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24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498801.9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0 , H01M4/583 , H01M4/136 , H01M10/054 , C01B32/05 , C01G9/0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钾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钾离子电池用空心碳@硫化锌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使用单宁酸甲醇溶液对ZIF‑8纳米颗粒进行选择性刻蚀,得到核壳‑沸石咪唑框架@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然后采用硫代乙酰胺硫化得到中空‑单宁酸@硫化锌纳米颗粒,最后在惰性气氛下经热处理得到空心碳@硫化锌负极材料,进而应用于钾离子电池中,能够有效提升钾离子电池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且该材料制备方法不需要添加模板,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以精确调控壳层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9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33960.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C291/08 , C01G45/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芳香硝基化合物为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的方法,步骤包括:在金属硫族超四面体团簇分散液中加入芳香硝基化合物和还原剂,在光照和氮气氛围下搅拌进行光催化还原反应;所述金属硫族超四面体团簇分散液由金属硫族超四面体团簇在溶剂中分散获得;所述金属硫族超四面体团簇为[Cd1Cu3In16S35]17‑、[Cd2Cu2In16S35]16‑、[Cd3Cu1In16S35]15‑、[Mn1Cu3In16S35]17‑、[Mn2Cu2In16S35]16‑或[Mn3Cu1In16S35]15‑。本发明实现了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为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72224.9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金属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配体和四氢噻吩氯化金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三乙胺,搅拌均匀加入正己烷进行沉淀,沉淀产物即为前驱体Au3;(2)将前驱体Au3和六氟磷酸银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前驱体Au3溶液和六氟磷酸银溶液,然后将六氟磷酸银溶液滴加到前驱体Au3溶液中,得到的沉淀即为所述金属凝胶。本发明的金属凝胶具有制备简单、低分子量、无长链结构、分子结构精确等特点,是一种仅依靠金属‑金属键作用及氢键构筑的金属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1587297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16912.7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01/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三核亚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多重刺激响应发光材料领域,先合成得到配体HL,再通过溶剂热法将配体HL与氢氧化铜反应得到环状三核亚铜配合物,合成方法简单方便,并且相比之前使用的贵金属如铂、金等配合物,该材料使用的金属铜源为氢氧化铜,廉价易得,并且不用经过繁复的后修饰过程就可得产率较高的材料,利用材料对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不同的刺激响应行为可以制作成一个简单的微型可擦写数据存储矩阵,将样品研磨后再书写防伪信息于薄纸片上,可制作成简单方便的防伪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92150.9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F15/00 , C07F1/08 , C09K11/02 , C09K11/06 , C09K11/87 , B82Y20/00 , B82Y30/00 , C30B29/54 , C30B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铂多核团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金属团簇技术领域,其分子式为[Cu4Pt2(X)4Y4]Z2;其中,X为阴离子配体;Y为中性配体;Z为一价阴离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u(CH3CN)4Z、K2PtCl4、X及Y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得到溶液A,然后向溶液A中加入还原剂溶液进行还原反应,将还原反应产物经重结晶,得到铜‑铂多核团簇。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铜‑铂多核团簇在近红外区光致发光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设计利用具有不同配位环境的配体,可以选择性地配位不同金属,再经一锅法还原合成异金属团簇,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8729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016912.7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01/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三核亚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多重刺激响应发光材料领域,先合成得到配体HL,再通过溶剂热法将配体HL与氢氧化铜反应得到环状三核亚铜配合物,合成方法简单方便,并且相比之前使用的贵金属如铂、金等配合物,该材料使用的金属铜源为氢氧化铜,廉价易得,并且不用经过繁复的后修饰过程就可得产率较高的材料,利用材料对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不同的刺激响应行为可以制作成一个简单的微型可擦写数据存储矩阵,将样品研磨后再书写防伪信息于薄纸片上,可制作成简单方便的防伪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1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09112.7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S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微纳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纳机器人技术领域;所述微纳机器人为核壳硅纳米线结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光刻工艺在硅片上制备光刻胶的点阵,之后利用湿法刻蚀工艺制备硅纳米线阵列,采用热氧化法在所得硅纳米线阵列表面得到绝缘层,然后在所述绝缘层上蒸镀磁性金属层,并利用热氧化法部分氧化所述磁性金属层得到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层;本发明提供的微纳机器人在保证可见光驱动效率的前提下,也能有效利用外部磁场实现对微纳机器人方向的有效控制,为靶向药物输送、微区物体运输以及光神经调节等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7776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788318.6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效分离混合气体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化学式为(C16H10CoN4O4)·3H2O,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晶胞参数为:α=90°,β=95.81°,γ=90°。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孔径约为由于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特定孔道结构的动态筛分作用,可从任意比例的丙烯和丙烷混合物中分离出高纯丙烯,同时也能从乙炔和乙烯混合物中分离高纯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86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806416.2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F283/00 , C08F220/06 , C08F230/02 , C08F220/38 , C08G83/00 , C08L51/08 , C08K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碳酸钙复合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通过对金属有机框架晶体颗粒表面进行高分子修饰,然后将其加入到氯化钙水溶液中,利用氨扩散法合成碳酸钙晶体,即可得到上述金属有机框架‑碳酸钙复合晶体材料。该复合晶体材料中,金属有机框架颗粒可以均匀地内嵌于无机碳酸钙晶体之中,大大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和碱稳定性,在催化、油墨、涂料、质子传导以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14781.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四氟乙烯包裹MOFs材料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聚四氟乙烯包裹MOFs材料而成。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四氟乙烯乳液滴入在超声状态下的MOFs材料悬浮液中,再置于液氮中冷冻,解冻后去除水分,再干燥,得到基于聚四氟乙烯包裹MOFs材料的复合材料。还包括将复合材料置于惰性气氛下进行退火处理以除去复合材料中的水分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本发明首次将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与ZIF‑8结合得到PTFE/ZIF‑8‑370复合材料,其具有水稳定性,耐高压,催化反应下损耗较少等优异性能,这为不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提供了新的砌块,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