板、中间垫板和下层垫板,帽形橡胶柱均匀设置于轨下橡胶垫板的上端和中间垫板的上下两端。采用分体式设计,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时单一元件的维修更换,降低了运营成本;弹簧组件和帽形橡胶柱扩大了非线性刚度的调节范围,实现了动静刚度的解耦设计,提高了横向稳定性。

    一种分体式双层非线性弹簧减振扣件

    公开(公告)号:CN1162893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53777.8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双层非线性弹簧减振扣件,包括上层垫板、轨下橡胶垫板、中间垫板、下层垫板、弹条组件、锚固组件、弹簧组件和帽形橡胶柱,上层垫板具有放置凹槽,轨下橡胶垫板设置于上层垫板的上端,中间垫板设置于上层垫板的下端,下层垫板设置于中间垫板的下端,两个弹簧组件分别从上至下依次贯穿上层垫板、中间垫板和下层垫板,帽形橡胶柱均匀设置于轨下橡胶垫板的上端和中间垫板的上下两端。采用分体式设计,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时单一元件的维修更换,降低了运营成本;弹簧组件和帽形橡胶柱扩大了非线性刚度的调节范围,实现了动静刚度的解耦设计,提高了横向稳定性。

    一种低噪音钢轨弹性夹具

    公开(公告)号:CN218812909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2843856.8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噪音钢轨弹性夹具,包括底座、支架和螺栓,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上方,且两个支架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端,螺栓的数量为两根,每根螺栓分别贯穿对应的支架并与底座螺纹连接。以上结构的设置,通过模块式结构设计,便于进行组装,并且可以确保不同位置的低噪音钢轨,轨腰与轨底进行有效的夹持,并且夹紧力可调,便于安装与拆卸。

    一种橡胶金属复合刚度的非线性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219527198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0937064.9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金属复合刚度的非线性隔振器,包括上盖、钢弹簧、橡胶金属复合体和底座,上盖与底座螺纹连接,钢弹簧嵌设于底座内部,橡胶复合体嵌设于钢弹簧内部,通过内嵌的橡胶金属复合体与钢弹簧形成两级刚度,既能给予减振刚度获得良好的减振效果,又能提供二级保护刚度,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确保安全性,适用于160km/h以上设计时速的市域线中的浮置板轨道系统。

    一种多级非线性隔振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366667U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20763204.5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级非线性隔振器,包括上盖板、隔振元件和下底板,隔振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每个隔振元件分别与下底板螺纹连接,并均匀分布于下底板的上端,上盖板设置于多个隔振元件的上端,并与多个隔振元件螺纹连接,且隔振元件位于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通过n‑1级刚度弹簧、n级刚度弹簧和n+1级刚度橡胶块之间的配合叠加,从而调节载荷‑位移曲线上刚度变化点的位置及数量,以此实现对隔振器的多级非线性调控,达到隔振器在不同载荷情况下的刚度变化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