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9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12147.4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47/10 , G01S13/02 , G01S13/86 , G06V10/764 , G06V10/25 , G06V10/82 , G06N3/0464 , H04N7/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雷达数据处理方法、程序产品、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采集到的雷达数据和基值比较,获得差值;若差值小于阈值;则按照第一数据上报频率上报雷达数据;若差值不小于阈值,则按照第二数据上报频率上报雷达数据;并根据基值和阈值更新基值;第二数据上报频率高于第一数据上报频率。基于差值与阈值的比较结果选择合适的上报频率,实现自动调整上报频率,对于非异常情况,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节省网络带宽和存储资源。对于异常情况采用频率更高的第二数据上报频率进行数据上报,改善遗漏数据的问题,提高上报数据准确性。通过动态调整基值更加准确地反映雷达数据的真实状态,减少因固定基值导致的误报。
-
公开(公告)号:CN1190873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4795.9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S7/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扫描控制机构、云台和扫描控制方法,该扫描控制机构,包括:主控板、云台和雷达,云台分别与主控板和雷达通信,云台上具有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用于输出云台的当前角度;主控板用于生成控制指令;云台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对云台的当前角度进行转动,并将云台的当前角度转换为脉冲信号;雷达用于根据脉冲信号的数量确定雷达的当前角度,并根据雷达的当前角度进行扫描。在上述方案的实现过程中,通过云台转动一圈的角度值被换算为脉冲信号的数量形式传输给雷达,因此雷达可以根据收到的脉冲信号的数量反向换算成当前角度,无论是否是匀速转动,都不会影响脉冲信号的数量反向换算的当前角度,从而减小了雷达扫描出的最终数据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2465.4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天辰礼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S13/88 , H04Q9/00 , H04L9/40 , G01S7/41 , G01S7/36 , G01S7/48 , G01S17/88 , G01S17/89 , G01S13/8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测数据的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边坡雷达监控系统,边坡雷达监控系统包括点云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分析单元;该方法包括:获取关键监测点位;关键监测点位包括第一关键监测点位和/或第二关键监测点位;第一关键监测点位为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单元对点云数据采集设备在预设监测点位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分析,从预设监测点位中确定的;第二关键监测点位为监控中心基于地形形变图获得并下发至数据处理分析单元的;地形形变图为监控中心根据点云数据以及点云数据采集设备的定位信息生成的;通过点云数据采集设备获取关键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将关键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
公开(公告)号:CN118283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14348.6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N23/695 , H04N23/61 , G08B21/10 , G01S13/89 , G01B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抓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当从待检区域中检测出异常监测点时,基于雷达组件所获取的异常监测点的点云数据计算摄像组件的拍摄参数;基于拍摄参数控制摄像组件对异常监测点进行拍照,得到异常监测点的图像。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快速地准确地抓拍边坡中存在地基形变的异常监测点,提高边坡监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5292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671493.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质监测仪及地质监测系统。地质监测仪包括壳体、主控系统、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裂缝传感器和供电模块;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的精度小于第二加速度传感器;主控系统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均处于常闭状态;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裂缝传感器处于常开状态,在监测到异常数据后唤醒主控系统,主控系统启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本申请通过配合使用高、低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低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实时对监测点进行监测,在获取到异常数据时唤醒主控系统,使主控系统开启高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在实现实时监测以及提高监测精度的同时,降低了地质监测仪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0560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35934.8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前端监测站以及监测系统,应用于数据监测技术领域,其中,前端监测站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多个监测设备以及后端监测平台进行数据通信;处理单元,与通信单元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判断当前场景是否存在异常;其中,在处理单元判断当前场景存在异常时,通过通信单元向多个监测设备发送第一加报指令,以使多个监测设备进行加密上报。其中,前端监测站通过向多个监测设备发送第一加报指令,实现多个监测设备之间的联动触发加报机制,此外,还可以设置云边端一体的智能预警机制,从而可以降低漏报的情况,为提前预警提供更多的监测数据和判断依据,因此,可以降低预警的误报率,并提升预警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40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89477.3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导航组合天线,包括印制线路底板、耦合金属片、通信天线组件和导航天线组件;所述导航天线组件位于印制线路底板中部,通信天线组件位于导航天线组件下方,所述印制线路底板四周放置有若干个耦合金属片,本发明很好解决了抗多径高精度卫星导航接收天线的宽带、低成本及相位中心高程差异等问题,同时有效集成了移动通信收发天线和2.4GHz蓝牙/Wi-Fi天线,降低了导航天线和通信天线之间的互耦。有效提高了终端的集成度,降低了终端的重量以及基于终端的应用系统搭建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8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68048.0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加速度传感器以第一工作模式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现场地表的缓慢变化的加速度和倾角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采集;以及在触发事件发生后,利用加速度传感器以第二工作模式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现场地表的快速变化或者缓慢变化的加速度和倾角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其中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整体以较低的功耗保证对地质灾害现场加速度和倾角数据的高精度及高稳定性地采集,延长监测设备的工作年限,降低监测设备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2529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671493.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质监测仪及地质监测系统。地质监测仪包括壳体、主控系统、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裂缝传感器和供电模块;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的精度小于第二加速度传感器;主控系统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均处于常闭状态;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裂缝传感器处于常开状态,在监测到异常数据后唤醒主控系统,主控系统启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本申请通过配合使用高、低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低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实时对监测点进行监测,在获取到异常数据时唤醒主控系统,使主控系统开启高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在实现实时监测以及提高监测精度的同时,降低了地质监测仪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5598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41209.X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南京天辰礼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大气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地基合成孔径雷达获取目标监测区域的二维雷达复散射图像序列,进而获取第一PS点集,根据预设大气参数模型和第一PS点集的PS点干涉相位,通过估计大气误差相位对PS点干涉相位进行大气补偿,并确定残差相位阈值和累积形变阈值,以对第一PS点集进行筛选得到第二PS点集,进一步返回执行通过估计大气误差相位对PS点干涉相位进行大气补偿的操作,以获取新残差相位阈值,直至新残差相位阈值和残差相位阈值的比值超过预设变化量阈值。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保证参与大气相位估计的PS点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提高大气估计准确度,进而改善监测区域的形变反演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