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构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44551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10135421.7

    申请日:2010-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 B60N2/4235 B60N2/7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强体构造,能够确保刚性,并且能够在较宽的范围内承受载荷。加强体(21)的构造为具有与左右一对的座椅的内侧面相对的左右一对的侧壁(31、32)以及将这些侧壁(31、32)之间相互连结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加强部件(36),左右一对的侧壁(31、32)和加强部件(36)共同紧固在底板的通道部(45a)上。作用在加强体(21)上的载荷从一侧的侧壁(31)(或侧壁(32))经由加强部件(36)传递至另一侧的侧壁(32)(或侧壁(31)),因而,通过由左右的侧壁(31、32)和加强部件(36)构成的高刚性的加强体(21)来承受载荷。

    加强体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4455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35421.7

    申请日:2010-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 B60N2/4235 B60N2/7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强体构造,能够确保刚性,并且能够在较宽的范围内承受载荷。加强体(21)的构造为具有与左右一对的座椅的内侧面相对的左右一对的侧壁(31、32)以及将这些侧壁(31、32)之间相互连结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加强部件(36),左右一对的侧壁(31、32)和加强部件(36)共同紧固在底板的通道部(45a)上。作用在加强体(21)上的载荷从一侧的侧壁(31)(或侧壁(32))经由加强部件(36)传递至另一侧的侧壁(32)(或侧壁(31)),因而,通过由左右的侧壁(31、32)和加强部件(36)构成的高刚性的加强体(21)来承受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