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24543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74415.0
申请日:2008-10-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721 , G01N33/491 , G01N33/545
Abstract: 一种分析用仪器,其包括:分离腔(18),该分离腔(18)利用离心力将试样液分离成溶液成分和固体成分;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该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保持分离好的固体成分中被输送至该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的那部分;试样溶液溢流腔(22),该试样溶液溢流腔(22)设于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与分离腔(18)之间,与输送分离腔(18)的试样液的连结流路(21)连结;毛细管腔(19),该毛细管腔(19)形成于分离腔(18)的内部,用于将分离腔(18)内的分离好的溶液成分(血浆)暂时保持,将残留在分离腔(18)中的血浆成分(57a)用毛细管腔(19)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9C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01801839.4
申请日:2001-06-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N33/5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 G01N33/54306 , G01N33/54386 , Y10S435/805 , Y10S435/81 , Y10S435/97 , Y10S436/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生物传感器,如图1所示,设有向展开层上添加被检查溶液的试样添加区域,或者相对所述试样添加区域在被检查溶液的浸透方向下游侧的至少局部具有漂白作用的试剂以可以溶解地状态担持的区域。这样构成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利用漂白试剂使液体试剂中的有色成分褪色,通过降低其反应区域的有色,不仅可以目测判断,而且可以无限低地抑制测定器产生的读取误差,可以有效地得到正确的测定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384358A
公开(公告)日:2002-12-11
申请号:CN02118669.3
申请日:2002-04-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N33/50 , G01N33/53 , G01N33/531 , G01N33/533 , G01N33/5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装置,所述生物装置包括样品施加部件、指示剂物质保存部件,以及测定部件。样品施加部件、指示剂物质保存部件和测定部件的位置使施加到样品施加部件的液体样品经过指示剂物质保存部件被转移到测定部件。至少指示剂物质保存部件和测定部件包含在一个元件中。指示剂物质保存部件具有含有与靶物质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的第一物质组,其中第一物质组以能被所施加的液体样品洗脱的状态存在。在第一物质组被施加到样品施加部件的液体样品洗脱后,第一物质组以在流动过程中具有前端和尾端的物质(mass)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796420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0880102224.6
申请日:2008-10-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721 , G01N33/491 , G01N33/545
Abstract: 一种分析用仪器,其包括:分离腔(18),该分离腔(18)利用离心力将试样液分离成溶液成分和固体成分;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该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保持分离好的固体成分中被输送至该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的那部分;试样溶液溢流腔(22),该试样溶液溢流腔(22)设于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与分离腔(18)之间,与输送分离腔(18)的试样液的连结流路(21)连结;毛细管腔(19),该毛细管腔(19)形成于分离腔(18)的内部,用于将分离腔(18)内的分离好的溶液成分(血浆)暂时保持,将残留在分离腔(18)中的血浆成分(57a)用毛细管腔(19)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01755207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0880025118.2
申请日:2008-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N33/53 , G01N33/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721 , G01N33/541 , G01N33/543 , G01N33/723 , G01N33/726 , Y10T436/105831 , Y10T436/25125 , Y10T436/2525 , Y10T436/25375
Abstract: 在迅速且可靠地使试样液中的血红蛋白变性的同时,实现迅速且准确的血红蛋白及血红蛋白衍生物的测定。血红蛋白及血红蛋白衍生物的测定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试剂组合物、测定试剂盒、分析器件及分析系统中,通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和金属盐对含血液成分的试样溶液进行处理来使试样溶液中的血红蛋白变性并测定血红蛋白后,通过使用与经变性的血红蛋白衍生物的变性部位特异性地结合的抗体的免疫法测定所述试样中的血红蛋白衍生物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160527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0680012119.4
申请日:2006-04-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N33/53 , G01N33/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72 , G01N33/5302 , G01N33/721
Abstract: 本发明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氧化剂构成的改性试剂处理含血液成分的试样溶液,使该试样溶液中的血红蛋白衍生物改性后,利用对该血红蛋白衍生物改性部位特异的抗体进行免疫化验,测定上述试样中的血红蛋白衍生物量。由此,进行血红蛋白衍生物测定时,把改性试剂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抑制至最低限度,迅速而且可靠地进行血红蛋白的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96420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880102224.6
申请日:2008-10-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721 , G01N33/491 , G01N33/545
Abstract: 一种分析用仪器,其包括:分离腔(18),该分离腔(18)利用离心力将试样液分离成溶液成分和固体成分;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该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保持分离好的固体成分中被输送至该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的那部分;试样溶液溢流腔(22),该试样溶液溢流腔(22)设于高比重成分定量腔(23)与分离腔(18)之间,与输送分离腔(18)的试样液的连结流路(21)连结;毛细管腔(19),该毛细管腔(19)形成于分离腔(18)的内部,用于将分离腔(18)内的分离好的溶液成分(血浆)暂时保持,将残留在分离腔(18)中的血浆成分(57a)用毛细管腔(19)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0175520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80025118.2
申请日:2008-10-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N33/53 , G01N33/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721 , G01N33/541 , G01N33/543 , G01N33/723 , G01N33/726 , Y10T436/105831 , Y10T436/25125 , Y10T436/2525 , Y10T436/25375
Abstract: 在迅速且可靠地使试样液中的血红蛋白变性的同时,实现迅速且准确的血红蛋白及血红蛋白衍生物的测定。血红蛋白及血红蛋白衍生物的测定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试剂组合物、测定试剂盒、分析器件及分析系统中,通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和金属盐对含血液成分的试样溶液进行处理来使试样溶液中的血红蛋白变性并测定血红蛋白后,通过使用与经变性的血红蛋白衍生物的变性部位特异性地结合的抗体的免疫法测定所述试样中的血红蛋白衍生物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751C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01801455.0
申请日:2001-05-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N33/5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93 , G01N30/90 , G01N33/558 , Y10T156/1054
Abstract: 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在展开被检查溶液的展开层的局部,含有使所述被检查溶液中的测定对象物对应的抗体固定化的固定化试剂部(5),和保持以干燥状态在所述展开层的局部标记、可以通过所述被检查溶液的展开而溶出的抗体的标记试剂保持部(4),通过测定所述固定化试剂部分(5)上的所述标记试剂的结合量,定性或定量所述被检查溶液的中测定成分,在该生物传感器上,所述展开层、相对所述被检查溶液的浸透方向平行的侧面的一部分或整体被熔融固化,密闭着。具有这样构成的生物传感器,可以使展开层上的被检查溶液的浸透整齐,另外利用简单的制造方法可以实现低成本高精度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401078A
公开(公告)日:2003-03-05
申请号:CN01802892.6
申请日:2001-12-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N33/5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 G01N33/543 , G06F19/28
Abstract: 为提供减少前界现象、本底及杂质的影响,能对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简便、迅速且正确地定量或定性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及用于其的特异结合分析装置,预先按包含设想的分析对象物的各试料,生成与来自特异结合反应的信号强度有关的数据库,基于上述数据库决定试料的信号强度的测定模式,从而决定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浓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