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90335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610162563.6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对于两轮摩托车,缓和由于节气门的开闭引起的导管内的负压变化,同时,缓和导管的管共振。其解决方案为:在车身架(6)上贯穿设置空气通路(26),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导管(71),所述导管(71)将从车身架(6)前方的外部空气导入口(7a)导入的外部空气引导到空气通路(26)内。在导管(71)上具有开口部(71c),并具有与所述导管(71)连通的中空部(74a),中空部(74a)设置于仪表支柱(74)的中空部。在节气门急速打开时等情况下,通过暂时补充中空部(74a)的空气,可以缓和由于节气门的开闭引起的导管(71)内的负压变化。在导管(71)的上方形成共振室(84),经由连通管(80)与导管(71)内的空间连通。藉此,可以缓和导管(71)的管共振。
-
公开(公告)号:CN1493799A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3154583.1
申请日:2003-08-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7/0848 , F16H2007/0812 , F16H2007/0859 , F16H2007/0872
Abstract: 一种链拉紧装置,其在提高拉紧挺杆的吸收振动功能的同时减轻拉紧挺杆的负荷。其具有:拉紧臂(16),其可自由摇动地被轴支承在固定构造体(Ea)上,并与连接驱动链轮(11)和被动链轮(12)的环形传动链(14)的松驰一侧的外侧面可滑动地抵接;拉紧挺杆(18),其被支承在固定构造体(Ea)上,将拉紧臂(16)向传动链(14)一侧靠压,在拉紧臂(16)和拉紧挺杆(18)之间安装控制臂(17),其可自由摇动地被轴支承在固定构造体(Ea)上,将拉紧挺杆(18)的靠压力传送到拉紧臂(16)。
-
公开(公告)号:CN100500467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10162563.6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对于两轮摩托车,缓和由于节气门的开闭引起的导管内的负压变化,同时,缓和导管的管共振。其解决方案为:在车身架(6)上贯穿设置空气通路(26),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导管(71),所述导管(71)将从车身架(6)前方的外部空气导入口(7a)导入的外部空气引导到空气通路(26)内。在导管(71)上具有开口部(71c),并具有与所述导管(71)连通的中空部(74a),中空部(74a)设置于仪表支柱(74)的中空部。在节气门急速打开时等情况下,通过暂时补充中空部(74a)的空气,可以缓和由于节气门的开闭引起的导管(71)内的负压变化。在导管(71)的上方形成共振室(84),经由连通管(80)与导管(71)内的空间连通。藉此,可以缓和导管(71)的管共振。
-
公开(公告)号:CN1309975C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03154583.1
申请日:2003-08-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7/0848 , F16H2007/0812 , F16H2007/0859 , F16H2007/0872
Abstract: 一种链拉紧装置,其在提高拉紧挺杆的吸收振动功能的同时减轻拉紧挺杆的负荷。其具有:拉紧臂(16),其可自由摇动地被轴支承在固定构造体(Ea)上,并与连接驱动链轮(11)和被动链轮(12)的环形传动链(14)的松弛一侧的外侧面可滑动地抵接;拉紧挺杆(18),其被支承在固定构造体(Ea)上,将拉紧臂(16)向传动链(14)一侧靠压,在拉紧臂(16)和拉紧挺杆(18)之间安装控制臂(17),其可自由摇动地被轴支承在固定构造体(Ea)上,将拉紧挺杆(18)的靠压力传送到拉紧臂(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