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31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94663.0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石墨回收‑活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石墨的常规回收;2,导电碳和粘结剂的热解去除;3,回收石墨的两步活化法;4,煅烧反应产物的后处理,即可得到分层石墨纳米片。分层石墨纳米片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硫载体应用,在0.1C电流密度下的初始容量为1410mAh·g‑1;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剩余841mAh·g‑1,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59.6%。本发明具有:原料成本低、工艺设备简单、废液处理简单;实现调节、重构石墨的微观结构——由块状结构刻蚀为分层纳米片结构,从而提高性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86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43644.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48 , H01M4/58 , H01M4/36 , H01M4/58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包覆具有异质结构的钼化合物NC/MSO,以四水合钼酸铵作为钼源,硫代乙酰胺TAA作为硫源,通过搅拌沉淀得到聚多巴胺包覆的前驱体PDA/Mo,再将PDA/Mo和TAA进行煅烧部分硫化,即可得到NC/MoS2‑MoO2。NC/MSO由MoO2和MoS2组成并形成异质界面;峰高比值ID/IG=0.847;微观形貌为片层堆叠形成的球状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多巴胺包覆钼化合物前驱体PDA/Mo的制备;2,氮掺杂碳包覆具有异质结构的钼化合物的制备。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时,在电流倍率为0.2C的条件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00‑1200mA h g‑1;在循环次数为200次条件下,剩余放电比容量为800‑900mA h g‑1,容量保持率为75‑80%。
-
公开(公告)号:CN117886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71949.4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C01B32/342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弃罗汉果芯的多孔碳材料,由废弃罗汉果芯,先通过植酸进行水热活化,再通过氯化锌进行碳化和活化,即可得到废弃罗汉果芯多孔碳材料,简称为GC‑PAZC;GC‑PAZC具有蜂窝状的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400‑1600m2/g,平均孔径大小为2‑3nm,孔体积为1‑2cm3/g。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罗汉果芯的加工模拟;2,废弃罗汉果芯的回收;3,废弃罗汉果芯的水热活化;4,废弃罗汉果芯的碳化和活化。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在0.1C电流密度下的初始容量为1300‑1350mA·h/g;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剩余900‑950mA·h/g,其容量保持率为70‑75%。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22734.8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583 , H01M10/052 , C01G45/00 , C01B32/35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锰纳米线的生物基多孔碳电极材料,以硫酸锰、高锰酸钾和生物基多孔碳为原料,经一步水热法制得,即可得到C‑MnO2‑NW;所述C‑MnO2‑NW的基本微观形貌保持为蜂窝状多孔结构,并且,在蜂窝状多孔结构表面负载纳米线结构的二氧化锰纳米线,二氧化锰纳米线的平均直径为40‑60nm,比表面积为1650‑1800m2/g。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MnSO4、KMnO4和GC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搅拌混合得到反应液,然后,通过一步水热法,将反应液进行水热反应,最后,将水热反应所得产物进行干燥即可。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时,在电流密度为0.2C条件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00‑1300mAh/g;在100次充电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000‑1200mAh/g,容量衰减率为10‑15%。
-
公开(公告)号:CN117690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19611.7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Mo‑O/Co‑O/NF多层复合结构材料,以泡沫镍为基底,通过溶剂共沉淀法及退火处理在其表面负载Co3O4,即可得到Co‑O/NF,再经过水热法和分解处理在Co3O4的表面负载CoMoO4,即可得到Co‑Mo‑O/Co‑O/NF;所述Co‑O/NF的微观形貌为片状结构;所述Co‑Mo‑O/Co‑O/NF的微观形貌为多层复合结构,其中,Co3O4为内层,CoMoO4为外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O/NF的制备;2,Co‑Mo‑O/Co‑O/NF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55V的电压窗口范围内进行充放电,在电流密度为1‑2mA cm‑2时,比电容为2‑4F cm‑2;在电流密度为5‑15A g‑1时,经过3000‑5000圈循环后保留初始比电容的60‑80%。
