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9411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58035.7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二轮车,其结合考虑从电池或马达的布局到驱动系统的布局,以高效的连接向车轮传递驱动力。一种电动二轮车,其在把手(15)的后方且座椅(14)的前方的位置配置电池(60),驱动用马达(11)位于所述座椅(14)的下部,利用设置于枢轴板(21、21)的安装部(21a、21a)来支承摆臂(13)的下部,将来自所述驱动用马达(11)的驱动力传递到车轮(3)的驱动轴(43)被支承于所述摆臂(13)。
-
公开(公告)号:CN10270065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398768.5
申请日:2011-1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柳田清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骑乘式车辆,该骑乘式车辆搭载前倾汽缸,即便是把触媒装置设置在该汽缸前面侧的构造,也能够保护触媒装置及排气系统,并能够容易地确保前轮与下罩的间隙。骑乘式车辆(10)设有车架(11);发动机(30),该发动机(30)在汽缸体(30)前倾的状态下被搭载在车架(11)上;和触媒装置(40),该触媒装置(40)被安装在发动机(30)的前下部,而且,具有指向大致直角方向的排放气体导入部(39)及被配置在该排放气体导入部(39)的正下方的触媒盒。在车架(11)上安装有触媒罩(1),触媒罩(1)在被车架(11)前方侧的前叉(27)保持的前轮(WF)与来自发动机(30)的排放气体用的触媒装置(40)之间从前下方覆盖触媒装置(40)的前部,在触媒罩(1)上于排放气体导入部(39)的前方部分设有开口部(20)。
-
公开(公告)号:CN111094118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880058035.7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二轮车,其结合考虑从电池或马达的布局到驱动系统的布局,以高效的连接向车轮传递驱动力。一种电动二轮车,其在把手(15)的后方且座椅(14)的前方的位置配置电池(60),驱动用马达(11)位于所述座椅(14)的下部,利用设置于枢轴板(21、21)的安装部(21a、21a)来支承摆臂(13)的下部,将来自所述驱动用马达(11)的驱动力传递到车轮(3)的驱动轴(43)被支承于所述摆臂(13)。
-
公开(公告)号:CN102700658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110398768.5
申请日:2011-1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柳田清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骑乘式车辆,该骑乘式车辆搭载前倾汽缸,即便是把触媒装置设置在该汽缸前面侧的构造,也能够保护触媒装置及排气系统,并能够容易地确保前轮与下罩的间隙。骑乘式车辆(10)设有车架(11);发动机(30),该发动机(30)在汽缸体(30)前倾的状态下被搭载在车架(11)上;和触媒装置(40),该触媒装置(40)被安装在发动机(30)的前下部,而且,具有指向大致直角方向的排放气体导入部(39)及被配置在该排放气体导入部(39)的正下方的触媒盒。在车架(11)上安装有触媒罩(1),触媒罩(1)在被车架(11)前方侧的前叉(27)保持的前轮(WF)与来自发动机(30)的排放气体用的触媒装置(40)之间从前下方覆盖触媒装置(40)的前部,在触媒罩(1)上于排放气体导入部(39)的前方部分设有开口部(20)。
-
公开(公告)号:CN218806272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2505923.5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容易在放脚部的下方产生空间,并且容易利用放脚部的前高后低的倾斜。鞍乘型车辆(10)具有把手(21)和位于座椅(17)与前护罩(41)之间的放脚部(28),放脚部(28)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其中,放脚部(28)具有:放脚部后部(52),其设置于座椅(17)的下方,大致水平地延伸或前低后高地延伸;以及放脚部前部(51),其在放脚部后部(52)的前方前高后低地延伸,放脚部后部(52)与放脚部前部(51)通过弯曲部(53)而连接,弯曲部(53)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位于比把手(21)靠后方的位置,放脚部前部(51)的沿着上表面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1)比放脚部后部(52)的沿着上表面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2)长。
-
公开(公告)号:CN302682964S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30048513.6
申请日:2013-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Designer: 柳田清司 , 帕里塔斯·萨卡乌普里普 , 塔纳特·洛蒂姆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小型摩托车用前组合灯。2.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安装在小型摩托车的前部,通过其内部的灯起到照明、指示等作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4.指定主视图为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视图。
-
公开(公告)号:CN306971958S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30489729.0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前侧罩(摩托车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产品安装在摩托车的前侧部,用于保护内部零件。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公开(公告)号:CN301627899S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130035240.2
申请日:2011-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小型摩托车用尾灯。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安装在小型摩托车后方的灯光设备。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主视图。
-
公开(公告)号:CN303318468S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30040566.2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小型)。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作交通工具。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整体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公开(公告)号:CN301913732S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30372551.8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运输车辆。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