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06287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26314.6

    申请日:2007-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的定子结构,沿定子(19)的内周部配置的中性点集电环(41)交替具有大径部(41a)、第一过渡部(41c)、小径部(41b)和第二过渡部(41d),从线圈(31)引出的绕组(34)的端部34a位于在径向上延伸而邻接的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41c、41d)之间,结线端子(42)的一端与绕组(34)的端部(34a)结线,并且另一端与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41c、41d)结线。通过采用中性点集电环(41)能够不使线圈(31)的绕组(34)的端部(34a)弯曲成U字形而形成中性点,特别是在绕组(34)采用难以弯曲加工的平角线的情况下能降低加工成本。

    电动车辆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7905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0252887.3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提供能够适当地检测热失控的发生,能够抑制蓄电池封装体的大型化的蓄电池封装体及电动车辆。蓄电池封装体具备:第一蓄电池壳体(10A),其在第一壳体罩(13)具有右贯通孔(13a)及左贯通孔(13b);以及第二蓄电池壳体(20A),其在第一蓄电池壳体的上方与第一蓄电池壳体重叠配置,且在底板(23)具有右贯通孔(23a)及左贯通孔(23b)。蓄电池封装体具备:由右贯通孔构成的第一连通口(51)及由左贯通孔构成的第二连通口(52);排气阀(53),其仅设置于第一蓄电池壳体及第二蓄电池壳体中的任一方,并在蓄电池封装体的内压高于规定值时开阀;以及温度传感器(55),其设置在与排气阀连接的气体流通路径上。

    蓄电池封装体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47905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252887.3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提供能够适当地检测热失控的发生,能够抑制蓄电池封装体的大型化的蓄电池封装体及电动车辆。蓄电池封装体具备:第一蓄电池壳体(10A),其在第一壳体罩(13)具有右贯通孔(13a)及左贯通孔(13b);以及第二蓄电池壳体(20A),其在第一蓄电池壳体的上方与第一蓄电池壳体重叠配置,且在底板(23)具有右贯通孔(23a)及左贯通孔(23b)。蓄电池封装体具备:由右贯通孔构成的第一连通口(51)及由左贯通孔构成的第二连通口(52);排气阀(53),其仅设置于第一蓄电池壳体及第二蓄电池壳体中的任一方,并在蓄电池封装体的内压高于规定值时开阀;以及温度传感器(55),其设置在与排气阀连接的气体流通路径上。

    蓄电池单元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7036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977501.X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在蓄电池模块的下方配置的辅机的散热,且能够抑制单元内的热量的停滞的蓄电池单元。蓄电池单元具备具有多个蓄电池的蓄电池模块(11)、将蓄电池模块(11)相对于车辆的骨架构件进行保持的蓄电池框架(14),且该蓄电池单元配置于在车辆的行李箱的下方形成的下方空间中。蓄电池框架(14)具有在蓄电池模块(11)的上方配置的框架组装体(20)、在蓄电池模块(11)的下方配置的下侧刚体(30)、及将框架组装体(20)和下侧刚体(30)连结的连结构件(40)。下侧刚体(30)为金属制,在下侧刚体(30)的下表面侧设有DC‑DC转换器(12)。

    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94954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910209213.4

    申请日:2007-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的定子结构,沿定子(19)的内周部配置的中性点集电环(41)交替具有大径部(41a)、第一过渡部(41c)、小径部(41b)和第二过渡部(41d),从线圈(31)引出的绕组(34)的端部34a位于在径向上延伸而邻接的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41c、41d)之间,结线端子(42)的一端与绕组(34)的端部(34a)结线,并且另一端与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41c、41d)结线。通过采用中性点集电环(41)能够不使线圈(31)的绕组(34)的端部(34a)弯曲成U字形而形成中性点,特别是在绕组(34)采用难以弯曲加工的平角线的情况下能降低加工成本。

    蓄电池封装体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6365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0195019.6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两个蓄电池壳体时,也能够抑制上下方向上的大型化的蓄电池封装体。蓄电池封装体(1)具备:第一蓄电池模块(11);第一蓄电池壳体(10A),其收容第一蓄电池模块(11);第二蓄电池模块(21);以及第二蓄电池壳体(20A),其在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的上方重叠配置,且收容第二蓄电池模块(21)。第二蓄电池模块(21)固定到紧固连结部(60),该紧固连结部(60)在第二蓄电池壳体(20A)的底座板(23)上形成且向下方鼓出,第一蓄电池壳体(10A)的第一壳体罩(13)中,在从上方观察时与紧固连结部(60)重叠的位置,设置有收容紧固连结部(60)的孔部(132)。

    蓄电池单元及蓄电池框架

    公开(公告)号:CN10585704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1001111.5

    申请日:2015-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B60K2001/0405 H01M2/1005 H01M2/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配置在车辆的行李箱下也能够防止车辆后方碰撞时的蓄电池的损伤的蓄电池单元及蓄电池框架。蓄电池单元(100)具备:具有多个蓄电池(11a)的蓄电池模块(11);以及将该蓄电池模块相对于车辆(1)的骨架构件悬吊保持的蓄电池框架(14),蓄电池单元(100)以蓄电池模块的长度方向沿着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于行李箱(3)的下方空间(5)。蓄电池框架(14)具备框架组装体(20),其具有沿该长度方向延伸的前部框架构件(21)及后部框架构件(22)、将该前部框架构件及该后部框架构件连结的多个连结刚体(23)。在蓄电池模块(11)的后方设有将车辆后方碰撞时的冲击向框架组装体(20)传递的后部保护构件(5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