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86939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710180720.0
申请日:1994-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IPC: C12P19/1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新的非还原性糖类生成酶及其制备和应用。这种酶可从Rhizobium Sp.M-11(FERMBP4130)和Arthrobacter Sp.Q36(FERM BP-4316)等微生物的培养物中获取,当其作用于还原性淀粉部分水解产物时可生成具有海藻糖结构的非还原性糖类。当葡萄糖淀粉酶和α-葡糖苷酶作用于这种非还原性糖类时,易于产生海藻糖。这种非还原性糖类和海藻糖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中。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466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02818030.5
申请日:2002-08-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8/345 , A23C11/103 , A23C20/025 , A23K20/163 , A23K20/24 , A23K20/30 , A23L2/52 , A23L5/00 , A23L5/19 , A23L5/27 , A23L11/09 , A23L11/34 , A23L23/00 , A23L27/40 , A23L27/50 , A23L27/86 , A23L29/274 , A23L29/30 , A23L29/37 , A23L33/16 , A23P20/20 , A23V2002/00 , A61K8/19 , A61K8/60 , A61K31/7012 , A61Q11/00 , A61Q19/00 , A61Q19/02 , A61Q19/10 , C07H3/04 , C07H15/04 , C07H23/00 , A23V2250/636 , A23V2250/6416 , A23V2250/1578 , A23V2250/7056 , A23V2250/708 , A23V2250/161 , A23V2250/1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藻糖或麦芽糖醇和金属离子化合物的缔合物,将提供潮解性、还原力、氧化力、难溶于水等的工业处理上不希望的金属离子化合物本来的性质得到改善的金属离子化合物的产品和其制造方法以及用途作为课题,通过提供海藻糖或麦芽糖醇、和金属离子化合物或卤水成分的缔合物和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解决该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376672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01802974.4
申请日:2001-07-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G1/40 , A21D2/181 , A23C9/005 , A23C9/1307 , A23C9/1544 , A23C9/156 , A23G3/42 , A23G4/10 , A23G9/34 , A23L2/60 , A23L15/00 , A23L15/20 , A23L27/30 , A23L33/10 , A23L33/21 , A61K8/60 , A61K8/66 , A61K9/0014 , A61K47/26 , A61Q11/00 , A61Q19/00 , A61Q19/02 , A61Q19/10 , C07H3/04 , C07H3/06 , C12N9/1051 , C12N9/2425 , C12N9/2428 , C12P19/04 , C12Y302/01001 , C12Y302/01002 , C12Y302/01003 , C12Y302/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α-异麦芽糖基葡糖基糖形成酶,由该酶获得的环四糖,含有该环四糖的糖,及其用途,其中所述酶能从葡糖聚合度至少为2、并具有作为非还原端连接键的α-糖苷键的糖转移α-葡糖基,而实质上不增加还原力,由此形成葡糖聚合度至少为3、并具有作为非还原端连接键的α-1,6糖苷键和作为非还原端以外连接键的α-1,4糖苷键的糖。
-
公开(公告)号:CN100352920C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94107243.6
申请日:1994-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新的非还原性糖类生成酶及其制备和应用。这种酶可从Rhizobium sp.M-11(FERMBP4130)和Arthrobacter sp。Q36(FERMBP-4316)等微生物的培养物中获取,当其作用于还原性淀粉部分水解产物时可生成具有海藻糖结构的非还原性糖类。当葡萄糖淀粉酶和α-葡糖苷酶作用于这种非还原性糖类时,易于产生海藻糖。这种非还原性糖类和海藻糖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044244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580035703.7
