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53049C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410089617.1
申请日:2004-10-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024 , F02M35/04 , F02M35/16 , B62J39/00 , B60K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46/2411 , B01D46/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装置,该装置可以不使积存在元件和空气导向部件之间的粉尘·灰尘等落入清洁侧地更换元件,并且可以顺畅地吸入空气。空气过滤装置(30),是由下述部分构成的结构体:圆筒状的元件(31);空气导向部件(36),该部件由导向筒(34)和设在导向筒(34)上的凸缘部(35、35)构成;收纳这些元件(31)和空气导向部件(36)的过滤箱(37);以及设置在该过滤箱(37)的下部且在空气导向部件(36)下方的空气导入通道部(38)。空气导向部件(36)与元件(31)结合为一体,并且导向筒的入口(39)和空气导入通道部(38)的倾斜部(41),是向相同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
公开(公告)号:CN100500467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10162563.6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对于两轮摩托车,缓和由于节气门的开闭引起的导管内的负压变化,同时,缓和导管的管共振。其解决方案为:在车身架(6)上贯穿设置空气通路(26),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导管(71),所述导管(71)将从车身架(6)前方的外部空气导入口(7a)导入的外部空气引导到空气通路(26)内。在导管(71)上具有开口部(71c),并具有与所述导管(71)连通的中空部(74a),中空部(74a)设置于仪表支柱(74)的中空部。在节气门急速打开时等情况下,通过暂时补充中空部(74a)的空气,可以缓和由于节气门的开闭引起的导管(71)内的负压变化。在导管(71)的上方形成共振室(84),经由连通管(80)与导管(71)内的空间连通。藉此,可以缓和导管(71)的管共振。
-
公开(公告)号:CN100434336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10059777.0
申请日:2006-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55 , F02M35/02 , F02M35/10013 , F02M35/108 , F02M35/162 , F02M69/043 , F02M69/044
Abstract: 通过简单的构成,对贯通车身车架的头管附近,并且在前整流罩前端部开口的进气管道的进气通路进行转换。本发明的进气管道构造,在发动机低速运转时,进气阀门(81)在关闭从上述进气口(83)开始的主进气通路(MR)的同时,打开从下部进气口(86)开始的副进气通路(SR),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进气阀门(81)在打开主进气通路(MR)的同时,关闭副进气通路(SR),下部进气口(86)在头管(6)前方,在前整流罩(46)内侧,向斜下后方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614220A
公开(公告)日:2005-05-11
申请号:CN200410089617.1
申请日:2004-10-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024 , F02M35/04 , F02M35/16 , B62J39/00 , B60K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46/2411 , B01D46/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装置,该装置可以不使积存在元件和空气导向部件之间的粉尘·灰尘等落入清洁侧地更换元件,并且可以顺畅地吸入空气。空气过滤装置(30),是由下述部分构成的结构体:圆筒状的元件(31);空气导向部件(36),该部件由导向筒(34)和设在导向筒(34)上的凸缘部(35、35)构成;收纳这些元件(31)和空气导向部件(36)的过滤箱(37);以及设置在该过滤箱(37)的下部且在空气导向部件(36)下方的空气导入通道部(38)。空气导向部件(36)与元件(31)结合为一体,并且导向筒的入口(39)和空气导入通道部(38)的倾斜部(41),是向相同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
公开(公告)号:CN1990335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610162563.6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对于两轮摩托车,缓和由于节气门的开闭引起的导管内的负压变化,同时,缓和导管的管共振。其解决方案为:在车身架(6)上贯穿设置空气通路(26),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导管(71),所述导管(71)将从车身架(6)前方的外部空气导入口(7a)导入的外部空气引导到空气通路(26)内。在导管(71)上具有开口部(71c),并具有与所述导管(71)连通的中空部(74a),中空部(74a)设置于仪表支柱(74)的中空部。在节气门急速打开时等情况下,通过暂时补充中空部(74a)的空气,可以缓和由于节气门的开闭引起的导管(71)内的负压变化。在导管(71)的上方形成共振室(84),经由连通管(80)与导管(71)内的空间连通。藉此,可以缓和导管(71)的管共振。
-
