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3082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810356708.9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显示模块、照明模块、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包括:一对电极;以及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EL层,其中,所述EL层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之间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存在于比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射光谱短波长一侧,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荧光物质和主体材料,所述荧光物质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中发射光,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能够将三重态激发能转换为发光的物质,所述主体材料的单重态激发能级比所述荧光物质的单重态激发能级高,并且所述主体材料的三重态激发能级比所述荧光物质的三重态激发能级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598272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356707.4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显示模块、照明模块、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包括:一对电极;以及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EL层,其中,所述EL层包括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存在于比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射光谱短波长一侧,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荧光物质和主体材料,所述荧光物质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中发射光,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物质、第一有机化合物和第二有机化合物,所述物质在所述第二发光层中发射光,所述荧光物质包含芘骨架,所述主体材料包含稠合芳香环,并且所述主体材料的三重态激发能级比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的三重态激发能级及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的三重态激发能级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59827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56707.4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显示模块、照明模块、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包括:一对电极;以及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EL层,其中,所述EL层包括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存在于比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射光谱短波长一侧,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荧光物质和主体材料,所述荧光物质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中发射光,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物质、第一有机化合物和第二有机化合物,所述物质在所述第二发光层中发射光,所述荧光物质包含芘骨架,所述主体材料包含稠合芳香环,并且所述主体材料的三重态激发能级比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的三重态激发能级及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的三重态激发能级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17648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19037.8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7/32 , H01L51/52 , H01L29/7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实施例涉及一种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柔性第一衬底与柔性第二衬底隔着显示元件彼此重叠。所重叠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中的至少一个衬底的侧面被具有透光性的高分子材料覆盖。该高分子材料比第一衬底及第二衬底更具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3748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580040196.X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G09F9/00 , H01L29/786 , H01L51/50 , H05B33/02 , H05B33/04
Abstract: 一种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柔性第一衬底与柔性第二衬底隔着显示元件彼此重叠。所重叠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中的至少一个衬底的侧面被具有透光性的高分子材料覆盖。该高分子材料比第一衬底及第二衬底更具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764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910519037.8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10K59/12 , H10K50/844 , H10K50/842 , H01L29/7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实施例涉及一种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柔性第一衬底与柔性第二衬底隔着显示元件彼此重叠。所重叠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中的至少一个衬底的侧面被具有透光性的高分子材料覆盖。该高分子材料比第一衬底及第二衬底更具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3082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56708.9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44 , H01L51/0051 , H01L51/0052 , H01L51/0054 , H01L51/0058 , H01L51/006 , H01L51/0061 , H01L51/0067 , H01L51/0072 , H01L51/0074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H01L51/5028 , H01L51/5056 , H01L51/5072 , H01L2251/5376 , H01L2251/5384 , H01L2251/5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显示模块、照明模块、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包括:一对电极;以及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EL层,其中,所述EL层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之间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射光谱存在于比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射光谱短波长一侧,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荧光物质和主体材料,所述荧光物质在所述第一发光层中发射光,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能够将三重态激发能转换为发光的物质,所述主体材料的单重态激发能级比所述荧光物质的单重态激发能级高,并且所述主体材料的三重态激发能级比所述荧光物质的三重态激发能级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794321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480065816.0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44 , H01L51/0051 , H01L51/0052 , H01L51/0054 , H01L51/0058 , H01L51/006 , H01L51/0061 , H01L51/0067 , H01L51/0072 , H01L51/0074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H01L51/5028 , H01L51/5056 , H01L51/5072 , H01L2251/5376 , H01L2251/5384 , H01L2251/55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荧光及磷光且有利于实用化的多色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具有包含主体材料和荧光物质的第一发光层、具有空穴传输性的物质及具有电子传输性的物质的分离层以及包含两种形成激基复合物的有机化合物和能够将三重态激发能转换为发光的物质的第二发光层的叠层结构。注意,从第一发光层发射的光在比第二发光层短波长一侧具有发射光谱峰的发光元件是更有效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57316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283326.6
申请日:2011-09-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5B3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58 , H01L33/22 , H01L33/56 , H01L51/5275
Abstract: 本发明的固态发光元件包含具有透射可见光的性质的结构体和在其顶侧和底侧的每一个上的凹凸结构;提供在所述结构体的一个表面上的高折射率材料层;和提供在所述高折射率材料层上的具有大于或等于1.6的折射率的发光体。所述高折射率材料层的一个表面比其与所述结构体接触的另一表面平坦。所述高折射率材料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6。所述结构体的折射率大于1.0且小于所述高折射率材料层的折射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7121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811630083.7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所述发光元件为一对电极之间包括发射荧光的第一发光层及发射磷光的第二发光层的叠层。第二发光层包括形成激基复合物的第一层、形成激基复合物的第二层以及形成激基复合物的第三层。第二层位于第一层上,而第三层位于第二层上。第二层的发射峰波长长于第一层的发射峰波长及第三层的发射峰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