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718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34923.3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力锚杆,所述测力锚杆采用多段式结构设计,其中锚杆的杆体包括多段第一管柱以及多个测力模块。测力模块包括保护外壳、储存有液体的液袋、液管;第一管柱的一端套装保护外壳,保护外壳中设置液袋,第一管柱的另一端连接压力板;其中,一个第一管柱上的压力板限制移动安装在另一个第一管柱上的保护外壳中组成一个测力模块;压力板移动时对液袋产生压迫从而发生压力变化;液管一端连通液袋另一端穿过压力板以及穿入第一管柱内部且由测力段远离锚固段的另一端穿出,且液管穿出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力计。本发明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监测锚固力的测力锚杆,有效避免了因为采用电阻应变片而进水受潮导致的短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39027.4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移式大变形锚杆,包括锚杆杆体和滑移组件,所述锚杆杆体的两端分别为自由端和伸入锚孔的锚固端,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套设于自由端外的套筒,所述套筒外壁与围岩连接固定,所述滑移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套筒内的相互配合的滑移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滑移机构安装于自由端外侧并可随锚杆杆体移动而沿套筒内移动,所述限位机构安装于套筒内壁,所述锚杆杆体受力沿套筒内轴向移动带动所述滑移机构移动,所述滑移机构通过形状变化与限位机构限位配合。采用主动式机制,可以很好地调节锚杆杆体的位移量,且最大位移可控。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保障岩土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较大的支护力,满足大变形位移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03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706781.X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力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计算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直接法,其包括步骤1、获取裂纹尖端应力:在裂纹尖端的特定范围内获取裂纹尖端的应力;在所述特定范围内,裂纹尖端应力能够用仅含有应力强度因子KI,KII和T应力的项近似表示,且裂纹尖端应力在对数坐标系下表现出线性关系;步骤1、计算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根据裂纹尖端的应力,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拟合计算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KI和KII。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仅需获取裂纹尖端的应力,并通过拟合计算即可得到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不使用积分方法,也不会引入任何的中间变量,计算方法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06784.3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力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在扩展有限元法中基于直接法计算裂纹扩展的方法,在扩展有限元法中通过利用分层网格适配法,使裂纹尖端处的网格细化,以更准确地获取裂纹尖端的应力信息;利用基于应力数据的直接法计算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实现裂纹的扩展。在使用分层网格适配法时,仅需使用标准网格替换原始网格,无需进行网格的重新划分。此外,由于采用直接法计算应力强度因子,因此本方法计算简便高效;在处理数值模拟中的多裂纹扩展和连接问题时,本方法有显著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5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22689.0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N3/08 , G01N3/06 , G01N3/04 , G01N3/0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实时微观损伤的X‑射线CT加载‑检测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岩石力学单轴压缩试验加载测试装置、位于其外部的精细实时捕捉岩石微观破裂特征信息的X‑射线CT检测装置,以及数据控制处理系统;所述岩石力学单轴压缩试验加载测试装置包括:岩石微观试件夹持器;夹持器上部分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传载压板、加载压头、缓冲加载装置、连接杆和加载电机;夹持器下部分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固定底座、承载底座和旋转台;压力传感器;加载轨道;透明PEEK塑料挡板;本发明可实现对不同形状岩石试件进行微观损伤力学测试分析;可以精细实时捕捉岩石微观裂纹和微观结构演化过程;获取岩石微观试件完整应力‑应变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16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025640.2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色差识别的岩石微观结构射线成像探测法,它包括利用X‑射线获取岩石微观结构;采用矩阵单元色差识别分割算法,通过色差分块矩阵边界单元色差计算岩石内部各微观结构相色差识别阈值,并结合灰阶识别阈值,最终获得岩石微观结构相最优分割阈值;完成岩石内部裂纹、孔隙和固体基质等多类微观结构相的精确分割。它可以提高岩石内部各类微观结构相的分割精度,提高预测岩石物理力学参数预测精度,从而应用于深部岩石工程地质灾害和深部能源开发工程。本发明的优点是:精确识别区分岩石裂纹和孔隙及其他固体基质结构相,提高岩石微观结构识别分割精度,提高预测岩石物理力学参数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9463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6214.0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T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体矩阵的砂岩三维真实模型重构方法,它包括运用X‑射线成像设备获取砂岩标准试件几何拓扑结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转换成离散三维数字化矩阵;运用Chan‑Vese模型对砂岩数字矩阵进行两相分割;建立结构体矩阵模式库:基于砂岩数据的结构体矩阵确立对应的中心体素单元模式和坐标信息;通过结构体矩阵反演得到几何拓扑结构数据和线性插值,得到砂岩两相微观结构的点坐标和方向矩阵,从而实现砂岩三维模型重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本发明的优点是:运用结构体矩阵完成几何拓扑结构数据的存储、搜寻和恢复,提高了计算效率,降低了数据存储内存消耗,减少了三维重构模型与真实试件之间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98890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96393.6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分级预警锚杆及预警方法,属于固定锚杆领域,所述分级预警锚杆包括杆体、固定件和预警装置,杆体的一端锚固在岩体中,杆体的另一端套接预警装置后连接固定件,固定件将预警装置固定在岩体上;预警装置包括内径与杆体外径匹配的液囊、电源、电路、指示灯以及微流道,电路包括主路和支路,电源设置在主路上,支路上设置有指示灯;液囊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存储有液态金属,液囊的出口与微流道相通,杆体受力下对液囊进行挤压,使得液态金属将微流道填充后与支路形成导电回路使得指示灯发光。本发明的分级预警锚杆具有预警简单明确和适用性广的优点,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74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48535.X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与机器学习的3D岩石储层建模方法,包括:获取岩石XCT数字图像并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数字图像建立统计特征向量SCV;根据SCV对岩石XCT数字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微观结构相分类并建立不同微观结构相分类数据集,以形成基于SCV的数字编码分类器;建立岩石图像深度学习模型,并根据数字编码分类器调整其模型参数以获取最优化的深度学习模型;将待建模的岩石XCT数字图像输入到最优化的岩石图像深度学习模型中对岩石不同微观结构相进行预测和分类,获得数字标签图像;根据数字标签图像建立岩石储层地质力学模型。本发明提高了岩石内部不同微观结构相的识别划分精度,打破了岩石储层从微观模型到宏观模型的尺度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2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99634.2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裂纹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XCT层析成像的岩石宏‑微观裂纹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力学加载装置、成像装置和计算机,成像装置包括点‑线阵列排布的XCT射线源和可调节式平面探测器。本发明能够对岩心试件不同位置进行不同尺度成像,能够精细捕捉岩石宏‑微观裂纹演化特征,能够在不更换岩心试件的情况下,对同一岩石试件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多尺度裂纹成像,能够对中间破裂过程实时精细化捕捉,并获取岩石宏‑微观破裂完整过程应力‑应变曲线。
-
-
-
-
-
-
-
-
-