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34409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80026671.9

    申请日:2013-02-07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包括具有由多张板材重合而成的接合部分的下纵梁的车身中,提高车门开口的下缘的外观性,并同时提高车门开口周围的密封性能的技术。在下纵梁(12)中位于车门开口(15)的部位上,设有覆盖该部位的至少一部分的踏板装饰件(50)。踏板装饰件(50)由硬质树脂制的装饰件主体(51)和软质树脂制的装饰件末端部(52)构成。装饰件主体(51)在从下纵梁(12)的上表面(36)到包括密封接触部(46)在内的侧面(38)的范围内覆盖。装饰件末端部(52)一体形成在装饰件主体(51)的车身前后方向的端部,并至少覆盖密封接触部(46)。装饰件末端部(52)的厚度从一体形成在装饰件主体(51)上的基端朝向前端逐渐减小。

    车身侧部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1092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80063324.9

    申请日:2012-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Abstract: 车身(12)包括:在车身柱(21)的外面板(37)的外部上部件(41)上结合有外部下部件(42)的连结凹部(35);和将连结凹部(35)覆盖的车门密封罩(34)。车门密封罩(34)呈截面U字形状,并由作为中央部分的U字状的主体部(43)、从主体部(43)向上方延伸的U字状的上唇部(44)、和从主体部(43)向下方延伸的U字状的下唇部(45)构成。与车门侧密封部件(48、49)紧贴的密封紧贴面部(51、54)的前上前端(57)、前下前端(58)、后上前端(61)、后下前端(62)以没有层差的厚度形成。

    车身侧部构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8843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38818.9

    申请日:2011-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B62D25/02 B62D25/04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能够防止中柱部上发生龟裂等,维持品质的稳定性。车身侧部构造(10)具有从外侧将车身(11)的侧部覆盖的侧板外构件(14),通过高张力钢板分体地形成侧板外构件(14)的中柱部(35),将该中柱部(35)向侧板外构件框部(96)接合而得到在前后具有车门开口(44A、44B)的侧板外构件(14),侧板外构件框部(96)的车顶纵梁部(37)为普通钢板,沿该车顶纵梁部(37)在内侧设置高强力钢板的加强部件(38),将中柱部(35)的上端(35a)接合在加强部件(38)的外表面(38c)上,中柱部(35)的下端(35b)向下纵梁部(33)接合。

    车身侧部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3440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26671.9

    申请日:2013-02-07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包括具有由多张板材重合而成的接合部分的下纵梁的车身中,提高车门开口的下缘的外观性,并同时提高车门开口周围的密封性能的技术。在下纵梁(12)中位于车门开口(15)的部位上,设有覆盖该部位的至少一部分的踏板装饰件(50)。踏板装饰件(50)由硬质树脂制的装饰件主体(51)和软质树脂制的装饰件末端部(52)构成。装饰件主体(51)在从下纵梁(12)的上表面(36)到包括密封接触部(46)在内的侧面(38)的范围内覆盖。装饰件末端部(52)一体形成在装饰件主体(51)的车身前后方向的端部,并至少覆盖密封接触部(46)。装饰件末端部(52)的厚度从一体形成在装饰件主体(51)上的基端朝向前端逐渐减小。

    车辆的侧外面板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8778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80033963.0

    申请日:2012-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B62D25/02 B62D25/025 B62D25/2036 B62D27/00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侧外面板,第一外面板(58)具有:第一基本面(81);使第一基本面(81)的端部从第一基本面(81)凹陷的第一凸缘部(83)。第二外面板(59)具有:具有与第一基本面(81)共面的面的第二基本面(82);从第二基本面(82)凹陷,重叠地接合于第一凸缘部(83)的第二凸缘部(84)。在接合部分上形成有从第一以及第二基本面(81、82)凹陷的接缝(85)。在接缝(85)中设有填充物(74),从第一基本面(81)到第二基本面(82)形成为连续面。

    车身侧部构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98843B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110038818.9

    申请日:2011-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B62D25/02 B62D25/04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能够防止中柱部上发生龟裂等,维持品质的稳定性。车身侧部构造(10)具有从外侧将车身(11)的侧部覆盖的侧板外构件(14),通过高张力钢板分体地形成侧板外构件(14)的中柱部(35),将该中柱部(35)向侧板外构件框部(96)接合而得到在前后具有车门开口(44A、44B)的侧板外构件(14),侧板外构件框部(96)的车顶纵梁部(37)为普通钢板,沿该车顶纵梁部(37)在内侧设置高强力钢板的加强部件(38),将中柱部(35)的上端(35a)接合在加强部件(38)的外表面(38c)上,中柱部(35)的下端(35b)向下纵梁部(33)接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