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9924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07056.9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柔性化转子定位机构及装配装置,定位机构包括底座机构、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底座机构包括底板以及设于底板上的底座;定位机构包括设于底座上的第一支撑块;压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传动连接的压紧件、第二气缸以及与第二气缸传动连接的第二支撑块,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固定于底板上。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柔性化转子定位机构及装配装置,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实现对转子轴的横向定位功能,实现对转子轴的精确横向定位,以便于机加工设备对横向定位的转子轴进行平键装配,有利于实现装配自动化的实现,定位精度更高,装配质量更好,有助于保障电机的装配出厂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0548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80043.1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H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多样化零件存放小车,包括车架结构和零件定位机构:车架结构包括车底架,设于所述车底架的顶部的定位台,以及设于车底架上、并与定位台连接的平移驱动结构;零件定位机构包括依次设于定位台上的转子轴定位结构、转子铁芯定位结构及隔磁板定位结构;转子轴定位结构包括并排设于定位台上的多个轴定位套,转子铁芯定位结构包括并排设于定位台上的多个铁芯固定套,隔磁板定位结构包括并排设于定位台上的多个支撑台柱,且轴定位套、铁芯固定套、支撑台柱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本发明可解决相关技术中各电机转子隔磁板、转子轴、转子铁芯等零部件单独存放单独安装,影响线边存放面积,造成相关生产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74474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192083.4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提高电机旋变静态零点位置测试精度的方法。向待测试的电机总成通入直流电使电机总成的电机转子回到零点,对电机转子施加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作用力迫使电机转子绕轴旋转,撤去旋转作用力使电机转子回复到零点,完成第一次操作,再按照上述步骤对电机转子施加反向的旋转作用力进行第二次操作,记录两次操作旋变转子的旋变角度,通过两次旋变角度计算最终零点角度。本发明所描述的测量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旋变的静态零点的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4752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40413.9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测量选垫的防错装置,包括底座结构,垫片存放机构,以及复检机构:底座结构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工作台;垫片存放机构包括突出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垫片存放座、以及突出设于所述垫片存放座的侧面的垫片存放架结构;复检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检测箱、设于所述检测箱中的检测台、以及设于所述检测箱上并与所述检测台对应的垫片厚度检测结构。本发明可解决相关技术中人工测量选择垫片效率低误差大,影响变速器装配质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3845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50975.7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4 , G01R31/00 , G01L3/24 , G01M13/025 , G01M13/028 , G01B2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驱动总成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兼容减速器测试的电驱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包括台架底座,台架底座上设有测试位,测试位下方设置有总成托盘,台架底座上还设有两个载测功机,测试位的一侧设有固定电驱动总成的台架支撑板,还包括安装在减速器上的陪测动力电机,陪测动力电机与减速器组合成待检测总成,待检测总成可以固定在台架支撑板上,待检测总成检测时,两个载测功机均通过导轨快速对接装置与测试位上的待检测总成对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兼容减速器测试的电驱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的测试方法。本发明兼容减速器测试的电驱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及其测试方法,兼容性强,可以用来进行减速器的下线测试,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00145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648861.6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K17/00 , G06F16/2455 , H02K15/00 , H02K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识别比对方法,涉及电机定子热套领域,包括输送轨道上的RFID读写器读写RFID电子标签,将获取待输送的目标定子信息发送至热套子系统和主柜PLC;热套子系统根据目标定子信息选取对应的目标定子放置到AGV车;定子外形检测子系统获取目标定子的实际尺寸信息,并将实际尺寸信息发送至主柜PLC;热套子系统将标准定子的定子标准库发送至主柜PLC;主柜PLC将实际尺寸信息与定子标准库中标准定子比对,当误差小于预设值时,将误差最小的标准定子特征参数作为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与目标定子信息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发送至热套子系统;避免了在对定子进行热套装配时错拿错装的问题,该自动化的识别比对过程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3845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50979.5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包括台架底座,台架底座上设有测试位,测试位的下方设有线体辊道,台架底座上设有将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夹紧的左墙板和右墙板,台架底座上还设有测功机,测功机均通过快速对接伺服系统左右移动,输出轴上均设有扭矩传感器,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放置在托盘上,线体辊道下方设有将所述其顶起的顶升机构,托盘上设有托盘接口组,托盘的一侧设有托盘接插件组,右墙板上设有台架接插件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的测试方法。本发明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及其测试方法,免去了人工接线,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返修,测试效率高且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3889990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644963.9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H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多样化零件存放小车,包括车架结构和零件定位机构:车架结构包括车底架,设于所述车底架的顶部的定位台,以及设于车底架上、并与定位台连接的平移驱动结构;零件定位机构包括依次设于定位台上的转子轴定位结构、转子铁芯定位结构及隔磁板定位结构;转子轴定位结构包括并排设于定位台上的多个轴定位套,转子铁芯定位结构包括并排设于定位台上的多个铁芯固定套,隔磁板定位结构包括并排设于定位台上的多个支撑台柱,且轴定位套、铁芯固定套、支撑台柱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相关技术中各电机转子隔磁板、转子轴、转子铁芯等零部件单独存放单独安装,影响线边存放面积,造成相关生产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341393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115163.1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包括台架底座,台架底座上设有测试位,测试位的下方设有线体辊道,台架底座上设有将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夹紧的左墙板和右墙板,台架底座上还设有测功机,测功机均通过快速对接伺服系统左右移动,输出轴上均设有扭矩传感器,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放置在托盘上,线体辊道下方设有将所述其顶起的顶升机构,托盘上设有托盘接口组,托盘的一侧设有托盘接插件组,右墙板上设有台架接插件组。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免去了人工接线,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返修,测试效率高且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341394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115177.3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4 , G01R31/00 , G01L3/24 , G01M13/025 , G01M13/028 , G01B2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驱动总成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兼容减速器测试的电驱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包括台架底座,台架底座上设有测试位,测试位下方设置有总成托盘,台架底座上还设有两个载测功机,测试位的一侧设有固定电驱动总成的台架支撑板,还包括安装在减速器上的陪测动力电机,陪测动力电机与减速器组合成待检测总成,待检测总成可以固定在台架支撑板上,待检测总成检测时,两个载测功机均通过导轨快速对接装置与测试位上的待检测总成对接。本实用新型兼容减速器测试的电驱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兼容性强,可以用来进行减速器的下线测试,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