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82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72151.5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IPC: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轴承故障非接触式电磁波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将压电材料置入或替换待测轴承的滚子,并对压电材料置入或替换后的滚子进行极化;步骤2、旋转经步骤1处理的待测轴承,压电材料受压产生电场;若存在缺陷,压电材料受压程度不同,产生电场的大小亦不相同;产生电场的滚子自转且周转,电场进行旋转运动;旋转中的电场产生磁场,二者相互作用向外辐射电磁波;步骤3、将电磁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放大电信号,对放大后的电信号进行A/D转换、数字滤波以及传输数字信号至上位机,在上位机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906326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810714586.6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场和温度场控制硅基内部微结构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硅原子的热扩散运动,基于相场和温度场研究硅基内部微结构的建模方法,建立起了硅基内腔稳定成型的计算模型,并通过改变外加热场,研究硅基内腔的成型变化机理,为微谐振腔制造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89540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581387.6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9C5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相场模型的聚合物表面微结构可控成形机理研究方法,包括步骤:S1、将样本即聚合物材料放入一定温度下加热使其达到熔融状态;S2、对熔融状态下的聚合物施加电场,通过图形化电极板、设置不同电场强度,诱导聚合物表面微结构成形为各式阵列结构,得到不同时段的聚合物表面微结构形态变化状况;S3、建立电场诱导聚合物表面微结构的系统模型;S4、对模型中的微分方程进行编译得到仿真数据,并将仿真数据导入可视化软件中进行图像显示,得到相应的模拟仿真结果。本发明利用仿真模拟电场诱导聚合物表面微结构成形的动态过程,更加直观的观察聚合物表面结构的成形变化,研究电场形状、参数、空气间隙、聚合物薄膜厚度等对实验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28988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65891.9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3K26/362 , B23K26/0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纳米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硅基材料内部形成球形空腔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激光加工的方式,制备具有空腔的硅基材料;(S.2)在热场中置入(S.1)所述中已制备得到的具有空腔的硅基材料,进行热处理工艺;(S.3)在(S.2)所述环境中加入电场,对硅基材料进行诱导成形,完成硅基材料内部球形空腔三维结构。本发明首先将经过激光加工后的硅基材料进行热处理,在经过热处理后,硅材料空腔处的硅原子的原子迁移率大幅提升,然后在加入电场进一步对硅基材料进行诱导成形促使硅基内部三维结构成形,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具有简单可控的优点,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微纳器件的性能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17992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668411.4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腿式爬楼机器人,包括中心车架3和分别位于中心车架3两侧的车轮1,每一车轮1通过一悬臂2与中心车架3连接,悬臂2与车轮1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一驱动电机m1以构成转动副一,悬臂2与中心车架3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二驱动电机m2以构成转动副二;所述爬楼机器人还包括摆杆4和支撑杆件5,摆杆4、支撑杆件5及悬臂2三者一一对应,摆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其对应的悬臂2,另一端与其对应的支撑杆件5连接,摆杆4与支撑杆件5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三驱动电机m3以构成转动副三。本发明的轮腿式爬楼机器人的结构简单,能有效实现爬楼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42778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67114.1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作用下制备PMMA内部微通道的方法,其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一:确定阵列微孔的基本参数,后采用纳米微针在PMMA表面打出微孔;步骤二:将打好微孔的常态下PMMA放置于高温环境中,在高温下将PMMA加热到熔融态,高温加热的温度为150‑200℃;熔融态的PMMA在表面能的驱动下向着能量最小的方向运动,表面微孔愈合,形成内部微通道。本发明从能量角度出发,实现制备性能完善的聚合物PMMA内部微通道结构,为聚合物内部微通道的制备提供新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30308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01502.7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A01D4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凹曲面的仿生优化茶叶采摘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滚动采摘机构,滚动采摘机构包括电机、滚动体、椭圆柱杆;滚动体包括两个平行布设的滚动盘,两个滚动盘之间连接数根所述的椭圆柱杆;机架上还设置有仿生微凹曲面底板,仿生微凹曲面底板处于所述的滚动体下方,仿生微凹曲面底板形成弧形凹面;所述机架还设置有递送夹紧杆;所述的电机驱动滚动盘旋转并带动椭圆柱杆旋转,同时电机还驱动递送夹紧杆作摆动以使茶叶进入机架内,进入机架的茶叶受到椭圆柱杆与微凹曲面底板的恒力挤压。本发明采用仿生结构,参考人手结构确定圆弧拟合,设计微凹曲面底板与椭圆柱弧面保持恒力断裂,极大地保持茶叶的完整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629298.4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聚焦模型的监测轴承滚子早期故障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随机介质自聚焦理论,在轴承滚子中嵌入微纳压电陶瓷颗粒;步骤二,基于早期故障振动能量‑‑感应电荷转化与聚焦机制,建立轴承滚子中随机分布电介质自聚焦模型;步骤三,基于前端模型直接感知信号测试方法,监测滚子的初始疲劳,从而实现监测轴承滚子早期故障;本发明专利基于随机介质自聚焦理论,设计在轴承滚子基体内部嵌入随机分布式微纳压电陶瓷颗粒,既保持了轴承滚子的机械性能,又实现了传感感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36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543296.7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部球形空腔阵列稳定成形的三维光子晶体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在硅基光子晶体表面离子刻蚀出规则排列的二维阵列微孔;S2:采用两块水平的钼板作为电场的两个电极板,钼板电极分别与直流电源连接;S3:将硅片样品放置在水平管式炉的高温加热区内,保证管内真空环境,向管内通入一定流量的纯氩气;S4:将钼板放置在水平管式炉的上下两侧;S5:调节直流电压控制电场强度,并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在温度场的基础上,拟通过引入电场,通过调节电场强度、方向、作用时间等参数,利用热‑电耦合抵消内部机械应力,来保障硅基内部结构的稳定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2650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600801.3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觉与激光雷达信息融合的机器人室内外定位导航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双目相机、2D激光雷达、超声测距传感器、6轴IMU和霍尔编码器作为环境感知单元;使用ORB‑SLAM2算法采集三维稀疏点云地图,为机器人提供位姿信息;室内环境,使用激光雷达,采用gmaping算法和粒子滤波器,建立二维地图;在室外环境,提取三维稠密点云地图中低于机器人高度空间点的平面位置,映射到二维地图。将室内外地图拼接形成完整的导航地图;集成拓展卡尔曼滤波器融合上述传感器数据,获取更为准确的位姿信息;系统在接受到目标点时开始导航,使用激光雷达实时建立周边环境的动态地图,对全局路径进行修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