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5375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180048942.1

    申请日:2011-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 B62D21/11 B62D21/155 B62D25/20

    Abstract: 一种车身构造,车身(10)包括:用于对底面板(19)进行支承的左右的底板架(15、15);从该左右的底板架的前后方向的一端部(15a、15a)附近以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从该左右的底板架远离的方式延伸的左右的侧车架(11、11);设置于该左右的侧车架的下部的副车架(41)。该左右的底板架的截面为大致U字状。在该左右的底板架的内部设置有:左右的隔板(75、75);该左右的隔板所具有的中空状的左右的轴环部(76、76)。该副车架具有向该左右的底板架的一端部(15a、15a)延伸的左右的副车架一端部(51、51)。该左右的副车架一端部通过左右的连结部件(78、78)而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连结于该左右的轴环部。

    车身前部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30509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742626.4

    申请日:2015-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B62D25/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部件数量较少却具有较好的冲击吸收性能的车身。一种车身(10),其由左右的前部侧骨架(30、30)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动力单元(19)配置于这些前部侧骨架(30、30)之间而成。左右的前部侧骨架(30、30)通过配置于车宽中心侧的内侧骨架(40、40)和重叠于该内侧骨架(40、40)的车外侧的外侧骨架(50、50)形成为矩形封闭截面。外侧骨架(50、50)的前部由三角形部(53、53)构成,该三角形部(53、53)呈从前方向后方宽度变窄的大致三角形。在前部侧骨架(30、30)中的比三角形部(53、53)更靠近后方的位置形成有安装紧固部(31、31)。

    车身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0796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68443.7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一种车身架,其具有:与内棱线(54)相邻的第1纵加强筋部(38);由第1纵加强筋部(38)以及外棱线(55)之间的最短距离(L1)的圆弧(67)所规定的第1应变进展区域(39);与外棱线(55)相邻的第2纵加强筋部(41);和由第2纵加强筋部(41)以及内棱线(54)之间的最短距离(L1)的圆弧(68)所规定的第2应变进展区域(42)。第1纵加强筋部(38)以及第2纵加强筋部(41)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分离,第1应变进展区域(39)以及第2应变进展区域(42)在左后车架后部(21)变形前的状态下分离。

    车身前部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30509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0742626.4

    申请日:2015-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B62D25/0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部件数量较少却具有较好的冲击吸收性能的车身。一种车身(10),其由左右的前部侧骨架(30、30)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动力单元(19)配置于这些前部侧骨架(30、30)之间而成。左右的前部侧骨架(30、30)通过配置于车宽中心侧的内侧骨架(40、40)和重叠于该内侧骨架(40、40)的车外侧的外侧骨架(50、50)形成为矩形封闭截面。外侧骨架(50、50)的前部由三角形部(53、53)构成,该三角形部(53、53)呈从前方向后方宽度变窄的大致三角形。在前部侧骨架(30、30)中的比三角形部(53、53)更靠近后方的位置形成有安装紧固部(31、31)。

    车身构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375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8942.1

    申请日:2011-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 B62D21/11 B62D21/155 B62D25/20

    Abstract: 一种车身构造,车身(10)包括:用于对底面板(19)进行支承的左右的底板架(15、15);从该左右的底板架的前后方向的一端部(15a、15a)附近以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从该左右的底板架远离的方式延伸的左右的侧车架(11、11);设置于该左右的侧车架的下部的副车架(41)。该左右的底板架的截面为大致U字状。在该左右的底板架的内部设置有:左右的隔板(75、75);该左右的隔板所具有的中空状的左右的轴环部(76、76)。该副车架具有向该左右的底板架的一端部(15a、15a)延伸的左右的副车架一端部(51、51)。该左右的副车架一端部通过左右的连结部件(78、78)而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连结于该左右的轴环部。

    车身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0796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580068443.7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一种车身架,其具有:与内棱线(54)相邻的第1纵加强筋部(38);由第1纵加强筋部(38)以及外棱线(55)之间的最短距离(L1)的圆弧(67)所规定的第1应变进展区域(39);与外棱线(55)相邻的第2纵加强筋部(41);和由第2纵加强筋部(41)以及内棱线(54)之间的最短距离(L1)的圆弧(68)所规定的第2应变进展区域(42)。第1纵加强筋部(38)以及第2纵加强筋部(41)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分离,第1应变进展区域(39)以及第2应变进展区域(42)在左后车架后部(21)变形前的状态下分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