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080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80016800.6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用于制冷循环的阀装置具备主体(100)、阀室(10)内的阀芯(13、15)以及用于使阀芯(13、15)移动的阀部件(X1),阀部件(X1)具有:基部,该基部形成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室、与制冷剂室连通的第一制冷剂孔以及与制冷剂室连通的第二制冷剂孔;驱动部,该驱动部当自身的温度发生变化时进行位移;放大部,该放大部对驱动部的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位移进行放大;以及可动部,该可动部被传递由放大部放大后的位移而移动,从而对经由制冷剂室的第一制冷剂孔与第二制冷剂孔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第一制冷剂孔和第二制冷剂孔中的一方与阀装置的外部的流路连通,另一方与阀室(10)连通。

    阀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08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80016800.6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用于制冷循环的阀装置具备主体(100)、阀室(10)内的阀芯(13、15)以及用于使阀芯(13、15)移动的阀部件(X1),阀部件(X1)具有:基部,该基部形成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室、与制冷剂室连通的第一制冷剂孔以及与制冷剂室连通的第二制冷剂孔;驱动部,该驱动部当自身的温度发生变化时进行位移;放大部,该放大部对驱动部的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位移进行放大;以及可动部,该可动部被传递由放大部放大后的位移而移动,从而对经由制冷剂室的第一制冷剂孔与第二制冷剂孔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第一制冷剂孔和第二制冷剂孔中的一方与阀装置的外部的流路连通,另一方与阀室(10)连通。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9486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80060200.2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11)、散热器(12)、分支部(14)、喷射器(15)、吸引侧减压部(16、16a)、上风侧蒸发器(17)以及下风侧蒸发器(18)。喷射器具有喷嘴部(15a)和升压部(15b)。在下风侧蒸发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及上风侧蒸发器形成有流出侧蒸发部(17a、18a、17b)。在下风侧蒸发器的剩余的部位形成有吸引侧蒸发部(18b)。将下风侧蒸发器的流出侧蒸发部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定义为流出侧蒸发温度(Te1)、将下风侧蒸发器的吸引侧蒸发部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定义为吸引侧蒸发温度(Te2)。喷嘴部及吸引侧减压部中的至少一方使制冷剂通路面积变化,以使得流出侧蒸发温度与吸引侧蒸发温度的温度差(ΔT)成为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差(KΔT)以下。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9486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60200.2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11)、散热器(12)、分支部(14)、喷射器(15)、吸引侧减压部(16、16a)、上风侧蒸发器(17)以及下风侧蒸发器(18)。喷射器具有喷嘴部(15a)和升压部(15b)。在下风侧蒸发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及上风侧蒸发器形成有流出侧蒸发部(17a、18a、17b)。在下风侧蒸发器的剩余的部位形成有吸引侧蒸发部(18b)。将下风侧蒸发器的流出侧蒸发部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定义为流出侧蒸发温度(Te1)、将下风侧蒸发器的吸引侧蒸发部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定义为吸引侧蒸发温度(Te2)。喷嘴部及吸引侧减压部中的至少一方使制冷剂通路面积变化,以使得流出侧蒸发温度与吸引侧蒸发温度的温度差(ΔT)成为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差(KΔT)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