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9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68567.7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体及面发光装置。导光体包括:导光板,构成为:来自光源的光,被导入到导光板中进行传输;凹部,设置在导光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光源设置在凹部的内侧;壁部,相较于导光板而朝向所述一侧突出,且在壁部的内侧设置所述凹部;第一反射部,设置在导光板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而对向于光源,第一反射部具有圆锥状的凹陷,以使来自光源的光的第一部分被反射到导光板的内部;以及第二反射部,设置在导光板的厚度方向的所述一侧而位于所述壁部上,以使来自光源的光的第二部分被反射到导光板的内部。本发明的导光体及面发光装置,能够提高入光效率且减少周期性不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8149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66346.9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容易调节透镜结构中的发光区域的大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车辆用灯体用透镜结构100具备发光部120和基部110。发光部120在Z方向上延伸,在Y+方向侧的端面具有发光面122,并且在Y‑方向的端面具有发光背面121。基部110将光引导至发光部120的Z+方向的端部。发光部120具备:导入反射面50,使来自基部110的光全反射为朝向Z‑方向的平行光;及,背侧反射面65,在发光背面121中沿着Z方向并列设置。各背侧反射面65的面垂直方向相对于Z方向倾斜,使来自导入反射面50的平行光向Y+方向全反射。发光面122使来自背侧反射面65的光射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719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0565073.5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1S43/20 , F21S43/30 , F21S43/31 , F21W103/00 , F21W103/20 , F21W103/45 , F21W10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充分地表现发光部的纵深感的灯体构造。本发明的灯体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有反射部(4)和使来自光源的光散射的内透镜(3),其中,该反射部(4)与所述内透镜(3)相比位于车内侧,并反射来自所述内透镜(3)的光,所述反射部(4)具有第一面(4a)和第二面(4b),其中,该第一面(4a)以与车内外方向相交叉的方式配置,该第二面(4b)以与上下方向相交叉的方式配置,并与所述第一面(4a)以成规定角度(θX)的方式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28217.5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Q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体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将多个功能以省空间的方式进行汇总。在长条状的框体的内侧具备导光棒(24)和在导光棒(24)的近前沿横向配置的光幕部,光幕部具有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爪状部(37)。
-
公开(公告)号:CN1181291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540295.2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1S41/25 , F21S41/30 , F21S41/24 , F21S43/235 , F21S43/20 , F21W107/10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在透镜结构内有效地利用空间,并且能够提高由透镜结构引导的光的区域的截面形状的设计自由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用于车辆用灯体的透镜结构,将朝向Z+方向的光Li的至少一部分向X方向的两侧引导,然后向Y+方向引导。第一反射面(31)使朝向Z+方向的光向X‑方向全反射。第二反射面(32)使朝向Z+方向的光Li向X+方向全反射。第一反射面(31)具备第一反射面主部(31a)和从第一反射面主部(31a)向X+方向突出的第一反射面子部(31b)。第二反射面(32)具备第二反射面主部(32a)和从第二反射面主部(32a)向X‑方向突出的第二反射面子部(32b)。第一反射面子部(31b)和第二反射面子部(32b)在沿Z方向观察的俯视下沿Y方向并列设置,并且在沿Y方向观察的俯视下相交。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2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15697.1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Q1/34 , B60Q1/32 , B60Q1/04 , F21S43/14 , F21S43/20 , F21W103/20 , F21W103/00 , F21W103/55 , F21W107/1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体装置,其能够利用1个光源使2个透镜发光,并且通过使各透镜的取向不同,能够提高目视确认性及设计性。在同一前照灯单元(11)内具备转向灯、示廓灯以及行车灯,具备:第一透镜(21),其交替地配置有转向灯用的第一光源(25)、和示廓灯以及行车灯用的第二光源(26);以及第二透镜(30),其配置在第一透镜(21)的下方,供来自第一光源(25)以及第二光源(26)的光入射,在第一透镜(21)的光的出光面设置有第一扩散部(27),并且在第二透镜(30)的光的出光面设置有第二扩散部(33)。
-
公开(公告)号:CN118129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540654.4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1S41/25 , F21S43/20 , F21W107/10 , F21W103/20 , F21W103/10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将朝向靠下的区域的配光有效地分配给靠正前方的区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用于车辆用灯体的透镜结构在照射方向Y+的端部具备发光面(67),从发光面(67)朝向照射方向Y+照射光。在发光面(67)上,上下非对称地设置有光学切割部(75),所述光学切割部(75)为向照射方向Y+鼓出的凸状且在上下方向中间部具有顶部(75c)。光学切割部(75)的从顶部(75c)到位于比顶部(75c)更靠上方Z+侧的规定部(75b)的部分是曲率比上下方向Z的周边部分(76,78)小的平坦部(77)。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2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15691.4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Q1/44 , F21S43/237 , F21S43/14 , F21W103/35 , F21W107/1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体装置,其光量的损失少,能够得到与车身的一体感。车辆用灯体装置具备配置于基台的中央的第一光源和配置于基台的两端的第二光源,该车辆用灯体装置具备:第一导光棒,其使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分支并向基台的两端的外侧引导;以及第二导光棒,其将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分别向基台的两端的外侧引导,在基台的两端的外侧,使第一导光棒和第二导光棒在光的出射方向上重叠,使所述第一导光棒与所述第二导光棒的光路汇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71980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565073.5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1S43/20 , F21S43/30 , F21S43/31 , F21W103/00 , F21W103/20 , F21W103/45 , F21W10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充分地表现发光部的纵深感的灯体构造。本发明的灯体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有反射部(4)和使来自光源的光散射的内透镜(3),其中,该反射部(4)与所述内透镜(3)相比位于车内侧,并反射来自所述内透镜(3)的光,所述反射部(4)具有第一面(4a)和第二面(4b),其中,该第一面(4a)以与车内外方向相交叉的方式配置,该第二面(4b)以与上下方向相交叉的方式配置,并与所述第一面(4a)以成规定角度(θX)的方式连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