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23285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580031849.4
申请日:2005-1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04 , C23C8/02 , C23C8/22 , F16D3/06 , F16D3/20 , F16D3/223 , F16D3/224 , F16D2250/00 , F16D2300/10 , Y10S464/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内齿的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成为内部部件(1)的预成形体(8)的侧周壁上设置有成为滚珠滚动槽的槽部(4a~4f)。并且,在该预成形体(8)的一端面上形成有与面对贯通孔(2)的槽部(4a~4f)的弯曲底部相连并开口的凹部(6)。在施行渗碳处理时,进入形成在贯通孔(2)与支轴部件(14)之间的间隙(16)的渗碳气体与内齿(3)接触,之后经由凹部(6),通过槽部(4a~4f)的弯曲底部排出到预成形体(8)的外部。反之,与槽部(4a~4f)的弯曲底部接触的渗碳气体经由凹部(6)与内齿(3)接触,通过间隙(16)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41736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443363.2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02 , B60W10/08 , B60W30/188 , B60W2510/0638 , B60W2520/28 , B60W2710/083 , Y02T10/7258 , Y10T47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安装在车辆(12)上的动力传递装置(10)包括:连接到右后轮(RRW)并具有右离合器(RC)的右马达单元(16);和连接到左后轮(LRW)并具有左离合器(LC)的左马达单元(18)。动力传递装置(10)具有ECU(24)。ECU(24)检测离合器(RC,LC)的相应动力传递能力,并且如果改变右马达单元(16)和左马达单元(18)中的至少一个驱动单元的动力传递能力,则调节右马达(RM)或左马达(LM)的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3548245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280024872.0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02 , B60L2220/46 , B60L2240/421 , H02K7/006 , H02K7/088 , H02K7/116 , Y02T10/641 , Y02T10/6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具有电动机的车辆的驱动装置,对于该驱动装置,至少利用驱动马达作为驱动源,并且所述驱动马达和驱动轮借助等速万向节而连接。驱动装置(10)设置有驱动马达(14)。驱动轴(12)经由内侧接头(16)连接到驱动马达(14)。内侧接头(16)被容纳在驱动马达(14)的内周部分处。作为内侧接头(16)的组成部分的外杯(28)在内周部分(32)上设置有引导座圈(34),以使辊构件(26)滑动。外杯的外周部分由驱动马达(14)的内周部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45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094123.0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旋转驱动力传递机构(10)具有纤维增强塑料制的圆筒形的轴(16)和第1等速万向节(12)。轴(16)通过安装于轴(16)的轴向上的一端部的金属制的介设部件(18)与第1等速万向节(12)接合。介设部件(18)具有轴部(60)和主体部(62)。轴部(60)从顶端(60a)侧插入轴(16)的一端部中。主体部(62)是由与轴部(60)的基端(60b)侧接合的底部(72)和外嵌于轴(16)的一端部的筒形部(30)构成的有底筒形。第1等速万向节(12)具有外嵌于介设部件(18)的筒形部(30)的内环(24)。
-
公开(公告)号:CN10441736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10443363.2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02 , B60W10/08 , B60W30/188 , B60W2510/0638 , B60W2520/28 , B60W2710/083 , Y02T10/7258 , Y10T47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安装在车辆(12)上的动力传递装置(10)包括:连接到右后轮(RRW)并具有右离合器(RC)的右马达单元(16);和连接到左后轮(LRW)并具有左离合器(LC)的左马达单元(18)。动力传递装置(10)具有ECU(24)。ECU(24)检测离合器(RC,LC)的相应动力传递能力,并且如果改变右马达单元(16)和左马达单元(18)中的至少一个驱动单元的动力传递能力,则调节右马达(RM)或左马达(LM)的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356883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285535.3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04 , B60K1/00 , B60K7/0007 , B60K17/043 , B60K2007/0046 , B60K2007/0061 , Y10T74/19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推进设备。所述推进设备(10)包括:齿轮(44),所述齿轮能借助推进马达(12)而旋转并具有第一齿(48);等速万向节(16),所述等速万向节具有包括大径部(100)的外部构件(54),所述大径部在其外壁面上具有第二齿(56)。所述第二齿(56)用作减速机构(50)的一部分,所述减速机构因此被夹设在所述推进马达(12)和所述等速万向节(16)之间。当所述齿轮(44)借助所述推进马达(12)而旋转时,推进动力通过所述减速机构(50)传递到所述等速万向节(16),以用于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45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1094123.0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旋转驱动力传递机构(10)具有纤维增强塑料制的圆筒形的轴(16)和第1等速万向节(12)。轴(16)通过安装于轴(16)的轴向上的一端部的金属制的介设部件(18)与第1等速万向节(12)接合。介设部件(18)具有轴部(60)和主体部(62)。轴部(60)从顶端(60a)侧插入轴(16)的一端部中。主体部(62)是由与轴部(60)的基端(60b)侧接合的底部(72)和外嵌于轴(16)的一端部的筒形部(30)构成的有底筒形。第1等速万向节(12)具有外嵌于介设部件(18)的筒形部(30)的内环(24)。
-
公开(公告)号:CN103568834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285535.3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04 , B60K1/00 , B60K7/0007 , B60K17/043 , B60K2007/0046 , B60K2007/0061 , Y10T74/19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推进设备。所述推进设备(10)包括:齿轮(44),所述齿轮能借助推进马达(12)而旋转并具有第一齿(48);等速万向节(16),所述等速万向节具有包括大径部(100)的外部构件(54),所述大径部在其外壁面上具有第二齿(56)。所述第二齿(56)用作减速机构(50)的一部分,所述减速机构因此被夹设在所述推进马达(12)和所述等速万向节(16)之间。当所述齿轮(44)借助所述推进马达(12)而旋转时,推进动力通过所述减速机构(50)传递到所述等速万向节(16),以用于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354824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80024872.0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02 , B60L2220/46 , B60L2240/421 , H02K7/006 , H02K7/088 , H02K7/116 , Y02T10/641 , Y02T10/6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具有电动机的车辆的驱动装置,对于该驱动装置,至少利用驱动马达作为驱动源,并且所述驱动马达和驱动轮借助等速万向节而连接。驱动装置(10)设置有驱动马达(14)。驱动轴(12)经由内侧接头(16)连接到驱动马达(14)。内侧接头(16)被容纳在驱动马达(14)的内周部分处。作为内侧接头(16)的组成部分的外杯(28)在内周部分(32)上设置有引导座圈(34),以使辊构件(26)滑动。外杯的外周部分由驱动马达(14)的内周部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0460719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580031849.4
申请日:2005-1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04 , C23C8/02 , C23C8/22 , F16D3/06 , F16D3/20 , F16D3/223 , F16D3/224 , F16D2250/00 , F16D2300/10 , Y10S464/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内齿的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成为内部部件(1)的预成形体(8)的侧周壁上设置有成为滚珠滚动槽的槽部(4a~4f)。并且,在该预成形体(8)的一端面上形成有与面对贯通孔(2)的槽部(4a~4f)的弯曲底部相连并开口的凹部(6)。在施行渗碳处理时,进入形成在贯通孔(2)与支轴部件(14)之间的间隙(16)的渗碳气体与内齿(3)接触,之后经由凹部(6),通过槽部(4a~4f)的弯曲底部排出到预成形体(8)的外部。反之,与槽部(4a~4f)的弯曲底部接触的渗碳气体经由凹部(6)与内齿(3)接触,通过间隙(16)排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