-
公开(公告)号:CN119500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1181.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块状Ru/ZIF‑67/PMF复合材料,以经过聚乙烯醇PVA处理的三聚氰胺泡沫PMF作为载体,在PMF表面生长ZIF‑67制得ZIF‑67/PMF后,再经化学还原法负载Ru纳米粒子,得到宏观块状结构的Ru/ZIF‑67/PMF轻质块状复合材料,可通过控制块体的高度实现可控按需放氢。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PMF的制备;2,ZIF‑67/PMF的制备;3,Ru/ZIF‑67/PMF的制备。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时,在303K条件下,最大产氢速率为6000‑7000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100%;循环5次后,仍保留初始最大产氢速率的80.7‑91.5%;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20.9‑25.3kJ·mol‑1。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7707.2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04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状碳包覆ZnO‑ZnS异质结构材料,以乙酸锌作为锌源、硫脲作为硫源,经过第一次水热反应制备球状ZnO‑ZnS异质结构,然后,经第二次水热反应,得到聚多巴胺包覆ZnO‑ZnS异质结构,最后,通过碳煅烧得到ZnO‑ZnS@NC;ZnO‑ZnS中ZnO为纤锌矿结构,ZnS为闪锌矿结构;ZnO‑ZnS@NC中ZnO为纤锌矿结构,ZnS为纤锌矿结构;ZnO和ZnS之间存在异质界面;ZnO‑ZnS为圆滑的球状结构;ZnO‑ZnS@NC为多孔球状结构;ZnO‑ZnS@NC的峰高比值ID/IG=0.717。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球状ZnO‑ZnS异质结构的一步法制备;2,聚多巴胺的包覆;3,聚多巴胺的碳化。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电流倍率为0.1C的条件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00‑1400mA h g‑1;在循环次数为100次条件下,剩余放电比容量为1000‑1100mA h g‑1,容量保持率为75‑80%。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32821.4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弃灵芝的多孔碳材料,以废弃的灵芝为碳源,采用预碳化与碱溶液处理的方法获得硫脲掺杂的前驱体,再经煅烧可制得多孔碳材料;废弃灵芝多孔碳材料具有大孔和微孔共存的多孔结构,大孔尺寸为2‑3μm,微孔尺寸为1‑2nm。其比表面积为1600‑1610m2g‑1,平均孔径大小为3.00‑3.10nm,孔体积为1.10‑1.20cm2g‑1。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废弃灵芝的加工;2,废弃灵芝的预碳化;3,碳化后前驱体的活化;4,活化后前驱体的煅烧。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的应用,当电流密度为0.5A g‑1时,比电容为356‑366F g‑1。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75720.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G83/00 , C25B11/085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钼硫双掺杂钴金属有机框架Mo/S‑Co‑MOF电解水催化剂,以六水硝酸钴、均苯三甲酸、硫代乙酰胺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得到前驱体为硫掺杂钴金属有机框架S‑Co‑MOF,主要成分为Co9S8,微观形貌为由纳米颗粒组成的微球结构,尺寸为10μm;再以前驱体和四水钼酸铵为原料,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通过水热法制得Mo/S‑Co‑MOF,主要成分为Co6MoO12,微观形貌为表面粗糙的微球结构,尺寸为10μm;Mo/S‑Co‑MOF具有核壳结构,核结构由Co9S8构成,壳结构由Co6MoO12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S‑Co‑MOF的制备;2,Mo/S‑Co‑MOF的制备。作为析氧催化剂材料的应用时,当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过电位为255mV,塔菲尔斜率为89mV·dec‑1;在经过48h的i‑t测试后,电流保持率为87‑89%。
-
公开(公告)号:CN118553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21370.8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F‑67/NiCoMo‑LDH/NF复合结构材料,以泡沫镍NF为基底,通过溶剂热法得到NiCoMo‑LDH/NF,再通过溶剂热法继续负载ZIF‑67颗粒,得到ZIF‑67/NiCoMo‑LDH/NF;NiCoMo‑LDH/NF为纳米花球状结构;ZIF‑67/NiCoMo‑LDH/NF为内外层结构,内层结构由NiCoMo‑LDH组成,NiCoMo‑LDH为花球状结构,外层结构由ZIF‑67组成,ZIF‑67为正十二面体结构。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时,面积比电容为2‑4F cm‑2;进行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留初始容量的8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