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气还原二氧化硅分子筛制备钠电C-Si负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6415.3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气还原二氧化硅分子筛制备钠电C‑Si负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粗气化渣、细气化渣混合后球磨,并通过物理浮选,浮选气化渣;步骤2:将气化渣通过砂磨机研磨;步骤3:将研磨的气化渣经过酸洗;步骤4:将酸洗后的气化渣经过碱液反应液体,用水热反应和模板剂,制备出二氧化硅分子筛;步骤5:将二氧化硅分子筛放置在高温炉中,将二氧化硅分子筛进行氢气还原,把二氧化硅分子筛还原成以硅单质为骨架的材料,形成纳米硅骨架材料;步骤6:利用纳米硅骨架材料与有机碳进行复合,形成纳米硅有机物复合材料;而后进行煅烧,形成C‑Si负极材料。本发明得到的负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孔隙分布均匀的特点。

    一种多孔镁基储氢材料、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58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138297.3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孔镁基储氢材料的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纯度不低于99.8%的金属镁粉和金属镁粉5wt.%‑20wt.%的气化渣,在惰性气氛下称量、混样,装入高能球磨罐体中,高能球磨罐体用氢气冲洗直至无其他气体分子,最后将充氢气后的装置置于高能球磨机内进行间歇式机械化学反应,得到Mg基复合储氢材料;将所得Mg基储氢材料在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放入氢气清洗过的氢化反应容器中,在设定氢压下升温进行化学氢化,保温设定时间后自然冷却降温,得到MgH2‑气化渣复合储氢材料;未引入其他元素,兼顾原Mg材料的储氢优势,气化渣富含各类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镁基储氢材料催化剂,改善镁基储氢材料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一种基于协同造孔机制的Al-T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4723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1507625.3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造孔机制的Al‑T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使用锌粉作为造孔剂,利用金属锌易蒸发的特点以及Al、Ti原子间扩散系数的明显差异协同造孔,大幅提高了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同时蒸发前采用低温热压烧结提高了粉末间的结合强度,降低了孔形成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本发明制备的多孔材料孔类型主要包括金属锌蒸发后留下的大孔隙、Al、Ti原子间扩散系数的差异形成的Kirkendall孔隙,两种机制协同造孔形成的网状连通结构不仅提高了总开孔隙率,且有助于热量的散失,可有效降低体积膨胀;本发明制备的Al‑T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孔结构均匀,表面无剥落、裂纹产生;此工艺烧结温度低,流程简单,绿色环保,可实现工业生产,适宜推广。

    一种改性气化渣载镍锡催化剂及其在环己醇脱氢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22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74608.2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气化渣载镍锡催化剂,其活性中心为镍和锡,均为非贵金属,降低了催化剂的成本;催化剂载体由固废气化渣改性得到,其孔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吸附活性中心的前驱体,且通过改性能够减少气化渣的含碳量,扩大气化渣的孔径,打通三维交联性孔之间的连接,在原有的大孔中还增加了中孔和微孔,提高了比表面积;活性中心在改性气化渣的孔径中形成,锡金属的给电子作用,使得镍元素的负电荷增强,有利于电子传递,提高催化活性。实验表明,改性气化渣载镍锡催化剂在低温环己醇脱氢制备苯酚的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与文献报道的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反应能耗低,绿色环保,值得推广。

    电石法生产乙炔中的余热回收及排放物资源化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5999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21774.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石法生产乙炔中的余热回收及排放物资源化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石渣制备成碳酸钙浆液;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作为冷源介质对熔融电石进行换热处理;冷源介质经换热处理后,温度升高,成为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将第一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热源介质对所述碳酸钙浆液进行换热处理,以将碳酸钙浆液烘干;其中,热源介质经换热处理后,温度降低,成为第二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其中,将第二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用于作为制备碳酸钙浆液步骤中的原料,以和电石渣进行反应制备碳酸钙浆液。本发明主要用于对电石法生产乙炔过程中的余热和排放物进行创新性耦合,以实现余热回收、碳减排、固废资源化的多重目的。

    一种石墨烯改性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7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76654.4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改性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在水溶液中,通过超声波振动,与纳米硅颗粒水溶液混合后得到混合液A,经微波加热,使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获得混合液B,经冷冻,再通过快速加热将固态冰升华,获得石墨烯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微波加热并在液相还原氧化石墨烯,能降低还原温度、提高还原效率、改善石墨烯表面缺陷,进而获得高品质石墨烯,增加其导电性,微波能通过原子或分子振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可促使石墨烯和硅粒子均匀混合;通过冷冻固定住石墨烯和纳米硅颗粒,通过冰升华的方式除水可使制得的石墨烯改性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一步提高电极容量、延长电池寿命。

    一种气化渣镁镍合金储氢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生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7456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535265.7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化渣镁镍合金储氢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生产装置,包括备料系统、混合系统和成型系统;备料系统包括气化渣粉碎筛分装置和原料罐;气化渣粉碎筛分装置中的粉碎机出料进入振动筛,细颗粒进入气化渣原料罐,粗颗粒经振动提升机进入粉碎机;混合系统包括输送装置、缓冲罐、球磨机以及超声波震荡器;成型装置包括颗粒机、颗粒收集设备以及真空烧结炉;输送装置将原料输送到混合系统,经球磨机和超声波振荡器混合后进入颗粒机,物料被压制成颗粒团球,间歇输送至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真空烧结;本发明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所需人工少,能够实现气化渣镁镍合金复合储氢材料的工业化生产,有利于气化渣镁镍合金复合储氢材料规模化的使用。

    一种混合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及其用于处理兰炭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3755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141421.2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及其用于处理兰炭废水的方法,所述混合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由在浆化煤炭颗粒处理过程中所得的副产物,即混合金属氧化物经酸碱改性制得;将兰炭废水经过过滤设备进行初步过滤;而后将经过初步过滤后的兰炭废水通入填充有混合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的固定床内处理,循环处理3~4次后,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本发明通过采用酸碱溶液对在浆化煤炭颗粒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混合金属氧化物进行改性处理,有效的增大了其比表面积,降低了该混合金属氧化物的吸水能力,增强了其吸附能力,提高了其对兰炭废水的处理效果,同时该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

    一种制备高品质煤基活性炭的回转活化炉

    公开(公告)号:CN11201030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66626.3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制备高品质煤基活性炭的回转活化炉,包括活化炉主体和底座,所述活化炉主体的一侧刚性连接有输料管,所述活化炉主体通过输料管连接有入料斗,所述活化炉主体的外侧套接有两个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套接有套接外壳,所述套接外壳固定安装在底座的表面,所述输料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套接有搅动叶片,在活化炉主体的侧边安装入料斗、输料管、传动带、皮带轮、转动杆、搅动叶片、手轮,防止输料管在进行输料过程中堵塞,在活化炉主体的底端安装支架、限位块、支撑杆、滑动块、套接外壳、双向丝杆、旋钮、固定螺栓,保证活化炉主体的水平,保证活性炭充分反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