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8727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610188958.7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
IPC: A61K31/11 , A61K31/192 , A61K36/232 , A61P31/04 , A61P3/10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酚酸类化合物抗耐药菌,特别是抗糖尿病足耐药菌感染的用途,实验结果显示了本发明酚酸类物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具有与阳性药物类似甚至更好的抑制效果,从而发挥其抑制抗铜绿假单胞菌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并可明显缩短糖尿病足耐药菌感染溃疡伤口的愈合时间,不仅可用于耐药菌感染,特别是糖尿病足耐药菌感染的治疗,还有助于避免抗生素耐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0841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55340.7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孙平华 , 王鹏程 , 黄小玲 , 苏柯予 , 汪漩 , 秦旖旎 , 向梦华 , 刘元园 , 黎盛荣 , 邱漫娜 , 王晶 , 林静 , 彭丽洁 , 李沙 , 叶开和 , 周海波 , 张婷婷 , 马志国
IPC: C07D277/68 , C07D277/56 , C07D417/12 , C07C311/51 , C07C303/38 , A61K31/428 , A61K31/426 , A61K31/4439 , A61K31/635 , A61K31/63 , A61K31/18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的噻唑甲酰胺类化合物,其中R1、R2、Z、X1、X2、X3、n和m具有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意义。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主要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预防或治疗与α-葡萄糖苷酶相关的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本发明进一步涉及这类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827636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073132.5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307/60 , A61P31/04 , A61P3/10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溴代呋喃酮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溴代呋喃酮酯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足耐药菌感染药物的应用,所述的溴代呋喃酮酯类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的溴代呋喃酮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式I所示的化合物I加入低温的溶剂中,搅拌,缓慢滴加溴素,然后升温回流反应,停止反应,冷却,待固体析出后抽滤,用还原性溶液和水洗涤滤饼,纯化,得到式II所示的化合物II;(2)将化合物II加入溶剂中,依次加入化合物III,脱水剂,催化剂,通入氮气,室温搅拌反应,后处理及纯化,得到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IV。
-
公开(公告)号:CN10572659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610264435.6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23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当归提取物的一种新的用途,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当归提取物及其有机溶剂萃取流份和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部分可以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更突出的是本发明的当归提取物及其有机溶剂萃取流份和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部分对于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同样显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提供了一种非抗生素类的抗耐药菌药物,并有助于避免抗生素耐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6983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64390.2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047 , A61P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炔类化合物抗铜绿假单胞菌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用途,实验结果显示了本发明聚炔类物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具有与阳性药物类似的抑制效果,从而发挥其抑制抗铜绿假单胞菌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有助于避免抗生素耐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2659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64435.6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23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当归提取物的一种新的用途,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当归提取物及其有机溶剂萃取流份和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部分可以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更突出的是本发明的当归提取物及其有机溶剂萃取流份和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部分对于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同样显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提供了一种非抗生素类的抗耐药菌药物,并有助于避免抗生素耐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2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028975.X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C311/16 , C07C311/29 , C07C311/37 , C07C233/65 , C07D209/08 , C07D209/48 , C07D239/88 , C07D263/22 , C07D277/62 , C07F9/24 , C07F9/6571 , A61P35/00 , A61P35/02 , A61K31/18 , A61K31/517 , A61K31/216 , A61K31/166 , A61K31/4035 , A61K31/404 , A61K31/421 , A61K31/428 , A61K31/665 , A61K31/6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Ⅰ)所示结构的炔酰胺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其立体异构体,及其应用。具体提供了所述炔酰胺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其立体异构体在选择性修饰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氨基酸为天冬氨酸、谷氨酸和/或半胱氨酸。还提供了所述的炔酰胺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其立体异构体在制备激酶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激酶为EGFR、ALDH1、GAPDH、MEK2、ECH1、GAPDH和/或ALDH1。还提供了所述的炔酰胺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其立体异构体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60841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055340.7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孙平华 , 王鹏程 , 黄小玲 , 苏柯予 , 汪漩 , 秦旖旎 , 向梦华 , 刘元园 , 黎盛荣 , 邱漫娜 , 王晶 , 林静 , 彭丽洁 , 李沙 , 叶开和 , 周海波 , 张婷婷 , 马志国
IPC: C07D277/68 , C07D277/56 , C07D417/12 , C07C311/51 , C07C303/38 , A61K31/428 , A61K31/426 , A61K31/4439 , A61K31/635 , A61K31/63 , A61K31/18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的噻唑甲酰胺类化合物,其中R1、R2、Z、X1、X2、X3、n和m具有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意义。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主要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预防或治疗与α‑葡萄糖苷酶相关的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本发明进一步涉及这类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827636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73132.5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307/60 , A61P31/04 , A61P3/10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溴代呋喃酮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溴代呋喃酮酯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足耐药菌感染药物的应用,所述的溴代呋喃酮酯类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的溴代呋喃酮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式I所示的化合物I加入低温的溶剂中,搅拌,缓慢滴加溴素,然后升温回流反应,停止反应,冷却,待固体析出后抽滤,用还原性溶液和水洗涤滤饼,纯化,得到式II所示的化合物II;(2)将化合物II加入溶剂中,依次加入化合物III,脱水剂,催化剂,通入氮气,室温搅拌反应,后处理及纯化,得到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IV。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3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2521.4
申请日:2024-08-15
IPC: C07D401/04 , C07D409/14 , C07D417/14 , C07D405/14 , C07D401/14 , C07D413/14 , A61K31/513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式(Ⅰ)的尿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细菌毒力因子lasB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尿嘧啶类化合物经体外药效验证,所得化合物大都具有优秀的lasB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抗毒力剂,具有开发为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力。#imgabs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