公开(公告)号:CN1314888C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410008000.2
申请日:2004-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9/08 , F02M35/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16 , F02B27/0278 , F02D9/02 , F02M35/10013 , F02M35/10026 , F02M35/10032 , F02M35/10098 , F02M35/10255 , F02M35/162 , F02M35/168 , Y02T10/146
Abstract: 在发动机的进气道中,形成沿前轮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进气通道和布置在该第一进气通道一侧的第二进气通道,从而第一进气通道的流通面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流通面。第一进气控制阀在发动机低速转动时关闭第一进气通道,而在发动机高速转动时打开第一进气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534178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200410008000.2
申请日:2004-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9/08 , F02M35/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16 , F02B27/0278 , F02D9/02 , F02M35/10013 , F02M35/10026 , F02M35/10032 , F02M35/10098 , F02M35/10255 , F02M35/162 , F02M35/168 , Y02T10/146
Abstract: 在发动机的进气道中,形成沿前轮的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进气通道和布置在该第一进气通道一侧的第二进气通道,从而第一进气通道的流通面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流通面。进气控制阀在发动机低速转动时关闭第一进气通道,而在发动机高速转动时打开第一进气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840416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59777.0
申请日:2006-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55 , F02M35/02 , F02M35/10013 , F02M35/108 , F02M35/162 , F02M69/043 , F02M69/044
Abstract: 通过简单的构成,对贯通车身车架的头管附近,并且在前整流罩前端部开口的进气管道的进气通路进行转换。本发明的进气管道构造,在发动机低速运转时,进气阀门(81)在关闭从上述进气口(83)开始的主进气通路(MR)的同时,打开从下部进气口(86)开始的副进气通路(SR),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进气阀门(81)在打开主进气通路(MR)的同时,关闭副进气通路(SR),下部进气口(86)在头管(6)前方,在前整流罩(46)内侧,向斜下后方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123692C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0126455.9
申请日:2000-09-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013 , F02B27/006 , F02B27/0215 , F02B27/0273 , F02B27/06 , F02B61/02 , F02B75/20 , F02B2075/1816 , F02D9/04 , F02M35/02 , F02M35/10019 , F02M35/10039 , F02M35/10216 , F02M35/10255 , F02M35/16 , F02M35/162 , Y02T10/146
Abstract: 在安装于发动机E进气系统In的空气滤清器17内形成相互并列设置的小断面积通路33a和大断面积通路33b,并设置开闭该大断面积通路33b的进气控制阀35,在该进气控制阀35连接促动器71,该促动器71在发动机E的低回转区域关闭该进气控制阀35并在高回转区域将其打开。这样,可确保发动机的低速输出性能,同时确实减少高速回转区域的进气阻力,提高高速输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87223A
公开(公告)日:2001-03-14
申请号:CN00126455.9
申请日:2000-09-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013 , F02B27/006 , F02B27/0215 , F02B27/0273 , F02B27/06 , F02B61/02 , F02B75/20 , F02B2075/1816 , F02D9/04 , F02M35/02 , F02M35/10019 , F02M35/10039 , F02M35/10216 , F02M35/10255 , F02M35/16 , F02M35/162 , Y02T10/146
Abstract: 在安装于发动机E进气系统In的空气滤清器17内形成相互并列设置的小断面积通路33a和大断面积通路33b,并设置开闭该大断面积通路33b的进气控制阀35,在该进气控制阀35连接促动器71,该促动器71在发动机E的低回转区域关闭该进气控制阀35并在高回转区域将其打开。这样,可确保发动机的低速输出性能,同时确实减少高速回转区域的进气阻力,提高高速输出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