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汽面积5.0m2大负荷末级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03806947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526910.9

    申请日:201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汽轮机叶片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排汽面积大、气动效率高、且可满足大负荷变工况运行要求的排汽面积5.0m2大负荷末级叶片,其围带、叶片工作部分和叶根由上至下模锻成一体,凸台拉筋设置在叶片工作部分从下至上相对叶高0.550处,且与叶片工作部分制成一体。叶片工作部分的型线为变截面扭叶片,工作部分高度为661.92mm,工作部分根部轴向宽度为231.11mm,根部直径为728mm,叶片工作部分的排汽面积为5.0m2,叶根为枞树型斜叶根,轴向宽度为272mm。该排汽面积5.0m2大负荷末级叶片具有气动效率高、强度性能好、排汽面积大等优点,同时具备装配方便、结构稳定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大负荷变工况工业汽轮机中。

    排汽面积5.0m2大负荷末级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0380694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26910.9

    申请日:201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汽轮机叶片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排汽面积大、气动效率高、且可满足大负荷变工况运行要求的排汽面积5.0m2大负荷末级叶片,其围带、叶片工作部分和叶根由上至下模锻成一体,凸台拉筋设置在叶片工作部分从下至上相对叶高0.550处,且与叶片工作部分制成一体。叶片工作部分的型线为变截面扭叶片,工作部分高度为661.92mm,工作部分根部轴向宽度为231.11mm,根部直径为728mm,叶片工作部分的排汽面积为5.0m2,叶根为枞树型斜叶根,轴向宽度为272mm。该排汽面积5.0m2大负荷末级叶片具有气动效率高、强度性能好、排汽面积大等优点,同时具备装配方便、结构稳定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大负荷变工况工业汽轮机中。

    旋转机械设备、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及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32212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03732.6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临界工质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机械设备、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及其工艺。该旋转机械设备,包括透平和第一压缩机,透平的驱动轴和第一压缩机的传动轴同轴连接形成第一转轴;第一压缩机的入口和透平的出口相对设置,或者第一压缩机的出口和透平的入口相对设置。该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包括该旋转机械设备。该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工艺采用该发电系统。该旋转机械设备、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及其工艺,使透平和第一压缩机以轴向推力方向相反的方式布置,有效减小第一转轴受到的轴向载荷,提高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使该旋转机械设备兼具结构简单、紧凑和做功功率高的优点。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973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40830.3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本系统包括第一热交换路径、第二热交换路径、第一压缩路径、第二压缩路径、吸热路径、做功输出路径及回热路径,第一压缩路径与第二压缩路径并联设置并形成有同一输入端,且第一压缩路径经由回热路径与第二压缩路径相汇合并形成有同一输出端;第一热交换路径的输出端与同一输入端相连通,同一输出端与第二热交换路径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二热交换路径的输出端、吸热路径及做功输出路径的输入端顺次相连通;做功输出路径的输出端与第一热交换路径的输入端相连通,做功输出路径设置透平,其出口端与换热路径之间形成有设置透平旁路阀的流通旁路。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旋转机械轴系结构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702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06184.2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叶轮机械设备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旋转机械轴系结构及工作方法,此轴系结构中,第一介质压缩路径与第二介质压缩路径并联设置,且具有同一输入端及同一输出端;换热路径包括第一换热路径和第二换热路径;第一换热路径的输出端与同一输入端相连通;同一输出端与第二换热路径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二换热路径的输出端与做功路径的输入端相连通;做功路径的输出端与第一换热路径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一介质压缩路径设置有第一压缩机,第二介质压缩路径设置有第二压缩机,两压缩机同轴设置;换热路径设置有透平,透平通过变速装置与两个压缩机的同轴结构相连接。本系统运行效率高,且运行更加平稳。

    旋转机械设备和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666781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20371326.6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临界工质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机械设备和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该旋转机械设备,包括透平和第一压缩机,透平的驱动轴和第一压缩机的传动轴同轴连接形成第一转轴;第一压缩机的入口和透平的出口相对设置,或者第一压缩机的出口和透平的入口相对设置。该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包括该旋转机械设备。该旋转机械设备和超临界工质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使透平和第一压缩机以轴向推力方向相反的方式布置,有效减小第一转轴受到的轴向载荷,提高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使该旋转机械设备兼具结构简单、紧凑和做功功率高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双透平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054844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774548.2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双透平发电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双透平发电系统包括换热路径、第一介质压缩路径、第二介质压缩路径、吸热路径、做功路径及回热路径,换热路径包括第一换热路径和第二换热路径;第一介质压缩路径与第二介质压缩路径并联设置并形成有同一输入端,且第一介质压缩路径经由回热路径与第二介质压缩路径相汇合并形成有同一输出端;第一换热路径、同一输入端、第二换热路径、吸热路径、做功路径以及第一换热路径顺次相连通,第一介质压缩路径和/或第二介质压缩路径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用于储存或者释放工质,以改变路径中的工质的流量,适应变工况控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旋转机械轴系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666785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20369422.7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叶轮机械设备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旋转机械轴系结构,此轴系结构中,第一介质压缩路径与第二介质压缩路径并联设置,且具有同一输入端及同一输出端;换热路径包括第一换热路径和第二换热路径;第一换热路径的输出端与同一输入端相连通;同一输出端与第二换热路径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二换热路径的输出端与做功路径的输入端相连通;做功路径的输出端与第一换热路径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一介质压缩路径设置有第一压缩机,第二介质压缩路径设置有第二压缩机,两压缩机同轴设置;换热路径设置有透平,透平通过变速装置与两个压缩机的同轴结构相连接。本系统运行效率高,且运行更加平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发电用水冷汽轮机低压叶片级组

    公开(公告)号:CN201934147U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020670558.8

    申请日:2010-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发电用水冷汽轮机低压叶片级组,它包括四个级组,各组静叶焊接在隔板上,各组动叶通过叶根安装在转轴外圆的叶轮槽中,级组排气面积为3.2m2,所述四个级组的动叶叶身均为自由叶片,其中,第一级动叶为倒T型叶根结构,第二、三级动叶为双倒T型叶根结构,第四级动叶为斜枞树型叶根结构;级组的轴向长度为894.5mm,第一级静叶叶身根部直径1120mm,顶部直径为1592mm,第四级动叶叶身根部直径1120mm,顶部直径为2240mm。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发电用水冷汽轮机低压叶片级组具有良好的变工况运行性能和强度振动性能,装配方便,适用于大功率发电用水冷汽轮机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