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87815C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510127590.5
申请日:2005-1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085 , F02D9/1035
Abstract: 一种节气门主体的固定结构,能够容易可靠地使用螺栓和螺母把节气门主体固定在进气通道构件上。在进气歧管(11)的法兰(13)上设置螺栓孔(14a),并且在相对于法兰盘(13)的节气门主体接合面(13b)为侧方的侧面(13c)设置凹部(13d),在该凹部(13d)上配置旋合螺栓(16)用的螺母(15),所以通过把贯通节气门主体(12)并插通螺栓孔(14a)的螺栓(16)旋合在螺母(15)上,可以把节气门主体(12)固定在进气歧管(11)上。此时,配置有螺母(15)的凹部(13d)形成于相对螺栓(16)的插通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所以即使螺栓(16)的固定力起作用时,螺母(15)也不会从螺栓孔(14a)脱落,而且通过把螺母(15)保持在凹部(13d)上,在旋合螺栓(16)时不需要用手按压螺母(15),作业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4267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10101131.5
申请日:2011-04-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江川猛
IPC: F02D9/10 , F02M35/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凸缘的紧固结构,当用螺栓和螺母紧固第一、第二部件的凸缘彼此时,能在防止该凸缘走形的同时进行可靠的紧固。当将金属制的节气门体(13)的第一凸缘(14)与树脂制的进气歧管(11)的第二凸缘(12)对接并用螺栓(15)和螺母(16)紧固时,插入于第二凸缘的螺母形成为具有抵接于第二凸缘的大径部(16a)和抵接于第一凸缘的小径部(16b)的阶梯形状,且在第二凸缘的与大径部对置的面形成树脂制的凸状部(12e),因此紧固时螺母的小径部抵接于金属制的第一凸缘,限制螺栓和螺母的紧固位置并防止第二凸缘的变形,不仅如此,在所述紧固位置被螺母的大径部按压的凸状部产生预定量变形,防止第二凸缘晃动。
-
公开(公告)号:CN1786442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127590.5
申请日:2005-1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085 , F02D9/1035
Abstract: 一种节气门主体的固定结构,能够容易可靠地使用螺栓和螺母把节气门主体固定在进气通道构件上。在进气歧管(11)的法兰(13)上设置螺栓孔(14a),并且在相对于法兰盘(13)的节气门主体接合面(13b)为侧方的侧面(13c)设置凹部(13d),在该凹部(13d)上配置旋合螺栓(16)用的螺母(15),所以通过把贯通节气门主体(12)并插通螺栓孔(14a)的螺栓(16)旋合在螺母(15)上,可以把节气门主体(12)固定在进气歧管(11)上。此时,配置有螺母(15)的凹部(13d)形成于相对螺栓(16)的插通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所以即使螺栓(16)的固定力起作用时,螺母(15)也不会从螺栓孔(14a)脱落,而且通过把螺母(15)保持在凹部(13d)上,在旋合螺栓(16)时不需要用手按压螺母(15),作业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42675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01131.5
申请日:2011-04-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江川猛
IPC: F02D9/10 , F02M35/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凸缘的紧固结构,当用螺栓和螺母紧固第一、第二部件的凸缘彼此时,能在防止该凸缘走形的同时进行可靠的紧固。当将金属制的节气门体(13)的第一凸缘(14)与树脂制的进气歧管(11)的第二凸缘(12)对接并用螺栓(15)和螺母(16)紧固时,插入于第二凸缘的螺母形成为具有抵接于第二凸缘的大径部(16a)和抵接于第一凸缘的小径部(16b)的阶梯形状,且在第二凸缘的与大径部对置的面形成树脂制的凸状部(12e),因此紧固时螺母的小径部抵接于金属制的第一凸缘,限制螺栓和螺母的紧固位置并防止第二凸缘的变形,不仅如此,在所述紧固位置被螺母的大径部按压的凸状部产生预定量变形,防止第二凸缘晃动。
-
公开(公告)号:CN100557224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710153349.9
申请日:2007-09-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88 , F02B27/021 , F02B27/0247 , F02M35/10295 , F02M35/10308 , F02M35/10321 , F02M35/1036 , F02M35/112 , F02M35/1255 , F02M35/1277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缸内燃机。在具备进气歧管和共振器的多缸内燃机中,使内燃机在与气缸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小型化,并且易于确保共振器的共振室所需的容积。多缸内燃机(E)具备进气歧管(20)和共振器(50),其中进气歧管具有集合管和多根分支管(22)。分支管在正交方向(A2)上具有从远离气缸轴线(L)的方向朝接近气缸轴线的方向反向转回的弯曲部(24)。共振器配置在相对于进气歧管而与气缸盖及气缸盖罩所处位置一侧相反的相反侧,且配置在与弯曲部的离气缸轴线最远的最远部位(24a)相比靠近气缸轴线一侧,分支部具有将弯曲部和集合部相连接的上游部,在与上游部中的内燃机主体所处位置一侧相反的相反侧的面上,一体地设有共振器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149031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10153349.9
申请日:2007-09-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88 , F02B27/021 , F02B27/0247 , F02M35/10295 , F02M35/10308 , F02M35/10321 , F02M35/1036 , F02M35/112 , F02M35/1255 , F02M35/1277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缸内燃机。在具备进气岐管和共振器的多缸内燃机中,使内燃机在与气缸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小型化,并且易于确保共振器的共振室所需的容积。多缸内燃机(E)具备进气岐管(20)和共振器(50),其中进气歧管(20)具有在气缸盖(2)及气缸盖罩(3)的正上方配置的集合管(21)和多根分支管(22)。分支管(22)在正交方向(A2)上具有从远离气缸轴线(L)的方向朝接近气缸轴线(L)的方向反向转回的弯曲部(24)。共振器(50)配置在相对于进气岐管(20)而与气缸盖(2)及气缸盖罩(3)所处位置一侧相反的相反侧,且配置在与弯曲部(24)的离气缸轴线(L)最远的最远部位(24a)相比靠近气缸轴线(L)一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