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22567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004138.X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70 , H01M10/0525 , H01M4/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04 , H01M4/66 , H01M4/662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从所述平坦面突出的多个第1突起;和从所述第1突起的顶部突出的多个第2突起,所述第1突起以规则的图案配置于所述基材部上,使其被配置于在所述平坦面内相互平行并且以第1间隔配置的多条第1假想直线与在所述平坦面内与所述第1假想直线垂直并以比所述第1间隔小的第2间隔配置的多条第2假想直线的交点、以及由相邻的两条所述第1假想直线和相邻的两条所述第2假想直线构成的矩形的中心,含有所述第2突起的第1突起的顶部的表面粗糙度Rz2是所述基材部的平坦面的表面粗糙度Rz0的1.3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013474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14987.0
申请日:2010-10-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 H01M4/042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10/058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1)准备负极板以及与所述负极板连接的负极引线的工序,其中,所述负极板具备集电体、和形成于集电体的表面的薄膜状负极活性物质层,薄膜状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合金系活性物质;(2)在由第1板与第2板构成的一组焊接夹具的第1板与第2板之间,以薄膜状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与负极引线的表面重合、且包含由负极板的端面与负极引线的端面形成的焊接端面的焊接区域露出的方式夹持负极板与负极引线的工序,(3)通过向焊接区域进行弧光放电使焊接区域熔化从而将所述集电体与所述负极引线电弧焊接的工序;焊接夹具在第1板与第2板的接合面中的、焊接区域的周围具有限制由弧光放电引起的焊接区域的体积扩展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52256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210004138.X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70 , H01M10/0525 , H01M4/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04 , H01M4/66 , H01M4/662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从所述平坦面突出的多个第1突起;和从所述第1突起的顶部突出的多个第2突起,所述第1突起以规则的图案配置于所述基材部上,使其被配置于在所述平坦面内相互平行并且以第1间隔配置的多条第1假想直线与在所述平坦面内与所述第1假想直线垂直并以比所述第1间隔小的第2间隔配置的多条第2假想直线的交点、以及由相邻的两条所述第1假想直线和相邻的两条所述第2假想直线构成的矩形的中心,含有所述第2突起的第1突起的顶部的表面粗糙度Rz2是所述基材部的平坦面的表面粗糙度Rz0的1.3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02761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80117051.X
申请日:2009-06-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 H01M2/30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10/052 , H01M10/058 , Y10T29/49108
Abstract: 电极(13)在集电体(11)的两个主表面的整个面上形成了活性物质层(12)。电极引线(14)的一部分与电极(13)重叠。电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端面与电极引线(14)的一个端面平齐。在电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形成了接合部(15)。接合部(15)将电极(13)与电极引线(14)接合以使得位于电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端面上的集电体(11)的露出部与电极引线(14)导通。接合部(15)是通过例如等离子焊接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22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0780031200.1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04 , H01M4/66 , H01M4/662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从平坦面突出的第1突起和从第1突起的顶部突出的第2突起。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和从平坦面突出的第1突起,所述第1突起的顶部的粗化率为3~20。通过使用这样的集电体,在使用高容量的、锂离子吸藏时的膨胀较大的活性物质时,可抑制活性物质从集电体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536223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780041942.2
申请日:2007-11-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10/05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集电体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使活性物质层高效地且以高的粘附力担载于集电体表面。为了实现该目的,使用如下的一对加工机构:该一对加工机构被设置成表面相互压接而形成可使片材状物通过的压接钳部,并且在至少一个加工机构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部;使集电体用金属箔通过加工机构的压接钳部以进行压缩加工,从而通过伴随压缩加工而发生的局部塑性变形在集电体用金属箔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多个凸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653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80107299.8
申请日:2009-10-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2/22 , H01M2/26 , H01M4/1395 , H01M4/661
Abstract: 本发明的负极具有负极板、负极引线以及合金层;负极板包括负极集电体和含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的薄膜状负极活性物质层,薄膜状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负极引线含有选自镍、镍合金、铜以及铜合金之中的至少1种金属或合金;负极集电体和负极引线通过合金层接合在一起。由此,在利用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中,负极集电体和负极引线高效且切实地接合在一起,负极集电体和负极引线的导通性得以提高。其结果是,可以得到具有良好的集电性能、且高容量的负极。
-
公开(公告)号:CN101678504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20922.1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23K26/00 , B23K26/06 , B23K26/073 , B23K26/08 , B23K1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0823 , B23K26/066 , B23K26/389 , B23K2103/04 , H01M4/134 , H01M4/661 , H01M4/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辊加工方法以及辊加工装置,利用加工头(4)使由激光振荡器(3)输出的激光(21)聚光并使其照射到辊(2)的表面上。编码器(5c)输出与辊(2)的旋转位置对应的信号。控制部(24)根据编码器(5c)的输出信号对激光振荡器(3)进行控制,以便重复进行多次每当辊(2)旋转一周就对辊(2)的表面的同一部位照射激光(21)的作业,从而形成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653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980107299.8
申请日:2009-10-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2/22 , H01M2/26 , H01M4/1395 , H01M4/661
Abstract: 本发明的负极具有负极板、负极引线以及合金层;负极板包括负极集电体和含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的薄膜状负极活性物质层,薄膜状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负极引线含有选自镍、镍合金、铜以及铜合金之中的至少1种金属或合金;负极集电体和负极引线通过合金层接合在一起。由此,在利用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中,负极集电体和负极引线高效且切实地接合在一起,负极集电体和负极引线的导通性得以提高。其结果是,可以得到具有良好的集电性能、且高容量的负极。
-
公开(公告)号:CN10244713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96174.3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26 , H01M4/042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662 , H01M4/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将使带状的隔膜介于带状的正极与带状的负极之间的层叠体卷绕成圆筒状的电极组、非水电解质,电极组的与卷绕轴垂直的剖面的半径为3mm以上,负极具备:集电体、粘附在集电体表面上的含有硅系活性物质的活性物质层、介由含有铜-硅合金的合金层(20)与集电体连接的长条状的引线,引线与电极组的从卷绕轴起半径为3mm以上的卷绕周连接,包含相对于每1mm短边宽度的拉伸力为3N~50N的铜箔或者铜合金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