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6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51297.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pH值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pH值调节剂、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进行改性,使胶凝材料同时满足高放废物处置库建设中pH值小于11和力学性能要求。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备而成:普通硅酸盐水泥60~65、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0~10、硅灰25~35、pH值调节剂3~5、减水剂0.5~1.5。本发明制备的胶凝材料pH值为10.50~10.95,可通过改变改性材料的掺入量调整pH值下降速度和小于11的龄期,并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使用本发明公开的胶凝材料,可以为我国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放废物处置库提供支撑,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65622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451297.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pH值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pH值调节剂、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进行改性,使胶凝材料同时满足高放废物处置库建设中pH值小于11和力学性能要求。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备而成:普通硅酸盐水泥60~65、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0~10、硅灰25~35、pH值调节剂3~5、减水剂0.5~1.5。本发明制备的胶凝材料pH值为10.50~10.95,可通过改变改性材料的掺入量调整pH值下降速度和小于11的龄期,并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使用本发明公开的胶凝材料,可以为我国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放废物处置库提供支撑,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0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65903.6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围岩形变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测围岩预定位置的开挖损伤岩石材料的时效变形的方法,时效变形由围岩开挖引起并在地应力的长时间作用下进一步扩展导致,其包括如下步骤:S10:确定预定位置与围岩的开挖位置的距离;S20:确定预测时距离开挖时的时间间隔;S30:根据距离以及时间间隔,确定预定位置的开挖损伤;S40:根据距离以及时间间隔,确定预定位置的材料应变;S50:根据开挖损伤以及材料应变,预测围岩预定位置的岩石材料的时效变形。通过上述方法能够确定围岩预定位置的岩石材料在任意时刻的开挖损伤以及材料应变程度,进而准确确定围岩预定位置的岩石材料在任意时刻的时效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3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3554.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TBM法和钻爆法围岩开挖响应对比监测方法,涉及高放废物处置领域,该方法首先基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确定TBM试验巷道、专用监测巷道以及钻爆试验巷道的位置及断面尺寸;利用专用监测巷道超前布置多种开挖响应监测系统,包括微震和/或声发射监测系统、围岩内部位移监测系统以及扰动应力监测系统;在钻爆法和TBM法开挖过程中,采用多种开挖响应监测系统监测钻爆试验巷道和TBM试验巷道的围岩响应;对比分析TBM试验巷道和钻爆试验巷道的围岩响应特征及演化规律,根据分析结果指导TBM法和钻爆法开挖过程。本申请通过多种开挖响应监测方法的综合解译与对比印证,能够为指导TBM法和钻爆法开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3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03544.8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岩体开挖扰动应力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步骤:在测点位置安装胶层和应变片,在测点注入水泥浆,以在岩体中形成水泥浆层,应变片设置在胶层,水泥浆层形成在胶层以及岩体之间;确定对应变片的测量值进行修正的修正系数;根据水泥浆层的应变值,确定岩体开挖的扰动应力。根据该方法不必直接将胶层和应变片安装在岩体的测点的钻孔。通过上述方法设置的应力采集装置,由于水泥浆层的作用,其与孔壁不存在间隙,应力采集装置能够有效固定,并且,考虑了水泥浆层的影响,利用修正系数对应变片的测量值进行修正,以使确定的岩体开挖的扰动应力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03427.1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通过取样确定岩石损伤程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预定区域的围岩的损伤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从预定区域的围岩中获得多个岩石样品;S20,将多个岩石样品分成第一部分岩石样品以及第二部分岩石样品;S30,识别第一部分岩石样品的裂隙场;S40,识别第二部分岩石样品的损伤场;S50,根据裂隙场以及损伤场,确定预定区域的围岩的损伤程度。其中,在S10步骤中,获得的岩石样品边长要求不低于5厘米且不超过6厘米,取样深度不低于5厘米且不超过6厘米。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方法,能够降低确定围岩损伤程度的难度,提高效率,提升探测精度,同时确保最终确定的围岩损伤程度结果的全面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4728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710495577.8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四川大学
IPC: G01V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撑式微震传感器装置,其构成包括微震传感器、设置在微震传感器两端的外连结构、液压支撑机构和为液压支撑提供液压油的液压系统,所述微震传感器的构成包括微震探头和抱持微震探头的抱持部件,所述抱持部件为能使所抱持的微震探头下侧表面与其安置于内的监测孔壁面接触耦合;所述液压支撑机构为两副,分别设置在抱持部件背侧面中分线两端,微震探头下侧表面和支撑板在液压支撑机构作用下与监测孔内壁有效耦合,以监测岩体的震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微震传感器与监测孔壁面接触耦合性差和安装方便性差等问题,提高了微震传感器的监测准确性,微震传感器装置可以回收重复使用,降低了微震监测系统的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55028.7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机械破岩损伤特征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载物台上放置有待观测岩样,体视显微镜包括沿支架延伸的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支架上的显微镜主体,显微镜主体上设有随其同步移动的主机,主机的底部设有用于观测待观测岩样的镜头,主机内设有两均与镜头相连接的光路,主机的顶部设有分别与两光路相连接的目镜和拍摄转接口,拍摄转接口间隔位于目镜的一侧并配套有摄像机,摄像机的镜头可持续安装在拍摄转接口处,摄像机电连接有用于岩样损伤采集和处理的图像处理系统,主机处设有荧光光源,荧光光源的光照范围覆盖待观测岩样,显微镜主体的顶部设有目镜,能够有效解决机械破岩损伤测试识别率低、岩样要求高、主观性强及操作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45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1409.0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将75‑80份纳米硅溶胶和2‑4份减水剂混合均匀,加入20‑25份去离子水,搅拌,静置,然后振荡,即得复合改性剂,将其加入普通硅酸盐注浆材料后,不仅能够快速降低外部环境的高酸碱度,还使浆体的流变性能得到改善,实现对岩体裂缝的封闭,阻止地下水运移,进一步提高工程屏障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77970.4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液可注入岩体裂缝尺寸测算方法,具体包括微观图像采集、图像二值化、获取孔裂隙骨架像素和孔裂隙边缘像素、确定孔裂隙像素、确定边界像素、测算孔裂隙,本方法能够测算出孔裂隙各处宽度、单一孔裂隙平均宽度、全部孔裂隙平均宽度、单一孔裂隙长度与全部孔裂隙平均长度;同时对图像测量结果各个像素进行标注以获取可视化云图,可直观地了解到孔裂隙不同位置的宽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