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63286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251096.X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N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保持固定状态的车辆用脚踏垫。在包括垫主体(5)和将该垫主体固定在车辆的固定装置(7)的车辆用脚踏垫(1)中,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辆的第一固定部件(4)和固定在垫主体的第二固定部件(6),第一固定部件包括将上下方向作为轴向的转动旋钮(31)和以能够自由放倒的方式设置在该转动旋钮的上部的控制杆(41),在第二固定部件设有用于插入转动旋钮的插入接受部(90),通过转动被插入在该接受部的转动旋钮,转动旋钮卡定在插入接受部,在转动旋钮的卡定状态下,通过放倒控制杆从而限制转动旋钮的转动。由此,通过由转动旋钮31和控制杆以两个阶段固定用于将垫主体固定到车辆上的固定机构,能够实现牢固的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96328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210247623.X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N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少对垫主体的载荷的车辆用脚踏垫。所述车辆用脚踏垫包括将垫主体(5)固定在车辆的固定装置(7),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辆的第一固定部件(4)和固定在垫主体的第二固定部件(6),第一固定部件包括上下方向的转动旋钮(31),第二固定部件包括用于插入转动旋钮的插入接受部(90),转动旋钮可卡定在该插入接受部,第二固定部件包括夹持垫主体的上部半体(61)及下部半体(62),各个半体借助用于插入转动旋钮的半体连结部(65)互相连结,并利用设在半体连结部的外侧的外侧连结部(71)互相连结,所以将外侧连结部设在插入接受部周围的半体连结部的外侧可提高上部半体和下部半体的连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63285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247623.X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本田阿克塞斯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N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少对垫主体的载荷的车辆用脚踏垫。所述车辆用脚踏垫包括将垫主体(5)固定在车辆的固定装置(7),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辆的第一固定部件(4)和固定在垫主体的第二固定部件(6),第一固定部件包括上下方向的转动旋钮(31),第二固定部件包括用于插入转动旋钮的插入接受部(90),转动旋钮可卡定在该插入接受部,第二固定部件包括夹持垫主体的上部半体(61)及下部半体(62),各个半体借助用于插入转动旋钮的半体连结部(65)互相连结,并利用设在半体连结部的外侧的外侧连结部(71)互相连结,所以将外侧连结部设在插入接受部周围的半体连结部的外侧可提高上部半体和下部半体的连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55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0575371.0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该车身后部结构具有后围板、后侧框架、后端横梁、第1加固板和第2加固板。后端横梁沿着后围板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且相对于后侧框架向上方离开而配置。第1加固板连接后侧框架和后围板。第2加固板在第1加固板的上方连接后侧框架和后端横梁。根据本发明,能提高车辆在行驶中发生向车宽方向的扭曲变形等时的刚性,进而能抑制后翼子板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54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562375.5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后板的面刚性并同时在输入冲击载荷时抑制在后板产生形变的车身后部结构,在车身后部结构的后底板(3)设置有从后侧框架(2)的附近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上边结合部(8c)和从上边结合部向下方延伸并在车宽方向上与后侧框架分离开的侧边结合部(8b)。后板(5)具有供后侧框架结合的框架结合部(10)、供后底板的上边结合部结合的第一底板结合部(11)、以及供后底板的侧边结合部结合的第二底板结合部(12)。在后板中的框架结合部与第二底板结合部之间设置有纵补强筋(15A、15B)。纵补强筋延伸至后板的下端并向下方开放。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5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562375.5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后板的面刚性并同时在输入冲击载荷时抑制在后板产生形变的车身后部结构,在车身后部结构的后底板(3)设置有从后侧框架(2)的附近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上边结合部(8c)和从上边结合部(8c)向下方延伸并在车宽方向上与后侧框架(2)分离开的侧边结合部(8b)。后板(5)具有供后侧框架(2)结合的框架结合部(10)、供后底板(3)的上边结合部(8c)结合的第一底板结合部(11)、以及供后底板(3)的侧边结合部(8b)结合的第二底板结合部(12)。在后板(5)中的框架结合部(10)与第二底板结合部(12)之间设置有纵补强筋(15A、15B)。纵补强筋(15A、15B)延伸至后板(5)的下端并向下方开放。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563725.8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在将备用轮胎配置到车身的后底板上时能够抑制由对车身的后碰撞引起的备用轮胎的移动。车身后部构造(10)的车身后部包括:支架(30),其悬挂于沿着后底板(20)的左右缘部而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后侧框架(22),在上方载置备用轮胎(50);以及后板部(24),其形成作为开口部(23a)的下方侧的下部的阻挡部(24b),其中,该开口部(23a)通过掀背部(23)被提起而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开口。后板部(24)的上部的阻挡部(24b)构成为,形成在车身上下方向的高度与限制载置于支架(30)的备用轮胎(50)的前方移动的防护部件(39)相同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24988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0561339.7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从角板输入至延长部的冲击载荷的车身结构。车身后部结构具备保险杠梁(16)、延长部(15)以及角板(18)。保险杠梁在车身的后部沿车宽方向延伸。延长部为了将保险杠梁安装于车身而设置。角板在延长部的车宽内侧设于保险杠梁与延长部之间。在角板的中央设有变形促进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249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0561339.7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从角板输入至延长部的冲击载荷的车身结构。车身后部结构具备保险杠梁(16)、延长部(15)以及角板(18)。保险杠梁在车身的后部沿车宽方向延伸。延长部为了将保险杠梁安装于车身而设置。角板在延长部的车宽内侧设于保险杠梁与延长部之间。在角板的中央设有变形促进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55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575371.0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该车身后部结构具有后围板、后侧框架、后端横梁、第1加固板和第2加固板。后端横梁沿着后围板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且相对于后侧框架向上方离开而配置。第1加固板连接后侧框架和后围板。第2加固板在第1加固板的上方连接后侧框架和后端横梁。根据本发明,能提高车辆在行驶中发生向车宽方向的扭曲变形等时的刚性,进而能抑制后翼子板的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