申请日:2005-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IPC: C12N15/56 , C12N9/24 , C12N1/21 , C07H3/06 , A23L1/09 , A23L1/236 , A23L1/30 , A61K8/00 , A61K47/26 , A61K47/40 , C08B37/00 , C12P19/04 , C13K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3/06 , A23L29/35 , A23L33/25 , C12N9/2402 , C12N9/2405 , C12P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葡萄糖作为组成糖的非还原性糖,提供在扩大非还原性糖的选择范围的同时生成该非还原性糖的新酶和它们的生成方法和制备方法,编码该酶的DNA,含有该DNA的重组DNA和转化体,以及含有该非还原性糖的组合物及其用途作为课题,通过提供具有由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异环麦芽寡糖和生成该糖的新型异环麦芽寡糖合酶和它们的生成方法和制备方法,以及编码该酶的DNA和含有该DNA的重组DNA和转化体,以及含有异环麦芽寡糖或含有该糖的糖类的组合物及其用途,从而解决上述课题。通式1:环{→6)-[α-D-Glcp-(1→4)]n-α-D-Glcp-(1→)}(n是指4或5)。
-
公开(公告)号:CN1946853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80012756.7
申请日:2005-04-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IPC: C12P19/18 , C07H3/06 , C12P19/14 , A23C9/12 , A23G1/00 , A23L1/22 , A23L1/29 , C12R1/865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含有蔗糖和乳糖的水溶液中通过使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的微生物的β-呋喃果糖苷酶和蔗糖非利用性酵母发生作用,来制造作为糖组成含有大于或等于 70%乳蔗糖、1-蔗果三糖和果糖基乳蔗糖合计不到3%的乳蔗糖高含量糖的方法,并提供通过将该乳蔗糖高含量糖通过层析来制造作为糖组成含有大于或等于90%乳蔗糖的高纯度乳蔗糖的方法,制造结晶乳蔗糖的方法,还提供由该制造方法得到的乳蔗糖高含量糖和高纯度乳蔗糖。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1C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99123896.6
申请日:1999-09-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04 , C12N9/2402 , C12N9/90 , C12P19/14 , C12P19/18 , C12Y302/01001 , C12Y302/01002 , C12Y302/01003 , C12Y302/0102
Abstract: 一种非还原性糖形成酶和一种海藻糖释放酶,它们具有适中的温度范围内,即40或45℃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的最适温度;并且具有酸性pH范围内,即小于pH7的最适pH。例如,可通过在营养培养基中培养能够产生这些酶的微生物或通过重组DNA技术而以需要的量获得这两种酶。
-
公开(公告)号:CN101186939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80720.0
申请日:1994-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IPC: C12P19/1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新的非还原性糖类生成酶及其制备和应用。这种酶可从Rhizobium Sp.M-11(FERMBP4130)和Arthrobacter Sp.Q36(FERM BP-4316)等微生物的培养物中获取,当其作用于还原性淀粉部分水解产物时可生成具有海藻糖结构的非还原性糖类。当葡萄糖淀粉酶和α-葡糖苷酶作用于这种非还原性糖类时,易于产生海藻糖。这种非还原性糖类和海藻糖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中。
-
公开(公告)号:CN1969032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480005789.4
申请日:2004-0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确立抑制挥发性醛类的生成和/或脂肪酸类的分解的方法及其用途,使对象物中含有α-低聚葡糖基α,α-海藻糖类,抑制由含脂肪酸类物质引起的挥发性醛类的生成本身和/或脂肪酸类的分解本身,另外,确立了以α-低聚葡糖基α,α-海藻糖类作为有效成分的挥发性醛类的生成和/或脂肪酸类的分解抑制方法和该抑制剂、及其用途,得到了高质量、稳定的饮料食物、化妆品、药物或者它们的原料或中间体等各种组合物,从而解决了上述课题。
-
公开(公告)号:CN1283804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03131195.4
申请日:1994-06-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文公开的是一种海藻糖-释放酶,它能特异性水解具有海藻糖结构作为一个末端单位且葡萄糖聚合度为3或更高的非还原多糖中,海藻糖部分和其余糖基部分之间的键。在SDS-PAGE上,该酶的分子量为约57,000到68,000,在等电电泳上的等电点是约3.3到4.6。该酶用于工业化制备海藻糖,并可很容易地将这样制备的海藻糖掺入食品以及化妆品和药物组合物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