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94158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10132216.2
申请日:2009-04-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3/18 , H04L25/0272 , H04L25/0292 , H04L25/085
Abstract: 一种信号接收器,包括:接收电路(2),其经由传输线路(3)接收差分信号,该传输线路(3)包括用于发送差分信号的一对信号线(3P、3M);以及阻抗控制电路(4、21),其控制输入阻抗从而降低共模噪声。阻抗控制电路包括检测元件(5),该检测元件(5)用于检测所述共模噪声的电压、电流和电功率中的至少一个。阻抗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共模噪声的电压、电流和电功率中的至少一个的变化来控制所述输入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01540627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910128016.X
申请日:2009-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阻抗控制电路的接收装置和半导体装置。一种接收装置(1,15)包括接收电路(2,16)和阻抗控制电路(4,17)。接收电路(2,16)接收通过通信线路(3,12)传输的信号。阻抗控制电路(4,17)与接收电路(2,16)耦合并具有检测部分(5,18a,18b)。该检测部分(5,18a,18b)检测信号的物理值,该物理值包括电压、电流和电功率中的至少一种。该阻抗控制电路(4,17)基于该检测值改变输入阻抗,以便减小该信号的振铃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01594158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132216.2
申请日:2009-04-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3/18 , H04L25/0272 , H04L25/0292 , H04L25/085
Abstract: 一种信号接收器,包括:接收电路(2),其经由传输线路(3)接收差分信号,该传输线路(3)包括用于发送差分信号的一对信号线(3P、3M);以及阻抗控制电路(4、21),其控制输入阻抗从而降低共模噪声。阻抗控制电路包括检测元件(5),该检测元件(5)用于检测所述共模噪声的电压、电流和电功率中的至少一个。阻抗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共模噪声的电压、电流和电功率中的至少一个的变化来控制所述输入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01540627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128016.X
申请日:2009-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阻抗控制电路的接收装置和半导体装置。一种接收装置(1,15)包括接收电路(2,16)和阻抗控制电路(4,17)。接收电路(2,16)接收通过通信线路(3,12)传输的信号。阻抗控制电路(4,17)与接收电路(2,16)耦合并具有检测部分(5,18a,18b)。该检测部分(5,18a,18b)检测信号的物理值,该物理值包括电压、电流和电功率中的至少一种。该阻抗控制电路(4,17)基于该检测值改变输入阻抗,以便减小该信号的振铃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0794996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680048225.1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离子风送出装置,具备:第一放电电极(20);基准电极(30),该基准电极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分离地配置;第一电源电路(40),该第一电源电路输出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控制电极(31),该控制电极配置于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的送风路径上;第二放电电极(21),该第二放电电极配置于所述基准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以及第二电源电路(41),该第二电源电路输出电压,该电压使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加速,并且该电压使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792341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8213.9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喷流产生装置,具备:放电电极(20);基准电极(30),该基准电极与所述放电电极分离地配置;电源电路(40),该电源电路产生对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的电位差进行控制的输出电压;控制部(50),该控制部将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在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电压是在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不诱发电晕放电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在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诱发电晕放电的电压;以及壳体(10),该壳体至少收容所述基准电极并且具有喷射离子风的喷出口(12),该离子风由所述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所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79073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210153025.6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26
Abstract: 一种由MOSFET(4,5,7)形成的线间切换元件设置在一对信号线(3P,3N)之间。当差分信号的电平从高变为低时,控制电路将FET(4,5,7)导通一固定时间段,从而通过当差分信号的电平转换时降低信号线(3P,3N)之间的阻抗,并且通过使得差分信号波形的失真的能量被FET(4,5,7)的导通电阻吸收,来抑制振铃。
-
公开(公告)号:CN107923414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80048213.9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喷流产生装置,具备:放电电极(20);基准电极(30),该基准电极与所述放电电极分离地配置;电源电路(40),该电源电路产生对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的电位差进行控制的输出电压;控制部(50),该控制部将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在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电压是在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不诱发电晕放电的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是在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诱发电晕放电的电压;以及壳体(10),该壳体至少收容所述基准电极并且具有喷射离子风的喷出口(12),该离子风由所述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所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94996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680048225.1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离子风送出装置,具备:第一放电电极(20);基准电极(30),该基准电极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分离地配置;第一电源电路(40),该第一电源电路输出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压;控制电极(31),该控制电极配置于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风的送风路径上;第二放电电极(21),该第二放电电极配置于所述基准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以及第二电源电路(41),该第二电源电路输出电压,该电压使通过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生成的离子加速,并且该电压使所述第二放电电极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引起电晕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790735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153025.6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26
Abstract: 一种由MOSFET(4,5,7)形成的线间切换元件设置在一对信号线(3P,3N)之间。当差分信号的电平从高变为低时,控制电路将FET(4,5,7)导通一固定时间段,从而通过当差分信号的电平转换时降低信号线(3P,3N)之间的阻抗,并且通过使得差分信号波形的失真的能量被FET(4,5,7)的导通电阻吸收,来抑制振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