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4137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087697.0
申请日:2004-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2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减震器,其使用廉价且结构简单的筒型减震器,在切换手柄时产生随着其切换角而逐渐增加的衰减力,在使手柄返回时不产生衰减力,并具有期望衰减特性的转向减震装置。在使转向杆(5)转动自如地支撑的头管(6h)和前叉(2)的叉桥(4)之间配置筒型减震器(10),使得当手柄在中间位置时为最短,该筒型减震器(10)与头管(6h)和叉桥(4)分别通过球面接头(13,14)连接。筒型减震器(10)形成为在进行伸长时产生衰减力,把手柄切换到右侧或左侧的任何一侧,筒型减震器(10)伸长,产生衰减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94207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010343226.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辐轮,能够确保必要的刚性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该辐轮具有轮辋(12)、轮毂(13)以及将轮辋(12)与轮毂(13)连接的多个辐条(14),辐条(14)的端部(14a)与设置于轮辋(12)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部(28)上的连接部(22)连接,其中,轮辋(12)具有从连接部(22)向宽度方向外侧隆起的隆起部(30)。
-
公开(公告)号:CN107878658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0906542.9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后轮制动装置。在具有与后轮(WR)一体旋转的制动盘(36)、以及支承于将后轮(WR)旋转自如地轴支承的摇臂(20)并对制动盘(36)进行制动的常用制动钳(50)及驻车制动钳(以下为P制动钳)(90)的车辆的后轮制动装置中,将常用制动钳(50)及P制动钳(90)固定在支承于摇臂(20)的支板部件(40)。将常用制动钳(50)及P制动钳(90)的一部分配设在比后轮(WR)的车轴(37)靠车体前方且靠车体上方的位置。将第一凸台孔(54)和第三凸台孔(93)配设在通过车轴37的中心点(O)的直线L上,所述第一凸台孔(54)将常用制动钳(50)固定于支板部件(40),所述第三凸台孔(93)将P制动钳(90)固定于支板部件(40)。
-
公开(公告)号:CN107878658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906542.9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后轮制动装置。在具有与后轮(WR)一体旋转的制动盘(36)、以及支承于将后轮(WR)旋转自如地轴支承的摇臂(20)并对制动盘(36)进行制动的常用制动钳(50)及驻车制动钳(以下为P制动钳)(90)的车辆的后轮制动装置中,将常用制动钳(50)及P制动钳(90)固定在支承于摇臂(20)的支板部件(40)。将常用制动钳(50)及P制动钳(90)的一部分配设在比后轮(WR)的车轴(37)靠车体前方且靠车体上方的位置。将第一凸台孔(54)和第三凸台孔(93)配设在通过车轴37的中心点(O)的直线L上,所述第一凸台孔(54)将常用制动钳(50)固定于支板部件(40),所述第三凸台孔(93)将P制动钳(90)固定于支板部件(40)。
-
公开(公告)号:CN10189099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010182854.8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转向装置,其可以减少零件个数。在连接螺栓(45)的头部(46)和螺纹部(49)之间具有能和车把立管插入孔(24)嵌合的台阶部(47)。由于通过开合夹紧机构来拧紧车把立管(14)并对其进行稳固的支承,通过径向压缩力使车把立管直径缩小,此时可将台阶部拧紧,对拧紧连接螺栓施加防止其产生松动所需的那样大小的拧紧力。即,由于对需要较大拧紧力的车把立管进行稳固支承,对连接螺栓施加防止其产生松动所需的那样大小的拧紧力,所以无需使连接螺栓的台阶部的刚性高于其所需要的刚性。由于本发明不需要防止连接螺栓产生松动的螺母,所以能减少零件个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041376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87697.0
申请日:2004-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2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减震器,其使用廉价且结构简单的筒型减震器,在切换手柄时产生随着其切换角而逐渐增加的衰减力,在使手柄返回时不产生衰减力,并具有期望衰减特性的转向减震装置。在使转向杆(5)转动自如地支撑的头管(6h)和前叉(2)的叉桥(4)之间配置筒型减震器(10),使得当手柄在中间位置时为最短,该筒型减震器(10)与头管(6h)和叉桥(4)分别通过球面接头(13,14)连接。筒型减震器(10)形成为在进行伸长时产生衰减力,把手柄切换到右侧或左侧的任何一侧,筒型减震器(10)伸长,产生衰减力。
-
公开(公告)号:CN1590208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56359.7
申请日:2004-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减震器,其使用廉价且结构简单的筒型减震器,在切换手柄时产生随着其切换角而逐渐增加的衰减力,在使手柄返回时不产生衰减力,并具有期望衰减特性的转向减震装置。在使转向杆(5)转动自如地支撑的头管(6h)和前叉(2)的叉桥(4)之间配置筒型减震器(10),使得当手柄在中间位置时为最短,该筒型减震器(10)与头管(6h)和叉桥(4)分别通过球面接头(13,14)连接。筒型减震器(10)形成为在进行伸长时产生衰减力,把手柄切换到右侧或左侧的任何一侧,筒型减震器(10)伸长,产生衰减力。
-
公开(公告)号:CN1378944A
公开(公告)日:2002-11-13
申请号:CN02107826.2
申请日:2002-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乡和彦
IPC: B62K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2K25/286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后悬挂装置安装构造,其中,在设于动力机组16的枢轴31可摇动地安装摇臂32的一端,在该摇臂32的另一端安装后轮33,通过缸安装构件46在上述摇臂32安装后缓冲装置34的缸部41的侧面41a,将该后缓冲装置34的下端连接到动力机组16。这样,可减少将后缓冲装置安装到摇臂与车身侧之间的场合的、后缓冲装置的摇臂侧安装部与车身侧安装部的间隔,在后缓冲装置端部周围形成新的空间。因此,可增大与后缓冲装置端部邻接的部件的形状、尺寸、安装位置的自由度,另外,可在后缓冲装置端部周围配置别的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198776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65763.0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车宽方向的小型化的机动两轮车的车轮。在利用辐条(43)连结轮辋(41)和轮毂(42)的机动两轮车的车轮(40)中,在轮毂(42)的外周的侧端敞开有供辐条(43)的头部(43B)插入的凹部(42A),将头部(43B)卡定于该凹部(42A),并利用紧固于轮毂(42)的侧面(45)的制动盘(60)封闭凹部(42A)的敞开端,实现辐条(43)的防脱。
-
公开(公告)号:CN100569581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710087696.6
申请日:2004-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2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减震器,其使用廉价且结构简单的筒型减震器,在切换手柄时产生随着其切换角而逐渐增加的衰减力,在使手柄返回时不产生衰减力,并具有期望衰减特性的转向减震装置。在使转向杆(5)转动自如地支撑的头管(6h)和前叉(2)的叉桥(4)之间配置筒型减震器(10),使得当手柄在中间位置时为最短,该筒型减震器(10)与头管(6h)和叉桥(4)分别通过球面接头(13,14)连接。筒型减震器(10)形成为在进行伸长时产生衰减力,把手柄切换到右侧或左侧的任何一侧,筒型减震器(10)伸长,产生衰减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