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74892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580004741.6
申请日:2005-04-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桥昌己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13/19632 , F16M11/10 , F16M11/126 , F16M13/027
Abstract: 本发明的摄像机安装装置包括摄像机安装台(12)和摄像机支撑部(14)。摄像机支撑部(14)和摄像机安装台(12)的结合方向(X),相对于垂直于摄像机设置面(16)的方向倾斜。进而,摄像机安装装置可根据设置面(16)的角度改变与结合方向(X)交叉的结合基准面(Y)上的相对于摄像机安装台(12)的摄像机支撑部(14)的角度。优选结合方向(X)的倾斜角为45度,且摄像机支撑部(14)可在结合基准面(Y)上反转。进而,摄像机支撑部(14)构成为可安装在摄像机(18)的上侧及下侧。摄像机安装装置可用于诸如墙面和天花板的不同设置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892397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610094326.0
申请日:2006-06-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3
Abstract: 本发明的拍摄元件驱动装置具有:可使拍摄元件维持拍摄面的面方向原样不变地在第1方向上移动的可动部;使轴在与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上移动的线性执行机构;具有在与第1方向及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上所设置的轴承部,通过以轴承部为中心转动,将由线性执行机构的轴施加于第2方向的加载力变换为第1方向的加载力而施加于可动部的驱动方向变换部;以及设置在方向变换部的载重,其抵消由于可动部的倾斜在驱动方向变换部中产生的以轴承部为中心的转动方向的力矩。
-
公开(公告)号:CN1255624A
公开(公告)日:2000-06-07
申请号:CN99122836.7
申请日:1999-11-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50/14 , B60R1/00 , B60R2300/107 , B60R2300/305 , B60R2300/607 , B60R2300/806 , B60R2300/8093 , B60W2420/42 , G01S11/12 , G06K9/00805 , G06T7/593 , G06T2207/30261 , G08G1/16 , H04N13/189 , H04N13/194 , H04N13/221 , H04N13/239 , H04N13/296 , H04N13/30 , H04N2013/0081 , H04N2013/0096
Abstract: 一种单摄像机的三维观测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辆不同运行位置摄取障碍物的两幅静止图像并加以存储,从所存储的静止图像的数据提取特征点,根据屏幕上特征点的位置数据和车辆运行距离数据计算车体至特征点的距离和特征点的高度,根据特征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形成障碍物的立体图像,以平面图或侧视图在监视器显示车体与障碍物间关系。由此使驾驶员直接把握障碍物的距离,当障碍物位于离车体预定距离时利用告警提醒驾驶员预先避免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100487550C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610094326.0
申请日:2006-06-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3
Abstract: 本发明的拍摄元件驱动装置具有:可使拍摄元件维持拍摄面的面方向原样不变地在第1方向上移动的可动部;使轴在与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上移动的线性执行机构;具有在与第1方向及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上所设置的轴承部,通过以轴承部为中心转动,将由线性执行机构的轴施加于第2方向的加载力变换为第1方向的加载力而施加于可动部的驱动方向变换部;以及设置在方向变换部的载重,其抵消由于可动部的倾斜在驱动方向变换部中产生的以轴承部为中心的转动方向的力矩。
-
公开(公告)号:CN101204084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80022440.0
申请日:2006-06-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3 , G03B3/04 , G03B15/00 , G03B17/02 , H04N5/23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元件驱动装置,包括:摄像元件保持部,其保持摄像元件在拍摄面朝向规定的方向的状态,并可在光轴方向移动;可动部,其与摄像元件保持部相抵接而设置;驱动部,其通过使可动部动作,在维持拍摄面的面方向的状态下,使摄像元件保持部所保持的摄像元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位置保持力施加部,其提供使摄像元件保持部的光轴方向的位置保持的位置保持力。
-
公开(公告)号:CN1910904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80002025.4
申请日:2005-02-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N5/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7/183 , B01D53/26 , B01D2257/80 , H04N5/2251
Abstract: 监视摄像机装置(10)包括摄像机壳体(12)和除湿调整体(14)。除湿调整体(14)包括除湿元件(42)、电极和与摄像机壳体(12)的被扣合部扣合的扣合部。电极的一端侧构成为向除湿元件(42)提供电源,电极的另一端侧贯通除湿调整体(14)的扣合部。除湿调整体(14)通过除湿调整体(14)的扣合部和摄像机壳体(12)的被扣合部可相对摄像机壳体(12)自由装卸。既可提供除湿调整功能,又可实现监视摄像机装置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910904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580002025.4
申请日:2005-02-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N5/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7/183 , B01D53/26 , B01D2257/80 , H04N5/2251
Abstract: 监视摄像机装置(10)包括摄像机壳体(12)和除湿调整体(14)。除湿调整体(14)包括除湿元件(42)、电极和与摄像机壳体(12)的被扣合部扣合的扣合部。电极的yi,gif端侧构成为向除湿元件(42)提供电源,电极的另yi,gif端侧贯通除湿调整体(14)的扣合部。除湿调整体(14)通过除湿调整体(14)的扣合部和摄像机壳体(12)的被扣合部可相对摄像机壳体(12)自由装卸。既可提供除湿调整功能,又可实现监视摄像机装置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490502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510076257.6
申请日:2005-05-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桥昌己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M13/02 , F16M11/10 , F16M11/2014 , F16M13/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头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基座元件(12)被固定到摄像头安装位置上。第二连接基座元件(14)被连接到第一连接基座元件(12)上。第一连接基座元件(12)和第二连接基座元件(14)形成一用于使摄像头线路从中通过的内部线路箱(20)。第二连接基座元件(14)通过铰链部分(22)被连接到第一连接基座元件(12)上。设置了多个铰链部分(22),便于第二连接基座元件(14)沿多个方向打开和闭合。这样,连接构造工作变得简单。此外,外观也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863274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80277.5
申请日:2006-05-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028 , H04N5/2252 , H04N5/2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摄像元件驱动装置及使用它的摄影装置,其中该摄像元件驱动装置设置有:具有摄像元件并可以在维持摄像面的面方向的情况下使摄像元件移动的可动部;和设置在可动部上用于通过辐射使摄像元件周围的热量散发的辐射部;由此在摄像元件移动时可以不产生摩擦力地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388685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080015913.0
申请日:2010-02-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桥昌己
IPC: H05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2 , Y10T29/49002
Abstract: 电子设备是照相机装置(1),具备树脂制的外壳(2),在内部容纳有照相机图像摄影用的电子部件;以及金属制的屏蔽部件(3),安装在上述外壳(2)的内侧。屏蔽部件(3)具备两个铆接孔(4),在各铆接孔(4)的周围设置有朝向内侧突出的三个铆接片(5)。外壳(2)在与各铆接孔(4)对应的位置具备凸起部(6)。在将屏蔽部件(3)安装在外壳(2)的状态下,凸起部(6)压入到铆接孔(4)中从而凸起部(6)被变形的三个铆接片(5)夹住,由此屏蔽部件(3)固定到外壳(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