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及其制造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25848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580013038.1

    申请日:2005-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杆及其制造方法,在该连杆的制造方法中,用激光或者等离子体等对凹口(N)的底部附近进行照射,上述凹口(N)预定开设在连杆(10)的预成形体(PR)上,当被照射过的底部在空气中冷却时,奥氏体组织相变为马氏体组织,结果,在凹口(N)的底部附近形成了马氏体部位(20)。

    连杆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46943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80013038.1

    申请日:2005-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杆及其制造方法,在该连杆的制造方法中,用激光或者等离子体等对凹口(N)的底部附近进行照射,上述凹口(N)预定开设在连杆(10)的预成形体(PR)上,当被照射过的底部在空气中冷却时,奥氏体组织相变为马氏体组织,结果,在凹口(N)的底部附近形成了马氏体部位(20)。

    用于形成连杆的断裂狭槽的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75925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69638.7

    申请日:2004-07-15

    Abstract: 当在本体(16)上的旋转驱动源(58)被激励时,驱动皮带轮(62)旋转,且旋转驱动力通过驱动力传递皮带(68)而从驱动皮带轮(62)传递给从动皮带轮(64)。与从动皮带轮(64)连接成一体的开槽机构(26)旋转并插入确定于连杆(20)的较大端部孔(22)中。开槽机构(26)的切削板(40)在较大端部孔(22)的内周表面中形成具有基本矩形的凹入截面的第一狭槽(90),然后在较大端部孔(22)的内周表面中在穿过连杆(20)的轴线(D)并对着第一狭槽(90)的位置处形成具有基本矩形的凹入截面的第二狭槽(92)。该第一和第二狭槽(90、92)具有对称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