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底板构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2560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0374975.9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底板构造,能够提高经由前侧车架传递的负荷的传递效率。前侧车架(14)具有从位于靠车辆后方的位置的分支点P分支出的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前座椅支承横梁(18)具有上构件(38)和下构件(32),外车架(26)固定于下纵梁(16),内车架(28)固定于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下构件(32),下构件(32)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减小,上构件(38)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增大。

    车身前部构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4477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89251.9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输入了载荷时通过使下隔板构件容易压溃来提高对行人的保护的车辆前部构造。车辆前部构造具备: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2),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左右一对的上构件(14),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前隔板(18),其分别安装在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2)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左右一对的连结部件(16),其设置在各上构件(14)与前隔板(18)之间,前隔板(18)具有配置在下方的下隔板构件(38),下隔板构件(38)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连结部件(16)相比位于车辆前方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脆弱部(44)。

    车身底板构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256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74975.9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底板构造,能够提高经由前侧车架传递的负荷的传递效率。前侧车架(14)具有从位于靠车辆后方的位置的分支点P分支出的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前座椅支承横梁(18)具有上构件(38)和下构件(32),外车架(26)固定于下纵梁(16),内车架(28)固定于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下构件(32),下构件(32)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减小,上构件(38)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增大。

    车身前部构造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4477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0489251.9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输入了载荷时通过使下隔板构件容易压溃来提高对行人的保护的车辆前部构造。车辆前部构造具备: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2),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左右一对的上构件(14),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前隔板(18),其分别安装在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2)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左右一对的连结部件(16),其设置在各上构件(14)与前隔板(18)之间,前隔板(18)具有配置在下方的下隔板构件(38),下隔板构件(38)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连结部件(16)相比位于车辆前方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脆弱部(44)。

    车身前部构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7413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499915.X

    申请日:2018-05-23

    Inventor: 中野政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在输入了载荷时,增大前副车架的向下方的位移量。该车身前部构造具备: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两侧;和副车架,其借助后侧固定部(22b)固定于前侧车架(14)的车辆后方,后侧固定部(22b)具有强度高的高强度部(56)和强度比高强度部(56)低的低强度部(58),在从车辆前方输入了载荷时,副车架从高强度部(56)侧向低强度部(58)侧位移,前侧车架(14)具有侧车架加强部件(加强部)(46),侧车架加强部件(46)沿副车架进行位移的方向配置。

    车身前部构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7413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499915.X

    申请日:2018-05-23

    Inventor: 中野政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在输入了载荷时,增大前副车架的向下方的位移量。该车身前部构造具备: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两侧;和副车架,其借助后侧固定部(22b)固定于前侧车架(14)的车辆后方,后侧固定部(22b)具有强度高的高强度部(56)和强度比高强度部(56)低的低强度部(58),在从车辆前方输入了载荷时,副车架从高强度部(56)侧向低强度部(58)侧位移,前侧车架(14)具有侧车架加强部件(加强部)(46),侧车架加强部件(46)沿副车架进行位移的方向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