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62483A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2801458.8
申请日:2002-02-2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5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6 , B82Y10/00 , H01L51/0042 , H01L51/007 , H01L51/0086 , H01L51/00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机发光器件的具有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耐久性的发光材料,并涉及一种使用该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发光材料含有一种受到两维或多维空间压缩和限制的发光物质,由此提供一种以源于激发三重态的磷光发光为基础的高效率有机发光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164178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680013230.5
申请日:2006-04-2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山珠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方法,包括:将含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组合物施加到多个电极上以在每个电极上形成有机电致发光层,其中其上施加有该组合物的基材是其中电极之间的部分和/或该电极表面已经进行了防水处理的基材。通过使用这一方法,可以避免由于绝缘层的存在引起的设备变坏和性能降低,而绝缘层在施加聚合物发光化合物的常规方法中对于各聚合物发光化合物的隔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
公开(公告)号:CN1845979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480024975.2
申请日:2004-08-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9K11/06 , C08F212/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2/32 , C07B2200/11 , C07F15/0033 , C08F226/00 , C08F246/00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4 , C09K2211/1048 , C09K2211/1425 , C09K2211/1466 , C09K2211/1475 , C09K2211/185 , H01L51/004 , H01L51/0043 , H01L51/0059 , H01L51/006 , H01L51/007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H01L51/5206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光聚合物,其含有磷光单体单元和具有由(1)式所表示的三苯基胺结构的空穴输送单体单元:(其中符号具有与说明书中相应符号相同的意义),以及使用该化合物的发光设备。本发明的磷光聚合物聚合物的使用使得生产适于增大发射面积和大量生产的在低电压下具有高发光效率有机发光器件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570919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580027289.5
申请日:2005-08-23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山珠美
Abstract: 在构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阳极上精确地提供具有0.2到30nm的厚度、很少凸起的平滑中间膜层以及具有对发光层的高粘附性的表面层,其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存在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化合物层。在利用通过射频等离子体处理的干法处理方法或者通过旋涂方法等的湿法处理方法在阳极上形成中间膜层后,优选地对中间膜层进行最优化处理(冲洗)以调整膜的平滑度、粘附性和厚度。当使用湿法处理方法时,优选地还在形成膜之前进行对阳极的表面处理,以控制平滑度和表面情况。进行在形成中间层之前和之后的处理能够控制膜的厚度、平滑度和粘附性,并能够获得具有高发射效率和长器件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248543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680031176.7
申请日:2006-08-23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山珠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34 , H01L51/0038 , H01L51/0039 , H01L51/004 , H01L51/0059 , H01L51/0062 , H01L51/007 , H01L51/008 , H01L51/0081 , H01L51/0085 , H01L51/0087 , H01L51/0091 , H01L51/5016 , H01L51/5052 , H01L2251/5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包括按顺序层叠的阳极层(2),包含高分子量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层(4),和阴极层,其中所述阴极层(6)包括:(i)与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层接触的金属掺杂的电子注入层(6b)和(ii)与该金属掺杂的电子注入层接触的透明非金属电子注入材料(6a);其中所述金属掺杂的电子注入层选自下组:起空穴阻挡材料作用的材料、起激发子阻挡材料作用的材料和同时起空穴和激发子阻挡材料作用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002344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580027289.5
申请日:2005-08-23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山珠美
Abstract: 在构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阳极上精确地提供具有0.2到30nm的厚度、很少凸起的平滑中间膜层以及具有对发光层的高粘附性的表面层,其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存在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化合物层。在利用通过射频等离子体处理的干法处理方法或者通过旋涂方法等的湿法处理方法在阳极上形成中间膜层后,优选地对中间膜层进行最优化处理(冲洗)以调整膜的平滑度、粘附性和厚度。当使用湿法处理方法时,优选地还在形成膜之前进行对阳极的表面处理,以控制平滑度和表面情况。进行在形成中间层之前和之后的处理能够控制膜的厚度、平滑度和粘附性,并能够获得具有高发射效率和长器件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44870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80079774.4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8/18 , H01M8/04276 , H01M8/0444
Abstract: 本发明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池主体单元(10),是使溶解有活性物质的电解液在具备包含纳米物质的电极(1)、离子交换膜(2)和双极板的电池单元(3)中循环而进行充放电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池主体单元(10),其具备外框主体(4)、设置于外框主体(4)内部的电池单元(3)、使电解液在电池单元(4)中循环的内部配管(内部电解液去路配管(5)、内部电解液回路配管(6))、以及构成内部配管的一部分路径的电解液交换构件(7)。电解液交换构件(7)具有与外部电解液去路配管(12)的连接部(7a)以及与外部电解液回路配管(13)的连接部(7b),在与外部电解液回路配管(13)的连接部7b具备不透过纳米物质的过滤构件(8),成为纳米物质相对于外部密闭的体系,能够防止纳米物质从电池主体单元(10)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410477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80010736.5
申请日:2007-03-26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4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33 , C09K2211/1037 , C09K2211/1092 , C09K2211/185 , H01L51/0037 , H01L51/0043 , H01L51/0059 , H01L51/0067 , H01L51/007 , H01L51/0071 , H01L51/008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H05B33/1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含有夹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有机层,其中至少一个有机层是包含聚合物化合物(I)的发光层,该聚合物化合物(I)包含衍生自空穴传输或电子传输且磷光性可聚合化合物(a1)的结构单元和衍生自能够传输带相反电荷的载流子的可聚合化合物(b)的结构单元,该可聚合化合物(a1)选自下式(E1-1)等。
-
公开(公告)号:CN1639392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3804541.9
申请日:2003-01-24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55
Abstract: 本发明的复合金属材料(1)是例如作为电解电容器电极用材料使用的复合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基材(10)的至少一面上,通过自己组织化形成具有微细图形(12)的高分子薄膜(11)。该高分子薄膜(11),例如通过高分子化合物的疏水性有机溶剂溶液的干燥而形成。如果在该复合金属材料(1)上实施蚀刻,基于上述微细图形可形成高密度且均匀地分布的蚀刻坑。
-
公开(公告)号:CN100509996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480024975.2
申请日:2004-08-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9K11/06 , C08F212/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2/32 , C07B2200/11 , C07F15/0033 , C08F226/00 , C08F246/00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4 , C09K2211/1048 , C09K2211/1425 , C09K2211/1466 , C09K2211/1475 , C09K2211/185 , H01L51/004 , H01L51/0043 , H01L51/0059 , H01L51/006 , H01L51/007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H01L51/5206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光聚合物,其含有磷光单体单元和具有由(1)式所表示的三苯基胺结构的空穴输送单体单元:(其中符号具有与说明书中相应符号相同的意义),以及使用该化合物的发光设备。本发明的磷光聚合物聚合物的使用使得生产适于增大发射面积和大量生产的在低电压下具有高发光效率有机发光器件成为可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