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07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80079796.2
申请日:2021-09-28
IPC: F16K31/06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由于异物造成的隔膜的损伤的压差阀及具有该压差阀的阀装置。电磁阀(1)的阀主体(10)具有主阀室(12)、经由主阀座(17)而与主阀室(12)连接的第一流出口(14)、经由分支通路(18)而与主阀室(12)连接的压差阀室(13)及经由压差阀座(20)而与压差阀室(13)连接的第二流出口(15)。电磁阀(1)具有在阀主体(10)内划分压差阀室(13)与第一流出口(14)的合成树脂制的隔膜(51)和相对于阀主体(10)被固定的圆环形状的保持部件(54)。具有与隔膜(51)的外周部(51b)中的保持部件(54)侧的面重叠配置的合成树脂制的圆环形状的保护片(52)。隔膜(51)的外周部(51b)和保护片(52)被保持在阀主体(10)与保持部件(54)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101141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410138329.4
申请日:2014-04-08
IPC: F25B43/02
Abstract: 一种储存器,包含罐主体(2),该罐主体由上端开口的筒状的壳体(3)和与该壳体的开口部连接的头部(4)构成,在头部上具有纵向开口的制冷剂流入孔(8)和制冷剂流出孔(9),倒碗形的气液分离部件(16)与制冷剂流入孔接近配置,制冷剂流出孔连接有延伸至壳体的内底部附近的内管(6),在该内管的外侧配置有外管(5)而形成双重管结构,在气液分离部件的下方位置,干燥剂袋(7)通过捆扎带(30)而卷绕地安装固定在外管上,在外管上一体地具有将干燥剂袋收容划分的一对凸缘部(5b、5c)。采用本发明的具有气液分离部件的储存器,可抑制气泡的产生所带来异常声音的产生在最小限度,廉价地组装干燥剂而不会使气液分离性恶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60355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80046352.4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407 , B01D2257/80 , F25B43/006 , F25B2400/03 , F25B2500/12 , F25B2500/26
Abstract: 储液器具备罐和干燥剂。罐将流入至内部的冷媒分离为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将液相冷媒积存于内部,并且使气相冷媒向压缩机的吸入侧流出。干燥剂配置于罐内,用于除去冷媒中的水分。流入至罐内的冷媒中的液相冷媒从比所述干燥剂靠上方的位置朝向下方落下,并积存在所述罐内的下方。流入至罐内的冷媒中的气相冷媒被从位于比所述干燥剂靠上方的吸入口吸入,且向罐的外部流出。并且,通常情况下,干燥剂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气相冷媒中,且干燥剂配置于避开了液相冷媒的落下路径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0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310499447.3
申请日:2013-10-22
IPC: F25B43/00
Abstract: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部件的储存器,该储存器将伴随气泡产生的噪音抑制到最低限度。该储存器(1)包括容器主体(2),该容器主体由上端开口的筒形的筒身(3)以及连结于该筒身的开口部的头部(4)构成,在头部具有向纵向开口的制冷剂流入孔(8)和制冷剂流出孔(9),内管(6)连结于所述制冷剂流出孔,在该内管的外侧配置有外管(5),从而构成双重管,在筒身内的上方空间位置固定地设置有与头部的制冷剂流入孔相对的气液分离部件(16),装有干燥剂的盒子(7)接近气液分离部件的下方地固定于所述外管。干燥剂盒子由与外管一体地形成的顶板部件(22)、连结于该顶板部件的箱状部件(7a)以及收纳于其内部空间的干燥剂(7b)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712385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310455130.X
申请日:2013-09-29
IPC: F25B43/00
Abstract: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部件的储存器,该储存器将伴随气泡产生的噪音抑制到最低限度。该储存器(1),包括容器主体(2),该容器主体由上端开口的筒形的筒身(3)、以及连结于该筒身的开口部的头部(4)构成,在该头部具有向纵向开口的制冷剂流入孔(8)与制冷剂流出孔(9),在筒身内的上方空间位置具有内含干燥剂(7a)的袋(7),内含干燥剂的袋接近气液分离部件(16)地固定配置在所述气液分离部件的下方,气液分离部件与所述头部的所述制冷剂流入孔相对。延伸至筒身的内底部附近的内管(6)连结于所述制冷剂流出孔,在该内管的外侧配置有外管(5),从而构成双重管。内含干燥剂的袋通过捆扎带(30)固定于外管。
-
公开(公告)号:CN10387489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80049452.8
