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弹簧气囊机外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2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00501.4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一种空气弹簧气囊机外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机外冷却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升降机构和气管接头,夹持机构的上端与升降机构的下端连接,夹持机构的下端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处设置有气管接头;气囊内侧的上端与夹持机构上端的外侧贴合,气囊内侧的下端与夹持机构下端的外侧贴合,夹持机构、气管接头和气囊围成一个空腔。用充气设备的气管连接气管接头对所述的空腔中进行充气,将气囊以充气状态进行机外冷却。此方法释放了硫化机之前机内冷却消耗的设备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同时,机外后充气使用压实空气,没有能耗消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一种磁浮式辅助减振的空气弹簧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54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45082.4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式辅助减振的空气弹簧,包括具有上盖板和橡胶囊皮的橡胶气囊,还包括斥力辅助减振机构,所述斥力辅助减振机构包括支座、上磁体和下磁体,所述橡胶囊皮包饶在上顶的上盖板周边和下方支座的上端周边之间形成封闭的橡胶气囊,上磁体固定在上盖板上,下磁体安装在上盖板下方的支座上,上盖板和下磁体之间有间距,上磁体和下磁体相邻的一端极性相同,能够形成磁斥力。本发明辅助减振机构替代了传统的辅助簧,能够为橡胶气囊分担车厢施加在上盖板上的一部分载荷,并在全生命周期内为橡胶气囊减弱冲击载荷,能够显著降低橡胶气囊内气压的压强,大大延缓橡胶囊皮的老化速度,能够使空气弹簧长期保持良好的减振性能。

    大曲囊空气弹簧气囊硫化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1515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137169.8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大曲囊空气弹簧气囊硫化模具,包括与硫化机的上平板固定的顶模、设置在顶模下方且与硫化机的下平板固定的底模,夹在顶模与底模之间且与硫化机上的升降油缸连接的中模和向中模充入气压以定型囊胚且可升降的中心机构,中心机构置于底模上且与中模底部配合将囊胚下子口夹紧,中模内壁与囊胚的定型结构相对应,囊胚随中模充入气压而定型在中模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模与中模合围形成覆盖中模的空心导热腔,通过空心导热腔向中模均匀导热,使囊胚均匀受热硫化。本发明使定型在中模内壁上的囊胚均匀受热硫化,保证囊胚各部位硫化程度一致,提高硫化质量,缩短硫化时间,提升硫化效率,大幅降低气囊生产的工时成本,提高冷却效率,缩短成品时间。

    大曲囊空气弹簧气囊硫化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1515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37169.8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大曲囊空气弹簧气囊硫化模具,包括与硫化机的上平板固定的顶模、设置在顶模下方且与硫化机的下平板固定的底模,夹在顶模与底模之间且与硫化机上的升降油缸连接的中模和向中模充入气压以定型囊胚且可升降的中心机构,中心机构置于底模上且与中模底部配合将囊胚下子口夹紧,中模内壁与囊胚的定型结构相对应,囊胚随中模充入气压而定型在中模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模与中模合围形成覆盖中模的空心导热腔,通过空心导热腔向中模均匀导热,使囊胚均匀受热硫化。本发明使定型在中模内壁上的囊胚均匀受热硫化,保证囊胚各部位硫化程度一致,提高硫化质量,缩短硫化时间,提升硫化效率,大幅降低气囊生产的工时成本,提高冷却效率,缩短成品时间。

    一种增强驱动轮驱动履带效能的方法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02225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011548.5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驱动轮驱动履带效能的方法及结构,其方法是在驱动轮的驱动齿向履带的从动齿的齿根端与齿尖端之间施加驱动力F时,使从动齿的齿尖端受到一个与驱动力F方向相反的阻力F1,将驱动力F直接转化为从动齿齿根端向履带施加的与履带运行方向一致的正压力F2。具体是在驱动齿以内的驱动轮轮盘上设置限位件,使履带随驱动轮转动,在从动齿的后侧接触并受到在后驱动齿的驱动力F时,该从动齿的齿尖端前侧也接触并受到在前限位件的阻力F1。其优点在于:在从动齿齿尖端形成的阻力F1能够部分或全部将驱动力F直接转化为齿根端向履带施加的与履带运行方向一致的正压力F2,即使阻力F1较小,也能够显著增加驱动轮驱动履带的效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