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07375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10421154.9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能够进行冷却空气相对于电池箱的供给及排出的同时,使电池箱向车身的布局容易的电动车辆用电池组。以沿车宽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将冷却空气吸入到在电池箱(24)的内部形成的冷却通路中的冷却空气吸入构件(48)、从所述冷却通路排出冷却空气的冷却空气排出构件(49),因此能够使上述构件紧凑地集中,并且不易与车身的底板或横梁发生干涉,从而使电池组向车身的布局容易。而且,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配置的冷却空气吸入构件的车宽方向两侧分别配置冷却空气排出构件,因此冷却空气排出构件位于溅起尘埃或水的车轮与冷却空气吸入构件之间,从而能够不易将尘埃或水与冷却空气一起吸入到冷却空气吸入构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917390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80055391.6
申请日:2012-1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016 , B60K1/04 , B60K11/06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38 , H01M10/613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用蓄电池组,其将向形成于蓄电池壳体(24)的内部的冷却通路吸入冷却空气的吸入管道(48)的冷却空气吸入口(48a)配置在车室(25)的下方的蓄电池壳体(24)及车室(25)之间,故将冷却空气吸入口(48a)配置于较高的位置处,且由蓄电池壳体(24)及车室(25)来覆盖,由此能够使因车轮从下方带起的尘埃、水或者从上方落下的尘埃、水难以从冷却空气吸入口(48a)被吸入到蓄电池壳体(24)。并且,使吸入管道(48)的冷却空气吸入口(48a)朝向车身前方开口,使排出管道(49)的冷却空气排出口(49a)朝向车身后方开口,故能够防止基于冷却空气的再循环的蓄电池(42)的冷却效率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107382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10411067.5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尘埃或水向配置在车室的外部的电池箱侵入,并使冷却风扇的噪音及振动不易传递给车室的电动车辆用电池组。由于将冷却空气吸入到电池箱(24)的内部的吸入管道(48)和从电池箱的内部排出冷却空气的排出管道(49)配置在电池箱与车室之间,因此电池箱介于路面与吸入管道及排出管道之间,从而能够使从路面或车轮溅起的尘埃或水不易从吸入管道及排出管道侵入。而且,由于将排出管道的排出通路配置在冷却风扇与车室之间,因此不仅能够通过排出通路遮挡冷却风扇所产生的噪音及振动而使其不易传递到车室,而且即使在水从停止的冷却风扇进入的情况下,由于排出通路位于冷却风扇的上方,所以也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水向电池箱侵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