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吸振软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19088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510082542.9

    申请日:2005-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085 F16L11/26

    Abstract: 提供一种抗压吸振软管,可使接头配件可靠地型锻于其轴向端部,其中,在所述接头配件的型锻过程中,所述软管的轴向端部不会产生破裂,并且可以毫不费力地安装所述接头配件。抗压吸振软管(10)具有软管主体(12)和接头配件(14),该软管主体(12)包括内表面橡胶层(16)、加固层(18)和外表面橡胶层(20),该接头配件(14)具有刚性插入管(22)和插口配件(24)。通过将所述插口配件(24)型锻于所述软管主体(12)上,可将所述接头配件(14)连接到所述软管主体(12)的轴向端部的型锻部分(12B)。所述内表面橡胶层(16)通过模制形成,从而其型锻部分(16B)的直径大于其主要部分(16A)的直径,并且所述型锻部分(16B)的壁厚t2大于或等于所述主要部分(16A)的壁厚t1,此后,层叠所述加固层(18)和所述外表面橡胶层(20)以构成所述软管主体(12)。

    抗压吸振软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67925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510082542.9

    申请日:2005-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085 F16L11/26

    Abstract: 提供一种抗压吸振软管,可使接头配件可靠地型锻于其轴向端部,其中,在所述接头配件的型锻过程中,所述软管的轴向端部不会产生破裂,并且可以毫不费力地安装所述接头配件。抗压吸振软管(10)具有软管主体(12)和接头配件(14),该软管主体(12)包括内表面橡胶层(16)、加固层(18)和外表面橡胶层(20),该接头配件(14)具有刚性插入管(22)和插口配件(24)。通过将所述插口配件(24)型锻于所述软管主体(12)上,可将所述接头配件(14)连接到所述软管主体(12)的轴向端部的型锻部分(12B)。所述内表面橡胶层(16)通过模制形成,从而其型锻部分(16B)的直径大于其主要部分(16A)的直径,并且所述型锻部分(16B)的壁厚t2大于或等于所述主要部分(16A)的壁厚t1,此后,层叠所述加固层(18)和所述外表面橡胶层(20)以构成所述软管主体(1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