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4307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10101929.3
申请日:2005-06-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043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水系二次电池的正极用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其具有配制合剂涂料的工序a和在集电体上涂布合剂涂料的工序b,所述合剂涂料包含合剂、以及溶解增粘剂D的液状成分E,该液状成分E至少由水组成,该合剂含有活性物质A、导电材料B、粘合材料C和增粘剂D,其中,所述导电材料B至少由碳材料组成;增粘剂D至少由水溶性高分子组成;所述活性物质A是过渡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配制所述合剂涂料的工序a具有下列工序:将含有活性物质A、导电材料B与粉末状态的增粘剂D的配合物和液状成分E一起混炼以得到一次混炼物的一次混炼工序、和将一次混炼物与粘合材料C及追加的液状成分一起混炼以得到二次混炼物的二次混炼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512799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80032330.7
申请日:2007-08-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5815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其可以有效地分散或缓和因活性物质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应力。在特定的集电体上形成活性物质层而制作电极。该集电体包括基材部、和形成为从基材部表面向基材部的外面延伸的多个凸部,其中,集电体厚度方向的凸部的断面从基材部表面朝向凸部延伸的方向,呈平行于基材部表面的方向的宽度变窄的圆锥状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043075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101929.3
申请日:2005-06-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043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水系二次电池的正极用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其具有配制合剂涂料的工序a和在集电体上涂布合剂涂料的工序b,所述合剂涂料包含合剂、以及溶解增粘剂D的液状成分E,该液状成分E至少由水组成,该合剂含有活性物质A、导电材料B、粘合材料C和增粘剂D,其中,所述导电材料B至少由碳材料组成;增粘剂D至少由水溶性高分子组成;所述活性物质A是过渡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配制所述合剂涂料的工序a具有下列工序:将含有活性物质A、导电材料B与粉末状态的增粘剂D的配合物和液状成分E一起混炼以得到一次混炼物的一次混炼工序、和将一次混炼物与粘合材料C及追加的液状成分一起混炼以得到二次混炼物的二次混炼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512799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780032330.7
申请日:2007-08-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5815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其可以有效地分散或缓和因活性物质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应力。在特定的集电体上形成活性物质层而制作电极。该集电体包括基材部、和形成为从基材部表面向基材部的外面延伸的多个凸部,其中,集电体厚度方向的凸部的断面从基材部表面朝向凸部延伸的方向,呈平行于基材部表面的方向的宽度变窄的圆锥状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02761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80117051.X
申请日:2009-06-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 H01M2/30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10/052 , H01M10/058 , Y10T29/49108
Abstract: 电极(13)在集电体(11)的两个主表面的整个面上形成了活性物质层(12)。电极引线(14)的一部分与电极(13)重叠。电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端面与电极引线(14)的一个端面平齐。在电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形成了接合部(15)。接合部(15)将电极(13)与电极引线(14)接合以使得位于电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端面上的集电体(11)的露出部与电极引线(14)导通。接合部(15)是通过例如等离子焊接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059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980101263.9
申请日:2009-01-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 H01M2/0225 , H01M2/22 , H01M10/052 , H01M10/345
Abstract: 电极组通过在一端侧配置正极的集电体的露出部分、在另一端侧配置负极的集电体的露出部分而构成。正极和负极的集电体的露出部分分别与正极集电端子板和负极集电端子板连接。在正极集电端子板和封口板之间压缩配置具有导电性的碟形弹簧。碟形弹簧具有弹力不因变形量而改变的不敏感带,以一定的弹力对负极集电端子板朝向电池壳体的底部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84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80002504.1
申请日:2011-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52 , H01M4/13 , H01M10/0566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1 , H01M10/0566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10/5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不使电池特性降低的情况下抑制了电池膨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是将正极板(6)以及负极板(9)隔着隔膜(10a)、(10b)卷绕或者层叠而成的电极组(11)与非水电解液一起封入外包装材料(14)中而成的二次电池,其中,正极板(6)在正极集电体(4)上形成有正极合剂层(5),负极板(9)在负极集电体(7)上形成有负极合剂层(8),正极合剂层(5)以及负极合剂层(8)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形成有包含由无机氧化物构成的结构材料(16)和粘合材料的气体吸附层(19),在该气体吸附层(19)内形成的气孔(17)内附载有气体吸附剂(18)。
-
公开(公告)号:CN101536223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780041942.2
申请日:2007-11-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10/05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集电体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使活性物质层高效地且以高的粘附力担载于集电体表面。为了实现该目的,使用如下的一对加工机构:该一对加工机构被设置成表面相互压接而形成可使片材状物通过的压接钳部,并且在至少一个加工机构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部;使集电体用金属箔通过加工机构的压接钳部以进行压缩加工,从而通过伴随压缩加工而发生的局部塑性变形在集电体用金属箔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多个凸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5436C
公开(公告)日:2002-05-22
申请号:CN96106281.9
申请日:1996-05-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2N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6 , H02N2/0085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超声波电动机,具有振动体3和移动体11,由支承构件7支承。支承构件呈圆形的下端支承于支承台10的锥状凹坑里,因而在加有侧压时电动机可以相对支承台倾斜,使振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接触保持稳定,其结果是电动机的旋转能够经常保持稳定,不受侧压力的影响。导线8被夹于金属弹性体1和支承构件之间压在弹性体上。其结果是,导线通过与弹性体的接触,不用钎焊也不用导电性树脂,电气连接于压电体上表面的公共电极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536223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1942.2
申请日:2007-11-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10/05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集电体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使活性物质层高效地且以高的粘附力担载于集电体表面。为了实现该目的,使用如下的一对加工机构:该一对加工机构被设置成表面相互压接而形成可使片材状物通过的压接钳部,并且在至少一个加工机构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部;使集电体用金属箔通过加工机构的压接钳部以进行压缩加工,从而通过伴随压缩加工而发生的局部塑性变形在集电体用金属箔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多个凸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