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36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63593.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防冻和拉伸性能的水凝胶电解质膜,由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基底材料,甘油Gly作为防冻剂,氯化钾KCl作为电解质,经物理浇筑法和盐析作用以及溶液置换即可制得兼具防冻和拉伸性能的水凝胶电解质膜PSG‑KCl,所述PSG‑KCl兼具防冻形和拉伸性能;具有多孔和网络结构,KCl晶体稳定分散在PVA/SA水凝胶基质表面,尺寸为10‑15μm。拉伸性能为,拉伸强度为20.11‑22.65MPa,断裂伸长率为651.83‑655.1%;防冻性能为,在测试温度为‑20℃的条件下,当电流密度为0.5A g‑1时,比电容值为49.7‑50.85F g‑1。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PVA/SA水凝胶膜的制备;2,PSG‑KCl水凝胶电解质膜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中电解质材料的应用时,当电流密度为0.5A g‑1时,比电容为250‑254F g‑1。
-
公开(公告)号:CN119786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43644.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48 , H01M4/58 , H01M4/36 , H01M4/58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包覆具有异质结构的钼化合物NC/MSO,以四水合钼酸铵作为钼源,硫代乙酰胺TAA作为硫源,通过搅拌沉淀得到聚多巴胺包覆的前驱体PDA/Mo,再将PDA/Mo和TAA进行煅烧部分硫化,即可得到NC/MoS2‑MoO2。NC/MSO由MoO2和MoS2组成并形成异质界面;峰高比值ID/IG=0.847;微观形貌为片层堆叠形成的球状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多巴胺包覆钼化合物前驱体PDA/Mo的制备;2,氮掺杂碳包覆具有异质结构的钼化合物的制备。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时,在电流倍率为0.2C的条件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00‑1200mA h g‑1;在循环次数为200次条件下,剩余放电比容量为800‑900mA h g‑1,容量保持率为75‑80%。
-
公开(公告)号:CN117886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71949.4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C01B32/342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弃罗汉果芯的多孔碳材料,由废弃罗汉果芯,先通过植酸进行水热活化,再通过氯化锌进行碳化和活化,即可得到废弃罗汉果芯多孔碳材料,简称为GC‑PAZC;GC‑PAZC具有蜂窝状的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400‑1600m2/g,平均孔径大小为2‑3nm,孔体积为1‑2cm3/g。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罗汉果芯的加工模拟;2,废弃罗汉果芯的回收;3,废弃罗汉果芯的水热活化;4,废弃罗汉果芯的碳化和活化。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在0.1C电流密度下的初始容量为1300‑1350mA·h/g;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剩余900‑950mA·h/g,其容量保持率为70‑75%。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22734.8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583 , H01M10/052 , C01G45/00 , C01B32/35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锰纳米线的生物基多孔碳电极材料,以硫酸锰、高锰酸钾和生物基多孔碳为原料,经一步水热法制得,即可得到C‑MnO2‑NW;所述C‑MnO2‑NW的基本微观形貌保持为蜂窝状多孔结构,并且,在蜂窝状多孔结构表面负载纳米线结构的二氧化锰纳米线,二氧化锰纳米线的平均直径为40‑60nm,比表面积为1650‑1800m2/g。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MnSO4、KMnO4和GC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搅拌混合得到反应液,然后,通过一步水热法,将反应液进行水热反应,最后,将水热反应所得产物进行干燥即可。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时,在电流密度为0.2C条件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00‑1300mAh/g;在100次充电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000‑1200mAh/g,容量衰减率为10‑15%。
-
公开(公告)号:CN118299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4780.8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10/54 , H01M6/52 ,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回收氧化石墨烯/硫溶胶复合微球,以废弃石墨为原料制备回收氧化石墨烯,并通过回收氧化石墨烯与硫溶胶粒子进行复合即可制得单个复合微球的尺寸为1‑5μm,微观形貌为,氧化石墨烯完整的包覆在硫溶胶粒子的表面,形成连续的导电网络;具有自支撑的特点,经常规方法压实,辊压,切片,即可直接作为电极片使用,即得到自支撑电极。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石墨的常规回收;2,氧化石墨烯的制备;3,基于回收氧化石墨烯/硫溶胶复合微球的制备。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在0.2C的电流密度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035‑1077mA h g‑1,5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718‑755mA h g‑1,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69‑7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