申请日:2012-10-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41/04 , F16K11/044 , F25B1/00 , F16K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2 , B60H1/00885 , B60H1/00921 , F25B41/04 , F25B41/062 , F25B2341/062 , F25B2341/065 , F25B2400/13 , F25B2500/18 , F25B2600/11 , F25B2600/2501 , F25B2600/2509 , F25B2600/2513 , Y02B30/72
Abstract: 在集成阀(14)中,其中设置汽-液分离空间(141b)的本体(140)包括减压液相制冷剂的固定节流阀(17)、打开或关闭液相制冷剂通道(141d)的液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5)、和打开或关闭汽相制冷剂通道(142d)的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进一步,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由压差调节阀构成,该压差调节阀基于汽相制冷剂通道(142b)侧处的制冷剂压力和液相制冷剂通道侧(141e)处的制冷剂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被操作。汽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8)在液相制冷剂侧阀构件(15)由螺线管(16)移动时能够移动。因此,可以简化构成气体喷射循环的热泵循环的循环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3842748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80048573.0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06
Abstract: 在冷媒回路中配置在压缩机的吸入侧且分离冷媒的气液并储存液态冷媒的储液器,具备:形成内部空间(S)的压力容器(2);设于压力容器的冷媒的流入口(5)和冷媒的流出口(6);将压力容器内的冷媒向流出口引导的导管(8);和气液分离构件(15),与流入口对置地设于压力容器内,且具有相对于流入口中的流线的方向大致垂直地扩展的分离板(16),气液分离构件在与流入口相面对的区域的分离板上具有山形的突出部(18),该山形的突出部具有朝向流入口方向突出的一个顶部(18a)及倾斜面(18b)。
-
公开(公告)号:CN11038288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80014731.8
申请日:2018-0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在使具有可变喷嘴部的喷射器(15)和可变节流机构(16)作为喷射器组件(20)一体化时,将具有可变喷嘴部的喷射器(15)的喷嘴侧驱动机构(54)使针阀(53)位移的位移方向的中心轴定义为喷嘴侧中心轴(CL1),将可变节流机构(16)的减压侧驱动机构(62)使节流阀(61)位移的位移方向的中心轴定义为减压侧中心轴(CL2),喷嘴侧中心轴(CL1)及减压侧驱动机构(62)成为扭转的位置关系。并且配置成,在从喷嘴侧中心轴(CL1)以及减压侧驱动机构(62)中的一方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时,与一方的中心轴对应的驱动部跟另一方的中心轴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31296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6946.5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第一分支部(12)、散热器(13)、第二分支部(16)、第一减压部(17、40)、第一蒸发器(18、52)、第二减压部(24、69)、第二蒸发器(25、60)、喷射器(22)以及合流部(20)。散热器使从压缩机排出并被第一分支部分支后的一方的制冷剂散热。第一减压部使被散热器散热并被第二分支部分支后的一方的制冷剂减压。第二减压部使被第二分支部分支后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减压。喷射器具有:喷嘴部(221),使被第一分支部分支后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减压并将减压后的制冷剂作为喷射制冷剂喷射;制冷剂吸引口(22b),通过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将在第二蒸发器蒸发后的制冷剂作为吸引制冷剂吸引;以及升压部(222b),使喷射制冷剂和吸引制冷剂混合并升压。
-
公开(公告)号:CN104126100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80070137.3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62 , F25B2341/0683 , F25B2500/01
Abstract: 温敏杆(52b)与响应于密封空间(20)的内部压力和从蒸发器(6)输出的低压制冷剂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可移位的隔膜(53b)相连通,具有响应于温度而可变的压力的温敏介质被密封在该密封空间中。向该密封空间(20)打开的盲孔(10)被形成于温敏杆(52b)的内部。温敏介质是制冷剂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在温敏介质中惰性气体的混合比率以这样的方式响应于盲孔(10)等效直径(D)相对于盲孔(10)深度(L)的比率(α):从温敏杆(52b)到温敏介质的热传导的时间常数被保持在所期望的时间常数范围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