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30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180064.0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冷却性能的降低的冷却器。冷却器包括形成第三冷媒流路的第三散热构件(55b)及第三盖构件(55e)。第三散热构件(55b)具有供配置第一模块的搭载面(55A)。第三散热构件(55b)包括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所述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从作为第三冷媒流路的表面的一部分的第三散热构件(55b)的内表面(55B)向第三冷媒流路内突出。第三盖构件(55e)包括捕集部(55d),所述捕集部(55d)在作为第三冷媒流路的表面的另一部分的内表面(55C)中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的突出方向外侧的部位形成有多个凹部(55c)。

    车辆
    2.
    发明授权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463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0091913.3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驱动源的运转状况来向驱动源的冷却部取入适当的流量的外部气体的车辆。车辆具备内燃机、电动马达(11)、上段开闭器机构(23)、下段开闭器机构(24)、第一散热器(14)、第二散热器(16)及开闭器控制装置。上段开闭器机构对上段通气口(21)进行开闭操作。下段开闭器机构对下段通气口(22)进行开闭操作。第一散热器至少与上段通气口面对配置,将对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冷却液的热量向外部气体散热。第二散热器与下段通气口面对配置,将对电动马达的驱动单元进行冷却的冷却液的热量向外部气体散热。开闭器控制装置在存在对驱动单元进行冷却的要求时,对下段开闭器机构进行控制,以便将下段通气口打开。

    冷却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305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11180064.0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冷却性能的降低的冷却器。冷却器包括形成第三冷媒流路的第三散热构件(55b)及第三盖构件(55e)。第三散热构件(55b)具有供配置第一模块的搭载面(55A)。第三散热构件(55b)包括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所述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从作为第三冷媒流路的表面的一部分的第三散热构件(55b)的内表面(55B)向第三冷媒流路内突出。第三盖构件(55e)包括捕集部(55d),所述捕集部(55d)在作为第三冷媒流路的表面的另一部分的内表面(55C)中多个第三散热片构件(55a)的突出方向外侧的部位形成有多个凹部(55c)。

    车辆
    4.
    发明公开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4631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091913.3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驱动源的运转状况来向驱动源的冷却部取入适当的流量的外部气体的车辆。车辆具备内燃机、电动马达(11)、上段开闭器机构(23)、下段开闭器机构(24)、第一散热器(14)、第二散热器(16)及开闭器控制装置。上段开闭器机构对上段通气口(21)进行开闭操作。下段开闭器机构对下段通气口(22)进行开闭操作。第一散热器至少与上段通气口面对配置,将对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冷却液的热量向外部气体散热。第二散热器与下段通气口面对配置,将对电动马达的驱动单元进行冷却的冷却液的热量向外部气体散热。开闭器控制装置在存在对驱动单元进行冷却的要求时,对下段开闭器机构进行控制,以便将下段通气口打开。

    车辆的冷却结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42705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385621.3

    申请日:2023-09-04

    Inventor: 本荘拓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冷却结构,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并实现紧凑的配置。车辆的冷却结构,包括:散热器,进行冷却水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散热器芯支架,能够紧固到车身的前部并支撑所述散热器,其中所述散热器芯支架具有上构件、下构件以及连接构件,所述上构件与所述下构件沿车宽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到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的车宽方向上的两端而在车高方向上延伸;以及冷却水循环用电动泵,设置在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间隙中,使冷却水循环至所述散热器。

    车辆的冷却结构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47537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2585648.7

    申请日:2023-09-22

    Inventor: 本荘拓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冷却结构包括散热器、散热器护罩、隔板、导风部、第一肋以及可动的第二肋。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散热器护罩位于散热器的前侧。散热器以及散热器护罩设置于隔板,隔板具有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构件与下构件,以及沿车辆的高度的上下方向延伸并与上构件及下构件的两端连接的连接件。导风部包括位于散热器左右两侧的侧导风部以及散热器下方的下导风部,导风部在前后方向位于连接件的前侧,且在上下方向位于下构件的上侧。第一肋从散热器护罩的外侧的一个以上的位置向导风部突出。可动的第二肋从侧导风部的侧边朝散热器护罩突出,并与相应的第一肋在左右方向上重叠。这样的设计使车辆的冷却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车辆冷却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42704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353714.8

    申请日:2023-08-31

    Inventor: 本荘拓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冷却装置,可使管路精简化并抑制管路摆动。车辆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冷却水在散热器内流动并与散热器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电气设备热交换器,配置于电气设备内,冷却水在电气设备热交换器内流动并与电气设备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热交换器,配置于驱动单元的朝向散热器的一侧,冷却水在制冷剂热交换器内流动并与驱动单元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气液分离罐,配置于散热器及电气设备的上方,电气设备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位于驱动单元的上方且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气液分离罐与散热器之间,制冷剂热交换器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气液分离罐与散热器之间;以及管路结构,连接气液分离罐与散热器且经过制冷剂热交换器。

    车用电动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507780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088124.6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电动装置,能够以简易、低成本且不损及防水效果的方式来目视确认密封件。车用电动装置包括:机壳,安装有电动机;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机壳上;电子机器,搭载在所述机壳上,并经由所述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机壳内的所述电动机,以控制所述电动机;以及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机壳与所述连接器之间,以密封所述连接器与所述机壳的连接处,其中所述连接器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暴露出所述密封件的局部,并且在所述电子机器搭载在所述机壳上的状态下,所述缺口隐藏于所述电子机器与所述机壳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